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的别称
诞⽣的别称
诞⽣的别称
⼈的⽣命从母体受孕时始,⽽年龄却是诞⽣之时起算——所以我常常觉得中国⼈的“虚岁”更加准确。
诞⽣⼜叫“出⽣”、“出世”、“出胎”、“出腹”、“下⽣”、“下地”、“坠地”、“堕地”、“落⽣”、“落地”、“落蓐”、“降⽣”、“降体”、“降诞”、“诞育”、“诞乳”、“诞载”、“诞毓”;还叫做“载弄”和“始黄”,这些别称⼤多明⽩易懂,现对⼏个不常见的略举例说明。
《⾣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历(年号)中,将作(官名)刘监有⼦,合⼿出胎,七岁念《法华经》”。清代⼈吴嘉纪《七歌》:“夫没三⽉⼉出腹,我妹⼼苦⽆⼈告。”⾟弃疾《⽔龙吟》词:“当年堕地,⽽今试看,风云奔⾛。”清⼈钱谦益《太祖实录辩证⼀》:“太祖⾼皇帝以⼤历元年⾠九⽉⼗⼋⽇降诞于钟离。”《隋书·长宁王俨传》:“长宁王俨,勇长⼦也.诞乳之初,以报⾼祖,⾼祖
⽈:‘此即皇太孙,何乃⽣不得地?’”《隋书·房陵王勇传》:“初长宁诞育,与皇后共抱养之。”
“载弄”可以说是个将错就错的词语。《诗经·⼩雅·斯⼲》:“乃⽣男⼦,……载弄之璋。……乃⽣⼥⼦,…
…载弄之⽡。”这两句诗是说⽣男孩叫他玩弄璋,⽣⼥孩叫她玩弄⽡。璋是⼀种⽟器,叫男孩玩弄璋是希望他长⼤后具有美⽟⼀样的品德。⽡是纺锤,叫⼥孩玩弄⽡,是希望她长⼤后能胜任⼥⼯。后来就把⽣男孩叫“弄璋”、“弄璋之喜”;⽣⼥孩就叫“弄⽡”或“弄⽡之喜”。但有⼈根据这两句诗断章取义,⽤“载弄”代称诞⽣,“载”是语⽓词,没有实际意义,弄是玩耍,都与诞⽣风⽜马不相及。但语⾔中⼜确实有“约定俗成”的现象——如“每况愈下”的将错就错——积久成习,最后只好认可了。如唐代员半千的《严尊师碑》:“及载养之始,⽬光然。”
男孩子草男孩子“始黄”即刚出⽣。唐刘禹锡《谪九年赋》:“突之夫,我来始黄。”突,形容⼈长⼤之迅速;黄作婴⼉讲,新、旧唐书《⾷货志》中分别写着:“凡民始⽣为黄”、“男⼥始⽣者为黄”。隋制,男⼥三岁以下为黄,⾦代定两岁以下为黄,“黄”是婴⼉,“始黄”就是刚出⽣了。
出⽣的⽇⼦就是诞⽣⽇。古今中外,对这个⽇⼦都很重视,所以它的别称也⽐较多。如:“⽣⽇”、“⽣⾠”、“⽣朝”、“⽣期”、“⽣甲”、“寿⽇”、“寿旦”、“寿诞”、“诞⽇”、“诞序”、“降⽇”、“降诞⽇”、“初度”、“⽉⽣”、“母难⽇”、“晬(⾳最)⽇”、“射弧”、“弧”、“设帨(⾳睡)”等等。现引若⼲例证。.唐代韩愈《送候参谋赴河中幕》诗:“⽣期理⾏役,欢绪绝难承,寄书惟在频,⽆吝简与。”⾟弃疾《渔家傲》词序:“因其⽣朝,站⼆事为词以寿之。”元代沈禧《⼀枝花·寿⼈⼋⼗》套曲:“正⽣甲却值元宵景,欢歌涌沸。”宋代王珪《赐密副使吕公弼⽣⽇礼物诏》之⼆:“命发紫枢,⽅倚胜谋之助;寒⽣⽟管,环临诞序之祥。”降⽇的降即降⽣之意,元代⿇⾰作有《赵太监降⽇》诗。降⽇也可以叫降诞⽇,宋代吴曾
《能改漫录·事始⼆》:“唐太宗亦以降诞⽇,谓长孙忌⽈:‘今⽇是⽣⽇,世俗皆为欢乐,在翻成感伤’。”《何典》第七回:“(活⼈)便眉开眼笑地盘问他的姓名,⾥居,年纪,⽉⽣,要送他回去。”
初度本指初⽣之时,后来就把⽣⽇称为”初度”。徐特⽴《徐乾三⼗初度》诗:“三⼗初度⽇,⼀九四五年。”
