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常见5类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详解
一、古代历法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黄昏之前。(×)
解析:人定黄昏之后。(《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寞人定初)
2.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解析:旦日初一的意思但没有正月初一的意思。
3.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
4.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在于阳历(公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迟一个月左右和我国的气象、物候的对应关系不如阴历强。(×)
解析:阳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早一个月左右。
5指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既望等。(×)
解析: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二、科举制度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2.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源于明代。(×)
解析:起源于隋朝。
3.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解析: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5.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解析: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6.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7.进士及第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8.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时开始设立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
9.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
解析:中试者称为举人
10.会试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第者称为进士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第一名称为状元。(×)
解析:会试是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
三、职官沿革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礼部管理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事。(×)
解析: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2.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等。(×)
解析: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3.古时朝廷对官吏有严格的考课制度考核政绩最差的称课殿最好的称课最考核结果是任免官吏的重要依据。()
4.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地主持乡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解析: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
5.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社会掌管国子监或太学的重要机构,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由翰林至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善天下的表现。(×)
解析: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
6.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既规劝天子改正过失又对百官及各地事务进行弹劾或劝诫的官。的要义在于直言以劝正。(×)
解析: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7.与官职调动相关,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左迁为升官,右迁为降职。(×)
解析: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8.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有时解释为贬官转除”“转任”“转补。(×)
解析:转除: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
9.除吏部尚书兼侍讲”“擢进士第”“寻改使浙西是任命,”“是升职的意思。(×)
解析:是调动官职。
10.”“”“”“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等。”“”“”“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是关于提升职务的”“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解析: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四、宗法礼俗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解析:古代男子20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又称弱冠而非18岁。
2.伏阙即拜伏于宫阙下。多指臣下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3.服除即脱去孝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一年穿小功服的亲族服丧五个月。(×)
解析: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九个月。
4.服阕指古人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阮元因丁父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兵部侍郎。()
5.丁卯、己巳、戊申皆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命运。()
6.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解析: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谷神即农业之神。
五、称谓称号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子女称作庶出。(×)
解析: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
2.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3.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及第花在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宋史·侯蒙传》中侯蒙属大夫故死为。()
4.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
解析:有的皇帝可以起多个年号。
5.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在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解析:藩镇指设立的节度使或边境地区的长官。
6.请老指官吏因为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官员正常退休称致仕”“致政”“休政等。()
7.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一般人死则称之为。(×)
解析: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帝、后的死当称
8.用帝王年号来纪年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以后都只有一个年号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
解析:一些皇帝的年号不止一个明朝之前很多皇帝有几个年号明朝以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9.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
解析: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10.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