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行助选活动
引言
相信参与助选工作对很多社区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政治参与是市民的权利,而在社区工作中,协助居民团体提升他们的社区参与层面亦是我们的目标。另外,社工本身亦可以市民的身份透过参选而推进民主化过程及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这些目标基本上与社区工作的价值吻合。但要达到这些目的,获得议席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要获得议席便需要依赖有计划的助选活动。由于社区团体参政多在区议会的层面,而立法局及两个市政局的选举多以为政党所垄断,因此本文所介绍的助选活动只集中在区议会的选择上。
社区工作者参与选举的背景
八十年代地方行政、代议政制的发展
一九八二年,香港政府推出地方行政计划,在香港各区设立议会,由居民选出部分议员参与工作。其后,为配合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回归中国时实现【港人治港】的原则,一九八四年推出政制发展绿皮书,香港的政制进一步迈向开放。
面对政制的开放,很多前线的社会工作者视之为一个推动民主发展、改善民生的机会,参与选举工作,进入各级议会内,影响政府的政策。社会工作者参与地方政治活动包括在地区上成立由社工、居民和热心人士组成并积极参与选举的民生关注组、直接参与选举成为候选人、协助居民积极组织领袖参选等。
在一九八五年一届的区议会选举中,王海国发现社会工作者直接参选的人数有三十多人,而成功率高达95%。其后几届议会均有三十多位曾接受正式社会工作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参选,胜出率虽然没有第一届般惊人,但相信参选成功的比率定避灾各行各业中名列前茅。我们没有统计数字说明经社工或民生关注组协助参选的候选人的胜出率,但相信亦会有不错的成绩。
参与选举的动机
王海国指出在国际上,社会工作团体相信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之一,是要促使政府制定不公平的社会政策及措施,以改善社会的质素。参与及影响政策制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政治过程。在香港,政制从封闭的殖民制度开始迈向开放,参与议会政治在一些社会工作者的心目中是一个新的影响政策制定的途径。
从社区工作的角度而言,协助服务区域内的居民组织领袖参选,可以提高居民组织在地区参与的层次、知识和技巧及增加居民组织在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和获得更多的资源,进一步推动居民组织及运动的发展。
在没有资助计划服务的社区,参与选举或发展地区关注组,亦可获得身份和资源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及解决社区问题。从某个角度看,参选亦有助于在更多的社区推展社区工作。
基于上述的原因,社区工作员参与推动地区上的新组织的兴趣很大,社联在一九八九年进行的调查亦发现超过一半的社区工作员有参加这些社区上的新兴组织。
总括来说,社工参与政治选举活动的目的为:
.参与推动民主运动
.影响社会政策制定
.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层次、知识和技巧
.
获取资源,强化居民组织的发展
.开拓新社区,推动社区工作
巴图个人资料参选准备工作
参选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就算我们认同上述所有参选的目标和功能,也得考虑居民领袖或自己是否有能力及条件应付参选和担任议员的工作。因为这要付出很大的精神、时间、体力和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机会。隆巴图指出:
。。。。。。参选者除要有很强的自我价值外,也要懂得放下尊严向别人伸出援手;要承受得起自己的声誉在政治漩涡中惨受打击。他们有可能要断六亲,也可能想象自己的饭碗。最惨的是没有人保证你一定赢。
你有选择的条件吗
参选者不妨先回答下列的问题,以便于决定自己是否有条件参加选举:
。你善于公开演说吗?
。你喜欢与人(特别是陌生人)相处吗
。你受得了别人批评吗?
。你能在压力下工作吗?
。你能应付挫折吗?
。你真的诚实地答复上述的问题吗?
如果你真的对你的能力毫无疑问,请回答下列问题:
。你的体力能应付几个月的极度压力吗?
。你的家人(包裹男、女朋友)支持你去参选吗?
。你有没有肯帮你助选的亲戚朋友?
。参与对你目前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你有足够的财力做选举工作吗?
。你输得起吗?
票源分析
除了极少数只想透过选举宣传自己的信念和政纲的人外,大多数人付出庞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参与选举,都是希望得到回报的——当选并不能实践他们或所属团体的工作计划。参选前,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估计候选人的胜出机会,计算己方候选人和对手的所得票数。但这些估计的准确程度都没有保证,对社区的认识和过往选举的结果都有助于提高估计的准确性。以下是一些影响投票意向的因素:
◆ 候选人个人背景◆
候选人的学历和职业肯定对选举有很多的影响。有很多人想办法包装自己的学业程度,如:香港大学校外课程文聘、大学程度等。职业方面,如行政人员、经理、电力测计员、社工。
已婚、有儿女的人士可能予以一种成熟及稳重的感觉,而宗教背景亦可能吸引有类似信仰背景的人。
当然候选人的外表是否与人承认可信的感觉亦相当重要。有些时候选人在竞选期间,日夜在主要通道派单张、握手,亦会令人觉得他认真及有不辞劳苦的精神。
