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例9:《牛郎织女》(3)“池情人重相会” 114~118小节
谱例9
三、西为中用的创作思维与音乐表现
作品《牛郎织女》以中国传统民间典故作为音乐内容,在音乐材料、调性和声、结构框架以及演奏技法上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元素及韵味。如音乐主题材料上吸收的川剧高腔曲牌《一枝花》,以及湘西土家族实验剧文场曲牌赶板等素材,节奏上采用了武场锣鼓撩子、文花灯等节奏形态。除此之外,由速度在各段落之间的转换及变化形成的整体结构框架,也再现了中国大曲板式中“散—慢—中—快—散”的结构特征。
表1  《牛郎织女》主要速度布局
以“rubato”作为主要速度标记的自由速度以及器乐演奏过程中多次运用的自由即兴表现方式等也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器乐表现中“散节拍”的艺术内涵。
除了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之外,作曲家在创作技法上所体现的西方现代元素也尤为明显。音乐材料中王母娘娘及天兵天将等所采用的无调性音高主题以其丰富的音乐表现突出了“天宫”的强悍与权威,它们与民族传统调性所构成的牛郎织女主题形成鲜明的音调对比;调性
中所使用的由单一调性、多调性、无调性之间纵横交错的延展进行,以及和声中体现的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间
的有机结合;演奏技法中在传统演奏表现基础上的自由即兴和特殊演奏手段等的运用,都充分展示出作曲家在处理民族性、现代性及个性三个方面的高度智慧,凸显
了古为今用、中西融汇的风格。
四、小结
曹光平的钢琴三重奏《牛郎织女》将经典传说进行
了个性化的新颖设计,是一部专业性、艺术性和欣赏性
并存的经典室内乐作品。乐曲通过大提琴、小提琴和钢琴对“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三个人物进行音乐形象的刻画,在各自的角主题、调性特征上做了精心的布局安排。与此同时,在场景描述和叙事环节中,采用了作曲家后期创作中惯用的具象化及意象化的音乐手法对其进行巧妙而生动的塑造。除此之外,作品的速度在各段落之间的转换变化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框架,也再现了中国大曲板式中“散—慢—中—快—散”的结构特征等。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曹光平后期独特的创作美学观念,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理念融汇于“诗意性”的传统民间题材情景之中。作曲家以东方视角为主导,通过中西融
汇的创作技法将一幕幕具有中国特
的、贴近民间的传统音乐题材以新颖创新的方式重现,尽显了作曲家创作后期在中国音乐探索之路上的辉煌成果。
作者简介:
杨婷(1983—),女,汉族,博士,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主任,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
Pno.
Vlc.
Vln.
114
114
116
116
Pno.
Vlc.
Vln.
五全音
五全音
五全音
双纯四度
双纯四度
8Moderato{q=c88}
(1)(2)(3)(4)(5)(6)Lento rubato
Molto rubato
Adagio rubato
Moderato、Allegro
Adagio
Andante
rubato
散 ————慢 ——————— 中 — 快 ——————— 散
[摘  要] 第一部分讨论演奏“长音”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气息的基本运用,嘴形和触感,发音,声音的控制力(音质、音尾)、稳定感和耐力。第二部分讨论演奏“变音”时的原则以及经验。练习变音的目的在于演奏变化音时要稳定、连贯,其中的技术包括:在变化音时气息支撑带来的空气速度的一致性和在吹不同音高时嘴形的变化。
[关  键  词] 长音;气息;嘴形;变化音
浅谈圆号基本功
黄    涛