元代⼈⽩琏《湛渊静语》说:“近刘极斋洪济,蜀⼈,遇诞⽇,必斋沐焚⾹端坐,⽈:‘⽗忧母难之⽇也。’”因此,后⼈称⾃⼰的⽣⽇为“母难⽇”。《西游记》第⼗七回:“那⿊汉笑道:‘后⽇是我母难之⽇,⼆公可光顾光顾。’”前边曾说唐太宗遇⽣⽇伤感,据史载,唐太宗⽣⽇常痛哭流涕,思念母亲,说这⼀天是母亲受难之⽇,可见有此认识的,并⾮⾃元代开始。
“晬⽇”的“晬”,指⼀周期的意思。所以⽣⽇也称“晬⽇”。如唐代⼈戴叔伦《少⼥⽣⽇感怀》诗:“五缝⽇今⽅见,置尔怀中⾃惘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书>婴⼉周岁”,不知何故。
“设弧”和“设帨”都是古代的礼仪。《礼记·内则》:“⼦⽣,男⼦设弧于门左,⼥⼦设门于门右。”弧是⽊⼸。古代风俗尚武,⽣了男孩便挂⼀张⼸在门的左⾸,后来就称男孩的⽣⽇为“设弧”、“弧⾠”,也称为“悬弧⾠”。“帨”是⼥⼦的佩⼱,后以“设帨”为⼥⼦的⽣⽇。宋⼈刘挚《谢⽣⽇赐⽺酒⽶⾯表》:“尚烦推⾷之恩,正及设弧之⽇。”明代⼈李开先《哭幼⼥招弟》诗:“设旧居秋草满,埋⾹新冢暮云横。”清⼈朱彝尊《兴化李先⽣清寿诗》:“⽟堂才⼦念明发,四⽉正及悬弧⾠。”
古代帝王,唯我独尊,他们的⽣⽇享有专⽤名称,叫“圣节”、“圣旦”、“圣寿”、“圣诞”、“圣诞
节”或“诞圣节”(简称“诞节”)。“圣”即神圣之意,帝王⼈称圣主,⽣⽇也神圣起来。明武帝时的户部尚书兼⽂渊阁⼤学⼠王鏊所著《震泽长语·⾷货》说:“圣诞,千秋等节⽤三⼗九万千⼋百余两。
”可见圣诞庆典耗费之巨。圣诞古时也指皇太后的⽣⽇。孔夫⼦是圣⼈,其⽣⽇称圣诞似为合理,近代称耶稣的⽣⽇为圣诞节,与中国古时的“圣诞节”是不同的,应加区别。
我国古代帝王把他们的⽣⽇称为圣节还不满⾜,有的还要定为专门的节名如唐⽞宗李隆基把他的⽣⽇⼋⽉五⽇定为“千秋节”,后改称“天长节”。宋神宗赵顼将其⽣⽇四⽉⼗⽇定为“同天节”。宋哲宗赵煦将其嫡母向太后的⽣⽇七⽉⼗六⽇定为“坤成节”。这⼀切都表明了对⽣⽇的重视。
对死者⽣前的诞⽇,称为“⽣忌”或“阴⽣”。如巴⾦《家庭的环境》:“旧历⼗⽉⼗⼋⽇是祖母的⽣忌,家⾥⼈忙着摆供。”周⽴波《⼭乡巨变》中张桂贞说:“今天是我妈妈的阴⽣,我要回家去看看。”
对别⼈的⽣⽇也有敬称和美称。如“华诞”、“诞⾠”、“寿⾠”、“千秋”、“⼤庆”、“贵诞”、“仙诞”、“贵降”等。现举若⼲例证。周⽴波《⼭乡巨变》:“每到⼆⽉⼆,他们的华诞,以及逢年过节,⼈们总要⽤茶盘端着雄鸡……来给他们上供,替他们烧纸。”《红楼梦》第六⼗⼆回:“今⽇⼜是平姑娘的千秋,我们竟不知道。”《⼉⼥英雄传》:“况且转眼就是你九⼗⼤庆。”《三国演义》第四回:“众官僚问道:‘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元代⼈杨⽂奎所作《⼉⼥团圆》第⼀
折:“今⽇是你贵诞降之⽇,故请你来吃杯寿酒。”
对⾃⼰的⽣⽇也有谦称。⼀般⽤“贱降”、“贱庚”、“贱⾠”、“贱⽇”、“贱诞”等。如《三国演义》第四回:“今⽇⽼夫贱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酌。”清顾炎武《与友⼈辞祝书》:“昨见⼦德(⼈名)云,明府将以贱⾠光临赐祝。”《⾦瓶梅词话》第九⼗六回:“春梅道:‘奴贱⽇是四⽉⼆⼗五⽇。’”元代⼈柯丹丘《荆钗记·庆诞》:“今⽇是⽼夫贱诞,聊备蔬酒,少展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