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王安石变法阅读答案
王安石变法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①不可任耶?经术②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更变。”……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为参知政事③,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④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以急也。
〔注〕①文学:泛指哲学、历史、文学等知识。②经术:儒家经典。③参知政事:官名,相当于副宰相。
(1)
(1)帝欲用安石( )
(2)可汗问所欲( )
(3)帝不以为然( )
(4)然往来视之,我无异能者也( )
(5)安石好学而泥古( )
(6)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 )
________
答案:2.ad;解析:(1)
胥字怎么读(1)要,打算。(2)想要得到。(3)是的,对的。(4)然而。(5)拘泥于古代的做法。
(3)
(4)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5)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甲]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 .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来包括了. 看了卡拉玛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众. 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虽然卡拉玛以她22岁的年华.已过了17年的舞台生活,12岁的拉达也已经有了4年的演出经验.但是我们知道印度的伟大的大地母亲.还会不断地给她们以滋润培养的. 最使人惆怅的是她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 般的舞姿.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 般地飞了回去! 北京的早春.不
到像她们的南印度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的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妹送来的盛意!(选自)[乙] 清丽.优美的芭蕾舞剧序曲奏响了.可是扮演公主奥罗拉的女a角却“失踪 了. “砰! 化妆间的小门开了.一名女演员报告:“遍了.哪儿也没有. 导演阴沉着脸.心中紧扣着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一声响给绷断了.突然.他的手指向了端坐在一边的女b角:“你上. 女b角激动地站起身.双手抚摩着短裙.眼里闪着倔强和自信的光.只见她.踮起脚尖.一个优雅的旋转.轻盈地提着舞裙.飘然来到台上-- 导演余怒未息.女a角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扮演菲利浦的男a角又是老搭档.今天的汇报演出正是胜败定局的关键时刻.万一女b角腿一软--他不禁打了个冷战. --女b角在追光下独舞.多么典雅雍容的舞步.多么飘洒翩翩的舞姿-- --英俊的王子出现了.两人在月光如水的舞台上跳起了双人舞.导演紧张地眯起了眼.这是最令人担心的.女b角和男a角的第一次同台演出.奇怪.导演的眼前.女b角分明被爱情拥托而出.漂浮在浪花之上.乘着白双翼--她和男a角的搭档真是天衣无缝! 导演的拳头松开了.他暗暗惊讶.我平时怎么没有发现呢?是由于她的倔强和顶撞?是由于她的执著.自信大于技巧?-- --哀怨.激昂的主题如泣如诉.在轻叩观众的心扉.一个个音符.飘坠在导演的心湖上.泛起圈圈涟漪.女b角不是曾经要求和男
a角搭档吗?而我却用“a “b 角这道坚固的厚墙将一对“情人 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 .唉! --奥罗拉醒了!安睡了100年后.由于王子纯真的爱情.她.死而复苏了!而女b角.这位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 .恰似许多沉睡着的美.她.春花怒放了! “哗 .忽然.剧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女b角噙着泪.微笑着向观众躬身回礼,可是.她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 女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着掌--(选自) 1.[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舞蹈家的舞姿? 2.[甲]文中卡拉玛妹的舞蹈和[乙]文中女b角的舞蹈给我们什么感受? 3.[甲]文中卡拉玛妹舞技精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乙]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4.[乙]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的?请以导演为例具体分析. 
2006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 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18.用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二句.极琴心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二句.极手谈之妙境:“ . 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 .一在“陋巷 .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8-21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 乙: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杨炯) 1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沿溯阻绝: 沿溯: (2)良多趣味 良: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请从[甲]文中摘录出与[乙]文“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意思相同的句子.说说这一诗句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21.下面句子描绘了三峡怎样的自然景观.请赏析其精妙之处.注意加点的字.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小题.(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芦.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注释]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②不堪:无法忍受.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名: ②惟吾德馨 德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横线的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用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二句.极琴心之妙境: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二句.极手谈之妙境: “ . 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 .一在“陋巷 .对比.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注: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②不堪:无法忍受.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划线的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解释划线的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用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二句.极琴心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二句.极手谈之妙境,“ . 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 .一在“陋巷 .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篇二:王安石变法阅读答案
王安石变法文言文阅读答案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_百度作业帮 王安石变法文言文阅读答案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 王安石变法文言文阅读答案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1)解释(括号里框起来的为需翻译)1.(然)往来视之2.(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 语文yomvhsqg2014-12-06篇三:王安石变法阅读答案
篇四:王安石变法阅读答案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高三历史-魔方格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4分) (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中“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
于骨髓。”,由此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中免役法等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话本属于文学创作,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故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也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主要考查你对积弱局面的改善,北宋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取士之法,王安石变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积弱局面的改善:
1、改善的表现:“强兵之法”的推行,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强兵之法推行的作用:(1)保甲法: ①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多后,官员向宋神宗回报说,地方治安大有好转,“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 ②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保甲法的实施,寓兵于农,实现了兵农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至宋神宗末年,军队总数由原来的110万减少至80万。(2)军器监的设立:武器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提高。(3)保马法: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为政府节省了养马费用。
考点名称:北宋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北宋中期”: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阶级矛盾的激化:(1)土地大量兼并:宋代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2)人民的负担沉重:人民的负担有三,即繁重的赋税徭役、连年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户分成五等,乡村上三等户为“上户”,是各类地主。四、五等户称为“下户”,有少量的土地;客户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占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五等户和客户都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土地赋税实行的是两税,夏秋两季交纳。从名义上说,客户不交纳两税。但他们要负担各种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承担各种徭役。上户采取各种手段把赋税转嫁到下户的身上。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3)
各地农民起义不断: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同年12月,王小波牺牲后其妻弟李顺为帅,主力军于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注意;一般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王朝的末期,而王小波、李顺起义则发生在北宋中期,可见社会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景佑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