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模拟试题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1. 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由此可见,先秦节庆( )
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 B.提升了人们的族认同
C.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 D.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
2.汉武帝时,盐铁大商东郭咸阳、孔仅和洛阳商贾之子桑弘羊等,在盐铁专卖期间,逐渐步入官场,主持专卖事宜。这表明当时( )
C.国家垄断经济命脉 D.察举制度切实可行
3.唐代公私学校通常开设的课程有《孝经》、《论语》、《札记》、《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粮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这些课程的开设( )
A.适应了科举考试需要 B.以研读儒学为唯一内容
C.表明统治者独尊儒术 D.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2018广东高考4.宋代士人赴京应考。官员外地履新、富人出行远路、商贾长途贩物,无不雇人运输,这种状况遍及各个行业和社会生括的各个领域。这反映了宋朝( )
A.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B.运输经营方式拓展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交通运输比较发达
5.宋代以后的观世音菩萨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烧的性感。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乏仁慈,有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而观世音菩萨的身体被深深埋藏在衣服里。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 B.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差异性
A.轻商意识淡化 B.经济模式变化
C.内阁地位上升 D.吏治惭趋腐败
7. 1758~176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为288045650(两),而1828~1837年增至为784864050(两)。导致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传统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D.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
A.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 B.标志着朝贡贸易体系瓦解
C.加速经济结构的变动 D.促进税收政策的彻底变革
9.《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这反映清政府( )
A.致力维护国家主权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
10.咸同年间,以湘淮系为主的地方军政大员的权势明显增强。清廷利用湘淮督抚内部的矛盾进行分化制约,安捧非湘淮人员牵制湘淮督抚,自如地调动包括湘淮督抚在内的各地督抚。据此推知( )
A.湘淮集团凝聚力逐渐降低 B.湘淮督抚专政与朝廷分庭抗礼
C.清廷以传统政策控驭各省 D.清政府维持了对地方的控制权
11.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太平军的这种行为( )
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 B.有利于发动贫困众
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 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
12.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C.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D.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13.1904年《时报》载:共和国家,主权在民,举凡一切政务,非由吾民通过,不可贸然施行,此必然之理也。由此观之,吾民责任重大,已不待言。从中折射出当时中国( )
A.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众积极参与国家管理 D.民众国家责任意识增强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一规定反映出( )
A.议会主权至上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人民主权至上 D.政府权力过于分散
15.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在讨论对外问题时,决定“姑且含垢忍辱”,而打倒列强的任务“只有等待笫二步去办了”。据此推断,同盟会认为当务之急应是( )
A.实现国家富强 B.建立民主共和 C.解决土地问题 D.推翻清朝统治
16.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传唱的革命歌曲的曲谱(部分)。该时期( )
A.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突出的社会矛盾
B.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
C.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D.开展土地革命是这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
17.在某文中说道:“(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的这一说法( )
A.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 B.体现了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
C.反映了湖南特委的“左”倾错误 D.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位于浙赣铁路上的钱塘江大桥,1935年开始兴建,1937年正式通车。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和主持施工的一座大型的近代化桥梁。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
A.美苏倾力支持中国抗战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C.日军集中侵略江浙地区 D.国民党在江西大力“剿共”
19.1936年,在陕西“剿共”前线的东北军与西北军首先与工农红军达成抗日停战协定,同年秋,在山西阎锡山也与工农红军建立了特殊关系。这反映了( )
A.政府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团结抗战局面形成
C.抗日力量逐渐得到发展 D.国共开始局部合作
20.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一则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其主要目的是( )
A.彻底放弃了反共主张 B.根本上消除国共矛盾
C.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组织全民族力量抗战
2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历来强调治吏不求致用的顾颉刚、傅斯年等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史学研究与民族救亡密切联系,提出加强中国民族史与地理学研究,以改造民众历
史观,增强民族意识。这种现象反映了(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