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语言形式下的诗句理解门径
作者:***
来源:《语文天地》2021年第04期
        古代诗歌作为汉语表达形式最为精妙的呈现,历来为世人所喜爱,但作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却使考生望而却步。究其原因,除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与独特的诗人创作思维,其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与古代史传类散文表达不尽相同。古代诗歌常见的四种语言形式是“语言代指”“古今差别”“句法灵活”“语义跳跃”,掌握了这四种语言形式可以帮助考生建立基本的诗句理解方式,有别于一般诗歌复习主抓“情”“景”“手法”等鉴赏角度,从而在“理解”这一基础前提下为考生提供一点思路,也可作为高考评价体系“四层”中“必备知识”的一点补充。
        一、语言代指现象
        诗歌语言讲究形象与韵味,有些要表现的事物不用固定的名称来表示,而是用另外的一个词语代指。如用“应门”来代指“小家僮”,可能来源于晋代李密的《陈情表》,文章中有一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后人截取“应门”二字来代指“小家僮”。唐代大诗
人王维在诗作《登裴秀才迪小台》中有“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句,意思是“我会经常乘着月前来造访,照应门户的僮仆,不要把院门闩上”。再如“红袖“表示“年轻的女子”,“颜”表示“容颜”,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暮去朝来颜故”一句,表现琵琶女的年轻美丽的容颜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衰老。高适《燕歌行》中“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的“玉箸”代指“泪水”而不是“玉做的筷子”。李白《闺情》中的“玉箸日夜流,双双落朱颜”亦用此意。此用意最早当推至南朝梁简文帝《楚妃叹》诗句“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再往前,因笔者学疏寡闻,尚未看到,或可有之。而用法之解释,却只能在后来的五代冯贽的《纪事珠》中见到:“鲛人之泪,圆者成明珠,长者成玉箸。”虽然以后世之说解释前人之用法,不能算作出处,倒也能帮助我们领悟“玉箸”这一比喻性意象的妙趣。当然,以上所举代指现象也可以看成是词语的古今异义,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应随时积累。
        二、词语的古今差别造访的意思
        古代诗歌用语相较于现代汉语来说有很大差别,有些词语是古今不同意义,有些词语则是因诗句特殊表意功能造成意义差别。如“宁知”就是“怎料,岂料到”的意思。韦应物《示全真元常》中的“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即为证例。“可堪”意思是“岂可堪”“不可堪受”的意
思,李商隐《春日寄怀》有诗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意思就是:“纵然有花月这样的美景,又怎么能忍受无酒无人来共同欣赏呢?”同样,在古代诗歌中“敢”字往往表示“岂敢,怎敢”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意思就是:“做事情按照婆婆的意愿,行动怎么敢自作主张?”再有“争”表示“怎么”:“争得”表示“怎能”,“争知”表示“怎知”,“争耐”表示“怎奈”。清代诗人徐兰的《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末句意为:“出关怎么能够不回头留恋家乡呢。”再比如“无为”,不是我们常说的“不做什么”,而是“不要,不必”的意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就是:“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就像多情的儿女一样泪流不止。”又比如“早晚”不能简单理解成现代汉语语义上的“早晨和晚上”或是“表示预测将来会发生”,在古代诗歌中它也经常表示“何时”的意思,令狐楚《农远别离》中的“春来消息断,早晚是归时”和雍裕之《农家望晴》中的“尝闻秦地西风满,为问西风早晚回”都是表示“什么时候”。还有“无”字有时放在句尾当作语气词来用,意思相当于现在的“吗”,如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已晚,可能又要下雪了,你能留下来我们饮酒聊天吗?”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学生读诗的时候要根据全诗融会贯通,不必拘泥,同时更要随时整理。
        三、句法灵活
        由于受诗歌格律、对仗、韵脚以及表意强调等多种原因影响,诗歌语序往往出现倒装错位现象,和现代汉语的规范语序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慧眼识序,调整语序后才会理解语意,贯通语意。如课本中的《咏怀古迹》“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语序调整为“山万壑赴荆门,尚有生长明妃村”就容易理解了。南宋词人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调整为“二十四桥仍在,无声冷月波心荡”也好理解。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中“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语序调整为“客子(在)诗卷里(度过)光阴,(从)雨声中(听闻)杏花消息”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亦是此种调序现象。还有更难一些的句子,必须调整才可以理解,如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应该调整为“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意为“因为离集市较远,所以盘中菜肴很简单,因为家境贫困,杯中酒只有往昔残剩之酒”。还有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若是不调整为“鹦鹉啄余香稻粒,碧梧老枝凤凰栖”即“香稻粒乃是鹦鹉啄余,碧悟枝亦是凤凰曾栖”则根本无法理解。
        四、语意跳跃
        古代诗歌为了扩大审美空间,丰富审美意蕴,在诗句加工上往往过于精炼,省略很多重要词语,从而造成语意的不连贯。如杜甫《赠卫八处士》中“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上句是写过去离别时“君未婚”,下句回到现实中“(如今)儿女忽成行”。解读的时候,应该补充完整,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时空转换法中时间的跳跃,同样也有空间的跳跃,比如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显然由两组遥远的空间意象组成,我们可补充两个描述对象——“(我憩息于)渭北春天之树(旁),(君行吟于)江东日暮之云(下)”。上句是写作者自己,下句是运用想象寫李白,虚实结合,这样诗句的含意就较为明显了。
        除却时空转换带来的语意跳跃,还有因格律对字数的限制所造成的语言简省,这种现象最为常见,如高适《送李少府》“巫峡猿啼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应该补充为“(听)猿啼于巫峡,数行泪(下),(望)衡阳之归雁,(盼)几封书(回)”。再如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一种罗列名词的独特写法,是谓“列锦”。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杜牧“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亦是典型例子,其中的每个词或词组,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情境,从而展现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但是若要具体解释诗句含意,则需要运用补充法,还原语意的连贯:(当年)春风
(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我常对着)孤灯(听着)夜雨(思念你)。当然,诗句的艺术审美恰恰在于跳跃引发的语意不连贯而凸显出意象的生动形象及深藏的意蕴,这里只谈诗句的理解层面,非是降低审美层次。
        总之,诗歌语言有其独特性,独特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这里只是简单列举几种常见的类型,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应多加留心,大胆推测,扣住全诗的主旨,多方法多角度去加工,理解诗歌就会变得容易许多,也会生发出无穷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