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花木兰》的文化冲突解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双向导入研究”(项目编号:2013WY04)。
《花木兰》是1998年美国迪斯尼根据中国历史故事打造的一部经典动画电影。该影片不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改编的,而是在花木兰这个角上倾注了大量美国人的想法。无论从剧情设计还是语言使用上,这部影片都有很浓厚的美国情怀和特。并且,其跨文化、中西合璧的身份使得这部电影表现出了美国那种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当中国观众,特别是英语学习者在欣赏该作品时,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幽默风趣的美式表达,更应从跨文化语用的维度思考中西方文化碰撞时语言表述的特点。尤其是在当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如何从中国人的立场向西方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语言学习者和从业者的重要职责。
一、动画电影特点分析
由于动画电影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观众对其认
可度较高,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外语电影,如动作片、战争片、爱情片等有着一定的优势。每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语电影不计其数,真正能吸引观众眼球的除了获奖影片和名导、名角参与的电影作品,动画电
影占相当大的比例。消遣娱乐是普通大众选择影片的重要原则,欢乐开怀也是观众追求的观影效果。动画电影因而表现得颇为“平易近人”,吸引了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动画电影那种非逻辑和非常规的,甚至有些无厘头的思维方式赋予了动画电影反成人常态逻辑的思维特征,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陈晓云,2010)
动画电影在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现高于商业价值体现。一部影片的价值体现应该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艺术价值、商业价值,也有社会价值。出版商和影院经营者们注重商业价值。付费看电影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但从中国电影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够自掏腰包到影院为影片票房作贡献的人还是少数。更多的观影人习惯于从网络上下载资源,存到电脑中反复欣赏。尤其是囊中羞涩的学生族,会在一些内部网站共享电影资源。这样不但可以获得网站的个人积分,从而享受该网站某方面的优惠,还可以省下很多英语学习的花费,并且好多动画电影都是双语版的,突破了院线
放映一般都是单语版的限制,方便自学。虽然盗版行为是非法的,但鉴于中国版权法不成熟与民众版权意识淡薄的社会现状,对于电影盗版违法行为的惩处不够及时,学生们的行为虽然有侵权的嫌疑,但对电影的广泛传播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也就是说,经过学生们的传播,使动画电影的社会价值得以放大。学生们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比较单纯,即省钱进行娱乐和语言学习。学生们通过对教材中电影片段的赏析,学校里影视选修课程的学习,电影对白的模仿比赛等方式,间接地发挥了影片传播作用。从而体现出了动画电影的社会价值。
动画电影已成为语言学习者的亲密伙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之所以不能在较短时期内掌握外语,所处学习环境成为其主要限制因素,因为他们是在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张明,2008)改变环境,使学习者更多地浸泡在外语环境中可以改善目前不利的现状。雇佣外教进行单独的语言辅导、出国学习和生活的成本是普通中国家庭负担不起的,观看和模仿动画电影中的情节和对话,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一种经济高效型的语言学习方式。
二、《花木兰》中的文化渗透与冲突
花木兰取消院线上映(一)美式文化的渗透
1.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
任何一部电影都会有其所宣扬的主题。美国人所拍摄的这部《花木兰》是在中国古典文学故事基础上进行的改编,也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再现。主创者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决定了电影拍摄的倾向性。中国的观众不能指望美国人的作品忠实表达出对中国传统的尊重,并且不能在欣赏过美式幽默过后对其倡导的文化价值观不加思考地认可。就电影本身而言,影片对正反两派角塑造是成功的。正派角,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外形上纤细柔弱,内心无比刚强。从军后的心路历程变化也刻画得十分明显。《木兰辞》对此的记载也是如此。但该《花木兰》的编剧对木兰在家中的初始状态的描述却违背了中国的传统,木兰身上体现出了美国人那种豪放不羁,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精神状态,这也为后面所宣
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埋下了伏笔。反派角的表演也让观众印象深刻。狡猾奸诈的丞相,刚愎自用的校尉,蛮横粗鲁的战友,心狠手辣的单于
军队,昏庸无道的皇帝,所有木兰从军途中遇到的人都是对正派角木兰形成阻力的因素。唯独一个虚拟存在的祖先使者,一个麻烦不断、口无遮拦的小龙对木兰进行着有限度的庇护和抚慰。这样的情节设计就足以凸显出木兰性格的强大,表现出的木兰旺盛斗志完全得益于其乐观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而木兰在大敌当前之时,表现出了英雄的另一特质,冷静果敢,巧妙利用雪崩阻拦敌人,拯救同伴。后期的情节发展自然也少不了孤身救主的场景以体现其孤胆英雄的身份,在荣华富贵面前又显出无比谦卑,功成身退后也有美男相随。英雄电影中常见的因素几乎全部都在。
观众的审美逻辑决定着对影片的理解程度。一方面木兰这个角似乎只有通过这样的塑造才可以使后面的电影情节显得更为合理,对于影片的定位如果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那么一个男孩性格的木兰代父从军的事实,完全就是其释放内心天性的一种个人行为。但另一方面,中国观众如果对于影片定位的理解是“代父从军体现传统孝道”那么就会发现逻辑理解上的矛盾。要清楚识别是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还是中国孝道的精神内涵就需要观影者具备跨文化的能力。具体操作就要从影片对白的特点去进行辨别。这就涉及了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