作为一名圆号演奏者,深知音乐继承、改革、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性。在圆号的练习演奏方面,要思考怎样让音乐理论与实践更加有机结合,怎样才能不断提升演奏效果。由此,笔者对圆号演奏的基本机制,尤其对圆号基本功训练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的思考与卓有成效的积极实践与探索。怎样才能有效地夯实基本功,提升演奏水平,在吹号中如何减少碰壁?怎样才能科学地在基本功练习中到正确的切入点,高效率且快捷、高质量完成圆号每一阶段的演奏并提高成功率?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圆号演奏要求严格、正规,掌握吹奏方法要求正确、严谨,因为这是吹奏与整个练习过程中能否顺利掌握各种吹奏技巧并取得不断进步的关键所在。
一、关于圆号基本功练习的方向问题
本文探讨的课题是在圆号演奏中怎样看待与指导基本功练习的问题,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处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圆号基本功练习也就得到了正确的基本方向。同时,围绕圆号基本功这个方向,以长音和音层基本功中的基础作为切入点展开论证。
为什么说长音和音层是基本功中的基础呢?以长音而论,因为长音演奏技巧涵盖的范围很广泛,长音练习是圆号演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也是每个圆号演奏者每日必练的基本功。强化长音练习,可以很好地提高气息运用能力,身体和乐器之间的融合度以及对声音辨识度的把握,也是进行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在演奏强力度的长音时,需要吸入足够的气,在发音时要求气的流速要快,腹部的支撑力要强,直至吹完长音。在吹奏弱音时,气流速度要保持,但气流变窄,腹部支撑点较浅。长音分为单一力度的练习和不同力度搭配的练习,无论哪种练习都要求重视自身对音准的辨别。在不同力度变化长音时,音自始至终要保持一致,并且要求演奏者在音量的加强和减弱中用听觉来分辨。当然,
长音练习的一些技巧由于个体不同,演奏出的音也就不一样。多数的学习者对音的认知都是基于教师的讲解或模仿某位演奏家吹奏的声音,并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将二者与自身的认知所结合后,最终确定为自己想要的音。总之,长音练习是能够帮助寻到自己最喜欢的音的重要途径,所以有人说,长音演奏的程度,是衡量演奏者基本功的重要标准。
同样,以音层而论,音层是指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变化的过程。音层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从低音变到高音,一种是从高音变到低音。所有的旋律都是由这两个动作叠加、变化而来的。 音层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变化音过程中,音质要稳定。一切音层技术都要为这个目标而展开。比如演奏家音域的宽窄、颤音、耐力以及不同演奏基本手法和力度的把控力等方面,他们能得心应手地演奏出自己想要得
到的音和音乐,大都是通过长音和音层表现出来的。在圆号演奏中,所遇到的困难片段往往都是由某个地方声音控制难度高和多个跨度较大的多个音层形成的技术障碍,而解决这个片段的技术障碍路径,就在于把这个乐句再分解成多个音层,在分解的音层中寻问题原因:是这个音层中因具体的气息没有做好还是嘴形没有准备好,在高低音转换的过程中是否不协调,还是有某个地方没有做到位,因而造成不协调的技术故障。总之,不少问题往往通过对圆号演奏机制的理解和音层问题的分析,就可以寻到答案。其实,归结起来,这也是解决基本功练习中所易出现的种种问题的途径。
二、圆号演奏基本机制研究 (一)长音的演奏机制
关于圆号长音的地位与作用,在上文的论述中已做了比较明确的阐述,即长音是圆号演奏中基本功的基础。也可以这样讲,长音技术就是吹奏一个音的技术,这个技术要求,即所要达到发出的乐声要通透、稳定、饱满、
圆润,这也是圆号演奏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怎样练习好长音,怎样掌握长音的特点,在基本功练习中,可以从腹部核心力量对气息的稳定帮助、嘴唇与号嘴的触感、身体与乐器之间的配合几个方面反复进行练习,并在练习中,从听觉、触觉、感觉中加以体会后再练习、再体会。下面将重点阐述练习长音时需要注意的三个要点:气息的运用、嘴形和口腔共鸣的把握、音质的控制。
