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北京,这座凝聚着传统历史积淀的文化古都从建国后被多角度地反复书写,本文试图梳理建国后关于北京的影像记忆,带领人们在现代北京华丽的缝隙中寻过去岁月的痕迹,希望新锐的一代能在影视创作中能更好的再现北京精神。
关键词:北京;影像;民族;转型;世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陈怀皑23-0161-01
一、民族的北京
北京不仅是北京人的城,更是中国人的城。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影作为鼓舞人心的重要手段出现在大众面前时,作为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的古都,这个时期的北京影像呼应着“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时代特点,大多以反映北京人民或者说是整个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斗争的爱国主义为母题。比如《龙须沟》(冼,1952)、《青春之歌》(陈怀皑,1959)、《林则徐》(郑君里,1959)、《李双双》(鲁韧,1962)、《我这一辈子》(石挥,1950)等。这些作品在北京城取景拍摄而成,影片多以革命故事为背景、大多是根据真人真
事、历史事件改编,反映革命英雄人物高尚情操。这些影片中所刻画的北京景致是模糊的,地域空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因其特殊的时代特征,人们都处在参与革命的热情之中。
石挥导演根据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所改编的同名影片可以算是记录这个年代北京人民艰难生活的经典之作,影片伴随着北京城市全景的摇镜和北京城内各处的名胜古迹的剪接画面拉开帷幕。影片以一个普通巡警的角度讲述了历经40年社会巨变的北京城里人们的现实生活。回忆那几十年,北京的经历是复杂的,连年的政权更迭使得生活在这皇城根下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但即使是这样,坚强的北京人民毅然坚持到最后的胜利。电影对北京这座城市爱国主义情怀的描述,可以作为那个年代整个中国城市电影的缩影。
二、转型中的北京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的北京影像多是取材于历史题材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走向世界的北京影像多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1979年之后的电影创作越来越倾向于开放和自由,北京又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全面参与到影视创作中来。1978年那个万物复苏的早春,北京这座古老的城也开始悄然焕发了生机。镜头从斑驳了外皮的城墙转到灯火绚烂的北京城。《瞧这一家子》、《没事偷着乐》、《夕照街》、《珍珍的发屋》、《邻居》、《鸳
鸯楼》、《澡堂》等等,这些影片突破了传统电影的政治主题,将镜头搬到了迂回曲折的胡同里,对准那些生活在古城灰瓦白墙的四合院里的普通人们,将老老小小的北京人各式各样的脾气习惯、每家每户琐碎细小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