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Music Art
81
刍议美声唱法中的歌唱语言问题
魏娜
(甘肃省歌舞剧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音乐是无国界的,美声唱法自从传入我国之后,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本文中首先对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加以概述,其次就美声唱法中的歌唱语音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美声唱法;歌唱语言;问题
廖昌永一、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美声唱法在此起源,“BeLcanto”被翻译为“精美的歌唱”,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并且在中国也有其发展历程。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可以听到美声歌唱,也出现一些优秀的美
声表演艺术家;20世纪50、60年代,在中国美声唱法获得进一步发展,美声表演艺术家传授给更多喜欢美声的初学者,一些院校也陆续推出来美声课程;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变革,美声并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并且涌现了张建一、廖昌永等优秀的青年演唱家,美声唱法在中国也达到繁荣阶段。
二、美声唱法的歌唱语言存在的问题(一)声调不正确
所谓声调也就是字调,即在演唱的时候,歌唱者的音节高低不断变化。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声调,声母韵母相同,声调发生变化,字义也就不同了。所以演唱者需要非常重视和理解声调的作用。在演唱过程中声调正确无误,才能将歌词的内容完美的演绎出来,引起听众共鸣,理解作品的内涵所在。实际中,会出现许多美声唱法的演唱者会出现声调不正确较为突出,比如“倒字”“音不正”等方面,势必对声调和旋律在演唱中出现问题,表达不清,听众的聆听效果不佳。(二)字头不准确
在美声演唱中,字头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是汉子声母的辅音部分。字头的准确性会使得字义和字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演唱的时候,字头要准,吐字会非常流畅,声音也会更好听圆润、丰满。需要演唱者平时多加练习不同的发音方式,大部分字头在发音时候声带不颤动,控制好气息,气息充分,才能听上去有力量。实际中,会看到一些字头喷口没有力气,字头着力点错误,字头不准确等问题,比如“黄水”唱成“王水”,“明天”唱成“明前”,不利于听众理解歌词意思。
(三)字尾不准确
有开头也必须会有结尾收场,美声演唱中的字尾部分也是非常重要,是吐字的结束,也是韵母的收尾部分。通常声乐理论上讲到,字尾演唱需要收音,也就是在快结束的时候,演唱者依据不同的韵类将字尾归到应有的位子上,使得字尾表达能够更清晰。实际中会在字尾也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字尾不清晰造成字音残缺,字义含糊,大大影响到字义的表达效果。
三、美声唱法中歌唱语言的解决策略(一)重视美声唱法中咬文吐字的训练
完美作品的呈现离不开演唱者咬文吐字,并且当歌声和歌词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歌唱技巧也是离不开歌唱语言独立存在。通过清晰的咬文吐字,情真意切,字正腔圆,才能带给听众一场悦耳的歌唱盛宴。汉语和意大利语在语言上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势必会对美声唱法表演中的咬文吐字有影响,所以平时要多加进行语音练习,有意识无意识的,做一些朗诵练习,在演唱中细细的揣摩,逐渐形成自己的习惯,提高清晰准确性。
(二)民族声乐的咬字吐字方法加以借鉴
中国的民族声乐中,语音的准确性是不言而喻的,清晰、饱满、生动,字正腔圆,才能带给听众较高的听觉体验。尤其是我国的国粹-戏曲艺术,就非常重要的是咬字吐字,在训练中严格按照一套咬字吐
字训练方法进行练习。我们可以借鉴,“四呼”“五音”等方法,循序渐进中调整歌唱者的呼吸节奏,反复练习降低咬文吐字中的问题。
(三)民族传统声乐中优秀作品可以多借鉴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积极地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而美声唱法也在中国得到很多人的喜爱,并且涌现出一些优秀的美声唱法歌唱家和作品。比如:郭淑珍演唱的《黄河怨》、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这些作品一经推出受到人们的喜欢,他们准确把握“美声”唱法原则,借鉴民族传统声乐艺术方法,在咬字吐字方面,既准确也有民族特。并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美声唱法是也在其他国家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新一代的歌唱家也是人才辈出,并且在国际声乐舞台也有自己的影响,比如:张建一、戴玉强、殷秀梅等,这些优秀的案例也是可以多总结借鉴的。参考文献:
[1]潘斌.美声唱法歌唱意识建立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8,  38(06):246-247.
[2]刘征.浅谈美声唱法中的歌唱语言问题[J].戏剧之家,2017  (07):69-70.
[3]那沫.浅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J].中国民族博  览,2017(01):150-151.
[4]何雪莹.浅析语言在四大声乐唱法中的特征性运用[J].郧阳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6(06):114-116.
(责任编辑:薛竹影)
作者简介:魏娜(1981年5月-),女,甘肃兰州市,甘肃省歌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员,本科,副高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