1.气息的运用
气息是在吹奏中吹气和吐气的一个过程。在演奏中无论是吹气还是吐气,都要保持气息均匀、气压稳定。运用气息,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运用气息,为乐音提供持续稳定、有压强的气流
在运用气息时,先做好深呼吸,每次深吸气尽量吸满,确保在吹奏中能运用到足够的气流。在运用气息时,注意吸气和吐气之间转换要协调。同时,在运用气息吹奏之前,至少提前一个小节在心里默数拍子,做到从吸气到吐气都要在规律的节拍里。以四分之四拍为例,第一拍和第二拍心里默数,第三拍和第四拍吸气,在接下来一个小节的第一拍发音。这时的感觉如同打高尔夫球挥杆击球时的动作,也如舞者听到音乐响起立即踩着节拍起舞的步子,整个动作都在音乐的节奏里,表现出流畅、和谐、舒展、协调和美感。
(2)深呼吸把空气吸到肺部深处后,要用腹部核心力量做好支撑
有了支撑,这样所产生的气流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在吹气的过程中,要体会腹部下压力和气压阻力之间的气压比例要有适中的感觉,到一个平衡点。吹气的过程中,气量会不断减少,所以腹部需要均匀地加强腹压来保持稳定的气压和气流速度。譬如气息运动犹如用打气筒打气,打气时,手柄持续向下压,产生动力,这就好比是吹奏时吸入空气腹部气压下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腹压给少了,空气的速度就会不稳定。如果腹压给得太多,速度太快过猛,那气息就会出现阻力,
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音质不稳定和乐音失控的现象。中国音乐学院排名
2.嘴形和口腔共鸣的把握
(1)正确嘴形
嘴形是身体连接乐器的支架,用怎样的嘴形发音,就会发出怎样的音质。嘴形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吹奏出好的音质以及是否能准确地控制好乐器。在圆号演奏中,正确的嘴形与嘴吹口哨的形状相似。吹奏时嘴角往中间聚集,下颚往下拉,口角肌往上提,上下唇紧贴牙齿并且唇尖往里扣,同时上下嘴唇对齐。号嘴处于嘴形的中心点位置,上下唇各占号嘴的一半,同时确保号嘴的边缘处把上下嘴唇包围住。嘴角和下颚需要形成固定的肌肉,以保证整个嘴形振动的稳定性。
(2)口腔的共鸣
科学的口腔共鸣,指在发音的时候,吹奏者同时要去“唱旋律”和把空气吹“远”。这两种感觉更多的是要意会与意感,需要去想象、体会和多加尝试。“唱”旋律可以让喉咙打开,身体内部形成一个充满回响的空间。这样可以在吸、吹、吐等运用气息的过程中使力量得到合理分配,身体运动部分得到协调,气息用力分配巧妙、均匀。与此同时,要特别注意:在发音时,一定要到“目标”,也就是要把气流尽量吹远,到达一个预想的位置,让乐器始终保持充分的振动感。这个感觉类似歌唱家在唱歌时,音的点要运送达到峰顶一样。有这样的共鸣,吹奏出来的音就会更美,音域就会更加广阔。
3.音质的控制
首先,好的音质在听觉上,无论吹奏强音或是弱音,都是扎实、集中、通透、协调的,而且听上去声音振动的位置靠前,在演奏中一直有连续不断、平顺的气息。反之,不好的声音,在弱吹的时候,听起来是漂浮不定的。在强吹的时候,听起来是涣散的,缺乏方向感,不集中。音质的控制在身体感受上,一定是通过是否有松弛的肌肉感觉来确定是否吹出了好的音质。在演奏时,身体各部位一定是互相协调,用力分配均匀。如果能以上述有关“气息”和“口腔共鸣”的要求去控制好音质,那演奏者就更容易在舒适、自然的状态中进行演奏了。
其次,发音的准确与否,事关音质的好坏。怎样才能做到发音准确?一是需要有熟悉声音的“位置感”。二是发声的点需要准确达到较远的一个小区域内。这样在发音的时候,所给的空气就能到达准确的位置,对乐器的把控就会到位,好的音质也就产生。如果吹气没有到达预想的位置,在吹奏时就存在吹错的隐患,而且声音的通透感也不强,也就无法产生好的音质。三是在练习发音时,需要做到呼吸在节拍里,确定吸气的时间,卡准发音的关节点。同时,还要注意有无气息的对抗性,嘴唇的触感是否到位,发音的感觉是否正确。对此,要较好地解决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学习者参考圆号教育家菲利普·法卡士写的The Art of French Horn Playing(《法国号演奏艺术》)中有关发音练习方法、发音技术的练习,以及解决难题的思路,定会收到有效的帮助。
(二)变音的演奏机制
