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一课多能”示范课例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 ||||||
学校 | 教师 | |||||
学科 | 信息技术 | 年级 | 四年级 | |||
二、应用背景一、课程标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对魔棒工具进行了解并熟练运用。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对魔棒工具进行学习,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魔棒的相关操作。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对Photoshop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对于相关操作也比较熟练,相信经过充分的引导,学生能顺利掌握本课知识。 | ||||||
三、应用目标(信息技术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挖掘课文内涵,对学生打开联想的闸门,启发积极的思维,把课文中“静止”的语言变成“活动”的形象,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一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课设计以下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魔棒工具进行抠图。 (2)、能删除图片背景。 (3)、能根据背景图片调整素材。 2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对魔棒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 (2)、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魔棒工具,不仅能掌握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对新疆美景与人物的合成,增强大家热爱家乡和民族才结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能利用魔棒工具将素材与背景图片进行合成。 六、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富有创意的作品。 七、教学资源:课件、图片素材。 | ||||||
四、应用计划(描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步骤,信息技术的作用分析及相关微能力点等。本课例至少覆盖3个微能力点。) | ||||||
主要环节 | 师生活动 | 信息技术作用分析 | 相关微能力点 | |||
一、导入环节 创设情境, 师生交流 | 1.展示几组画面过亮、过暗的相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对比相片的画面效果,说说相片观赏效果如何,说说你的观察结果? 2.讲解:由于自然光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照相时自然光太强,会导致拍摄出的相片曝光过度,相片过亮:反之,自然光太弱,则会曝光不足,相片过暗。 3.演示:用数码相机对教室的暗处(角落)当场拍摄,在电脑中展示观看,让学生明白光线强度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4.提出问题:出现画面过亮、过暗这类问题的相片是否可以在相片的后期处理中得以弥补,怎么做弥补处理? 5.出示课题:润图像添光彩。 | 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并且观察出来不一致的地方,引出课题 | A5 技术支持 的课堂导 入 | |||
二、调解相片的亮度 | 1.展示一些学生拍摄的曝光过度与不足的相片,引导学生观看,感受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对相片的画面影响,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能修补这类相片的画面? 2.讲解:相片的亮度就是指相片的明暗程度,我们可以对相片做适当的处理,通过光影魔术手软件调节相片的亮度,修补因曝光过度与曝光不足产生的问题。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参照教材步骤从学习资料包中打开一张画面过亮或过暗的相片,调节相片的亮度。 4.提示:在“亮度/对比度”的基本控制面板中要反复拖动调节滑块,观察对比画面的变化,直到调节满意为止再保存。 5.师演示操作并做适当的讲解:调节相片的亮度。 (1)打开一张需要调整亮度的相片。 (2)单击右侧工具栏“基本调整”“基本”命令,弹出“基本”控制面板。 (3)用鼠标拖动亮度的调节滑块,左右移动,反复拖动,观察画面的变化,直到调节满意为止,单击“确定”按钮。 6.出示任务1:打开自已拍摄的相片,逐张查看,挑出那些画面过亮的相片记下其文件名,说说该相片画面效果为什么不好,并做适当修补。 7.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帮助没完成任务的同学一起修补相片。 8.师巡视指导。 9.出示问卷星调查内容,进行讲解 |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前调查。 | A1学情分析 | |||
三、调节相片的对比度 | 1.展示一些学生拍摄的平淡没有层次感的相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画面效果如何,并说出理由?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没有层次感呢,能用什么办法解决,对比度一般是指图像中最亮与最暗像素的差程度。黑与白是对比最强烈的两种颜。增大图像的“对比度”就是调整图像中最亮的像素与最暗的像素的差,达到亮的更亮、暗的更暗的显示效果。 4.演示操作:相片在对比度调大与调小画面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度变化对画面清晰的影响。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参照教材步骤小组合作学习,从学习资料包中打开一张画面平淡没有层次感的相片,调节相片的对比度。 6.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师做适当的评价与指导。 7.师演示操作并做适当的讲解:调节相片的对比度。 (1)打开一张需要调整对比度的相片。 (2)单击右侧工具栏“基本调整”--“基本”命令,弹出“基本”控制面板。 (3)用鼠标拖动亮度的调节滑块,用鼠标拖动对比度的调节滑块,向右移动,画面明暗反差变大,向左移动,画面明暗反差变小。反复拖动,观察画面的变化,直到满意为止,保存相片。 8.出示任务2:打开自己拍摄的相片,逐张查看,挑出那些画面平淡没有层次感的相片,记下其文件名。说说该相片画面效果为什么不好,并做适当的修补。 9.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帮助没完成任的学生,调节相片的对比度,让相片画面更清晰。 10.师巡视指导 11.提示:在处理相片时,通常亮度与对比度要一起调节,以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 | 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动手操作相片的亮度,跟着微视频进行操作。 |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 |||
四、调整相片的彩 | 1.展示图6-8所示的偏相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彩的总体倾向以及相片的人像面部的颜是否偏离正常的颜,偏的原因是什么? 2.讲解:调是指相片中画面彩给人视觉的总体倾向,如偏蓝或偏红,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颜上的倾向就是这张相片的调。偏的原因是受周围物体反射光的影响。 3.演示操作,并做适当的讲解: (1)打开一张需要调整彩的相片 (2)单击右侧工具栏“基本调整”→“RGB调”命令,弹出“RGB调”控制面板。 (3)在“RGB调”控制面板,拖动调节滑块,调节相片彩,观察相片彩的变化,直到满意为止。 4.出示任务课件3:从学习资料包中打开一张需要调整彩的相片,用“RGB调”功能调节相片。 5.小组同学互帮互助,师巡视指导。 | 利用信息技术调整图片。 |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 |||
五、用“彩平衡”功能调节相片的颜 | 1.展示一些冷、暖调的相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感受调与意境的关系,提问:如果要营造某种意境,需要将画面调整成什么调? 2.讲解:用调的冷暖可以表现营造成什么调?某种意境,如红、橙、黄为暖调可用来象征太阳、火焰等:蓝为冷调,可用来象征森林、大海、蓝天等。根据要表达的主题,来调整调。如图6-9是反映班级快乐生活的情景,彩应调整为暖调,营造一种热烈、活泼的意境。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参照教材操作步骤,尝试用“彩平衡”功能调节相片的颜。 4.师巡视指导。 5.演示操作,并做适当的讲解 (1)打开图6-9的原相片 (2)单击右侧工具栏“基本调整彩平衡”命令,弹出“彩平衡”控制面板 (3)在“彩平衡”控制面板,拖动三种彩平衡的调节块,左右移动,观察相片彩的变化,直到满意为止。 6.出示任务4:从学习资料包中打开一张需要调整彩的相片,用“彩平衡”功能调节相片,让画面更有意境。 7.小组同学互帮互助,师巡视指导 | 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用彩平衡功能调整相片的颜。 | 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 |||
五、预期效果 1.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活动评价表,看看自己本节课能得几颗星,并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 2.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回顾调节相片的亮度,对比度,用“RGB调”“彩平衡”功能调节相片的操作。 3.布置作业 回家继续调节自己拍摄的数码相片。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