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而上书山 顺流而下学海———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文本解读
周晓霞
阅读,近年来渐热!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特意单独安排了一个以阅读为主题的单元——第八单元。
那么作为单元开篇的《古人谈读书》具有哪些特质?我们该如何充分领悟编者的编排意图,以及该如何立足于文言文本的特质去把握文章内涵?又该如何把控小学文言教学的力度与火候?笔者准备从两条路径来进行教学解读:一条是“溯流而上”;一条是“顺流而下”。这样的纵横阡陌,就是想借此篇引导学生“上书山”“下学海”。
溯怎么读溯流而上书山
“古人”谈读书,自然就有了时代感,加之文本是采用了原汁原味的文言文,立刻给人一种需要溯流而上的阅读之感。
一、文明的渊源
本单元的三篇短文是依时间之序来编排的:第一篇内容出自《论语》,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对于学习(不只是阅读)的看法。第二篇言论来自宋代的朱熹,与孔子的距离相去一千六百八十一年。第三篇是清代的曾国藩所作,距离朱熹也有了近七百年的岁月。而曾国藩距离我们也有两百多年的光阴。人类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阅读”中得以生生不息。
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对于现代人来说,那时的世界还“小”。孔子所读之书并没有完全记载与统计,《周易》《诗经》《尚书》这些确切的答案之外,与现代书籍相比,数量上那真是九牛之一毛,然而恰恰它们才是华夏民族的源头。朱熹与曾国藩所读之书虽然也无法一一列出说明,但他们都是儒家学者,都是孔门弟子。自古有两个半圣人之说,孔子为至圣,曾国藩就是那半个圣人。而朱熹作为程门弟子,其在宋朝当时的影响力之大,成就了“程朱理学”一派。编写者如此安排,显然让我们可以从三人对于读书的观点上到一脉相承之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到三者之间的渊源关联。
二、智慧的源泉
“智”可谓读书之灵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种“知(智)”有三个层面:不知—知—知不知。由此朱熹提出了具体的“智慧”阅读方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
、口到”。朱熹的“智”就体现在提出了“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也即在“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是首位的。而到了曾国藩那里,“心到”则表现为“有识”的提升。阅读不仅要读进去,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这个“有识”上随“有志”而起,下启“有恒”之可能。
读书,是读书人的“志”。“好学”是成功阅读者的共同品质。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正因为“敏而好学”,才有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耻下问”这样的学习行为。在朱熹的观点中,“志”由“心”生,所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乎?”。曾国藩则直接提出首位是“有志”,因为“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如果谈“智商”的话,那么这三人中曾国藩应该属于智商最低的。最为经典的一个传说就是,他为了背一篇文章而挑灯夜读,恰逢一梁上君子静候下手时机,偏偏曾国藩迟迟背不上,就在那里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诵读。诵读得小偷已经全背会了,急得从梁上跳下将课文背了一通给他听后,扬长而去。就这样的一个人,何以成为千古“半个圣人”?靠的就是这种“不甘为下流”之志的支撑。
有“志”有“智”的读书,还必须以坚持来呈现其生命力。“学而不厌”并非孔子的自我评价,而
是其自我追求。《论语》中的原文是:“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就是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相当于孔子的“日三省吾身”的追问,不断地敦促自己“识之”“不厌”“不倦”。而朱熹对于阅读的追求同样是在于一种持久,虽然文中是从记忆持久的层面来说的,但过程中的坚持精神是提到了最终目的性的高度的:“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曾国藩对于这种“坚持”可能体现得更是直接:“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也即“有志者事竟成”的不同版本而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