变音技术是圆号基本功里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变音是把一组不同音高位置的音符串联起来,力量从一个音传到另一个音,使它们听上去非常连贯且音质统一。变音里最简单的结构是音程,而多音程的组合则构成了一段旋律。因此,如果掌握了变音的技术,可以说就掌握
了旋律演奏的基本手法。通过演奏和实践,总结出变音技术大致由三部分组成。
1.支撑与气压的稳定性
演奏变音时,丹田气息的支撑和气压对抗性的稳定,保持上下变音时气压的统一性,决定了变音的质量。此感受和演奏长音时的状态很相似。 在变音演奏时气息的统一连贯、一气呵成,音与音之间听上去没有断层和脱节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在吹奏变音时,主要有如下两种变化的形式。
(1)演奏低音转换到高音
①在转换音的演奏过程中,通过“唱”的方式保持喉咙打开,身体保持协调的状态。
②演奏低音时的气压,逐渐转变到将要演奏高音的气压。 从低音到高音,腹部只有一次发力。也就是说,一口气连接低音和高音,而不是一口气吹低音,再用一口气吹高音。这样就可以让演奏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让演奏者的整个状态呈现出自然的连贯性。
③低音往高音转换时嘴形需要有所变化:下颚往前移动,嘴两角往中间聚拢,并且注意将舌头往前推,低音转换到高音时,发“hi”的语音。通常的变音转换过程中,当气流到达口腔位置后方时气管就会变窄,空气速度就会加快。通过嘴形上的微调,声音变化会非常流畅。
(2)高音转换到低音(见谱例1)
①在转换音的过程中,通过“唱”的方式保持喉咙打开,身体保持协调的状态。
②由高音到低音转换时, 所给的气压强度从高音强度转换到低音强度,也就是之前吹低音的气压。
③在转换过程中,在嘴形上下颚退回,口腔打开,发“wo”的语音,舌头放平,让气流速度放缓。
谱例1
在实际演奏中运用这一基本功(见谱例2),需要把每一段旋律开始的第一个音当作基础音吹。首先,在吹奏时以唱名“do”为基础音,空气下压,做渐强让气走深,舌头放平到“si”的状态,同时气息下沉,舌头往前推,再反弹到“do”,以此类推。变音时,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越大,空气下压的幅度越大,两点之间反弹的距离也越远,难度会增加。吹奏的技巧要求也高,需要多次、仔细、耐心地反复练习、体会,再练习、再体会。在体会中总结,在练习中提高。
谱例2
在一些结构简单的练习里,把“变音”技巧练成熟以后,就可以在音层变化错综复杂的练习曲中进一步锤炼这个技巧。以圆号演奏家Bernhard eduard Muller《圆号练习曲》第一册节选内容为例(见谱例3):
谱例3
吹奏时,以“do”为基础音,再把力量传递到“mi”,接着以“mi”作为到“so”的基础音,再把力传递到高音“so”,然后做下压音到“do”,以此类推,把每一个音与音的转换反复进行练习。
练习技巧是为帮助呈现美的旋律、动人的音乐。所以,在技巧练习中,演奏者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以保证掌握这项基本技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乐曲演奏中,要尽量地简化和淡化这样的技术,为音乐让路。也就是说,在我们演奏中,更多的是去想象音乐带给我们的画面,用演奏的方式讲述音乐的语言,之前为之练习的技术已经成为辅佐音乐呈现的一种内在的、自然表达音乐的方式。这里用海顿的《D大调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中的片段为例(见谱例4)。在这个片段里,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整段旋律的基础音在第三小节,第二个“do”上,而不是像之前的谱例,在练习中基础音频繁地出现。
谱例4
2.以唇振为主、号嘴压力为辅的演奏触感
圆号是唇振乐器。对圆号的振动力,来自号嘴之间的嘴唇受到压力而产生。圆号吹奏发出震力有力量的比例问题:一是在吹奏时,嘴唇自身产生的振动力。二是嘴唇与号嘴之间的压力而产生的振动。这两者力量大小的比例要求控制好,嘴唇通过自身气息产生的振动越充分,借助号嘴的压力就越少,可控性就会提高,嘴唇不容易疲劳。反之,如果吹号时,号嘴的压力过大,嘴唇肌肉就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就不能稳定地振动嘴唇。由
于稳定的声音是建立在合理的压力比例上的,没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