考点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特征
①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②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③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④从经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⑤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⑥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2)影响因素
①促进因素: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政府鼓励;“实业救国”思潮;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企业家的民族精神。
②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历年真题
1.(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2.(2017江苏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3.(2016·上海单科·21)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
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4.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04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5.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2018广东高考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6.(2015·江苏单科·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7.2015·浙江文综·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8.(2015·四川文综·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14·安徽文综·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2014·海南单科·16)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11.2013·安徽文综·15)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3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12.2013·福建文综·19)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表1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13.(2013·四川文综·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4.(2013·江苏单科·8)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15.(2013·海南单科·15图2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
图2
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
16.(2012·浙江文综卷·18)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17.(2012·全国大纲卷·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2012·全国课标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19.2012·江苏单科·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20.(2012·海南单科卷·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
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