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核心
——
—浅析耿马县佤族“青苗节”的重构刘翀(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邮编650000)
【摘要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青苗节原本只是四排山乡佤寨居民世代相延的祭祀活动,但90年代以来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它最终转变为一个集中展演佤族各种文化行为的节日性庆典。其内容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迁。而本文将以笔者在耿马取得的口述史料为基础,从耿马佤族人的族意识、四排山原生性青苗节的基本状况、以及青苗节的内容的变迁三个角度来分析"青苗节"的重构过程,及其背后所涉及的利益关系与文化背景。
【关键词
】青苗节;四排山乡;展演;重构中图分类号:G812.47
昆明邮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9)01-043-03
收稿日期:2018-12-26
作者简介:刘翀(1994~),湖南省益阳市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16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专门史方向研究。
如果说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的话,那么源自于耿马四排山乡的“青苗节”就已俨然成为了集中表现耿马佤族人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如今每年的5月15日,耿马县城的白马广
场便会有一身着节日盛装的佤族众涌入,伴随着震天的木鼓声和悦耳的歌声,一对对年轻男女起歌舞步,顷刻间,会场就会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打歌、拉木鼓、剽牛、祭谷神等一个个代表着佤族风情的文化活动生动的呈现众人眼前。而对
于来自外地的广大游客而言,一年一度青苗节的庆祝活动更是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秘境之旅·世界佤乡”的无限魅力。
然而,如上文所言,青苗节起初源自“四排山乡”,并非一个普遍流行于所有佤族聚落的节日活动;而且县政府主办首届青苗节活动是在2008年,意味着08年以前可能没有大规模的青苗节庆
祝活动。那么笔者在此不禁疑惑,08年以前仅限于四排山乡的青苗节活动,
其具体内容究竟如何?其象征意义与社会功能是否与今天一样?耿马的青苗节由一种局部地区的民俗活动上升到一个全
县性的佤族节日庆典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文化内容的变迁?其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利益诉求与文化表达?在本文中,笔者将以部分耿马佤族人的口述材料为基础,并结合相关地方文献从耿马佤
族先民的历史境况、青苗节与泼水节的历史渊源、青苗节当代变迁的具体表现来分析耿马佤族青苗节重构的过程与意义。
一、身处“边缘”
———
耿马佤族先民的历史境况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5年10月16日,隶属云南省临沧市。据2010年的人口统
计,这里生活着汉族、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各族人民共29.63万,除汉族外,以傣佤两族人口最多,其中傣族人口为5.69万人,占总人口的19.21%;
佤族人口为4.58万人,占总人口的15.45%。[1]
在今
天看来,这两族是耿马最主要的两大族,
两族的风土人情更是代表着耿马的特社会风貌。
但是,当我们翻开承载着耿马正统
“历史”的地方志,你就会发现,其实历史上的傣佤关系
“并不显得那么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1期第28卷No1.2019vol.28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