◆ 政纲、服务社区的往绩◆
虽然大多数被访者都说侯选人的政纲会影响他的投票决定。不过由于大部分候选人的地区服务政纲大同小异,因此对影响选举结果的能力有限。交友说服力的反而是候选人地区服务的往绩。
社区服务的经验一方面可以使人对候选人的能力和可信任性有多些信心;同时,这些社区服务的受惠者,往往会投桃报李,投票支持候选人,而且他们亦会在亲友面前推荐候选人。因此要挑战一位在区内有服务表现的现任议员是相当困难的事。
当选民对某一位议员有所认识及认同其工作以致对候选人有一定的感情时,便会产生所谓铁票。这些铁票多以老人家及家庭主妇为主,他们未必理会候选人的政治立场。每当选举,不论风雨都会率先投票。我认识一位区议员,他每周星期都安排老人到他的办事处量血压及验小便,经过几年的努力,有数百位老人接受过他的服务。当然他不会忘记为这些老人做选民登记,及定期联络他们做检查及参加其他的社区活动。
在单议席的小区选举,当选的候选人所得的票数大多只得千多票,最少的只得数百票也可以当选时,候选人所拥有的铁票数目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政党、团体支持背景◆
从多次竞选的经验来看,一位完全没有任何功绩的候选人,只要他以鲜明的民主派形象出现,他便可以获得二成多至三成的投票选民的选票,视乎选区的经济及教育情况而定,民主派人士通常在中产选区的表现较佳。
地区团体及人士的支持对选票的影响要视乎团体的地区网络及功绩。一个活跃的屋邸委员会,能动员过百的票数。私人楼宇的业主立案法团或业主委员会若与居民有紧密的联系,亦有颇高的动员能力。而且很多法团和业主委员会都会禁止候选人进行家访拉票,但他们却可以透过自己的通讯网络,在邸内进行助选活动,对得到他们支持的候选人大为有利。难怪很多议员都会积极联络这些团体的主席和委员,并且尽量与他们合作在区内举办活动以增加他们的动员能力。而且,地区团体的支持可能会包括提供助选人员在每座进行拉票活动。
◆ 竞选事件◆
丹华指出:
没有事件,选举便成为个人化的角力。事件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针对社区问题的态度,其二是针对在位者的能力及诚信问题。很多地区选举的胜负只决定于个别的社区事件上。
竞选事件与居民的利益关系愈大,其影响选票的能力愈大。很多时候,时间是用来打击对手多于用来突出自己的立场。举例来说,候选人对在区内兴建难民中心、精神病患者中途宿舍的立场会成为竞选事件。当然,候选人对这类事件态度是否得到较多居民的支持,便很难确定了。
另外,任何的候选人,无论是现任议员或区内有影响力的团体的负责人,如业主立案法团主席过往在某些事件中的表现亦有可能成为会影响选票的竞选事件。例如某法团主席监管不力,导致管理费用比同区楼宇为高。某议员没有关注危险斜坡,导致居民财物人命的损失。。。。。。
竞选事件通常被用作负面宣传以打击对手。不过,除非这些事件的却有充分证据及与居民
有很大的关系,否则对指责者会有负面的影响甚至惹上官非。当候选人在其他方面都没有多大的胜算时,便会希望透过竞选事件扭转劣势。
选举工程
尽管发觉你的票源比你的竞选对手多,也不表示到投票当日,你的支持者会自动到票站投票。要将这些票源变为真实的选票,中间要经过艰苦的拉票活动。这些活动是有计划及有系统地推行的,有些人称之为选举工程。选举工程做的不好,票源多的候选人也可以败给票源较少但支持者踊跃投票的候选人。
在这里要强调,所有选举活动都受与选举有关的法例所规限。在被接受登记成为候选人时,候选人会获选举事务处派发的有关法例和指引。候选人要特别注意有关选举的经费的上限,小心被指发表失实声明,及可能涉及贿选的行为。若因为不熟悉选举法例而丧失参选资格或因而惹上是非,实在可惜。
制定选举策略
选举的策略,简单地说,就是要开拓票源,巩固阵地,攻击敌阵。助选人员便要决定在
这三方面做些什么工作和如何做:同时亦要考虑如何回应对手的部署。要注意的是,所有参选者的资源都相当有限,因此,这三方面的工作都要配合适宜,才可以得到最多的选票。◆开拓票源◆
开拓票源是要将候选人定位在一些又把我的票源上,包括:
。设计候选人形象:如强调其学历、职业及个人背景
。了解社区问题,制定政纲
。理解和建立社区服务记录
。联络支持团体及人士
。针对票源做选民登记
◆巩固阵地◆
确定自己的票源及定位后,便要针对这些票原作拉票活动,务必使属于各类票源的选民都
知道你是他们应该支持的人。这包括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接触选民,向他们传播选举讯息及鼓励他们去投票:
。逐户家访
。派发单张
。展出宣传品
。组织社区服务或行动
。拜访区内社团及居民组织
。发动助选人员想左邻右里拉票
。出席竞选论坛
◆攻击敌阵◆
运用上述的竞选事件攻击对手,虽然未必可以将对手的支持者转化为你的支持者,但仍
有可能见底他们的投票意愿。此消彼长后便可能提高你的胜算。不过一旦攻击对手活动展开,对手亦会作出回应及翻过来向你攻击,彼此考虑这些攻击是否会造成选票的流失,才决定回应的方式,而回应的方法亦会对候选人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得不偿失。
建立候选人形象
很少选民会有机会深入认识候选人,选民认识候选人是透过宣传品、短短数秒的街头接触、亲友、邻居的传闻等。因此建立形象是一个创作和充足的过程,候选人在选民心目中的形象与现实可能有很大的分别。
形象的建立主要是针对票源涉及的。以下的形象会有助于开拓较广泛的票源:
。学历
。受人尊重及显示工作能力的职业
。成熟稳重
。热心服务、有办事能力
。属于民主派人士
图片对形象产生的效果比文字大,所以有意参选的人会利用机会,例如出席记者会、见官员、出席居民活动时拍下照片,以作竞选时用。有一位候选人为了强化自己民主派人士的形象,在他的宣传品上大量刊登支持他的民主派领袖的个人照片,数目比自己的照片还多。
订立政纲、竞选承诺
政纲主要表示你在当选后的主要工作计划及关注问题,而竞选承诺是指你会投入的资源和人力,例如设立办事处、定期会见市民、做全职议员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