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与柳树的不解之缘
作者:
来源:《华夏关注》2016年第07期
作者:
来源:《华夏关注》2016年第07期
左宗棠的一生与柳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出生于柳树遮道的湖南湘阴乡下的他,对柳树情有独钟。左宗棠一生酷爱柳树,时人亲切地称他为“柳树将军”、“柳痴”。他特别敬佩与熟谙西汉名将周亚夫驻军细柳时,带领将士在军营周围广植柳树的故事,心想有朝一日,能在以武报国的同时,也在边关建一个“柳营”。据传,十九世纪下半叶,左宗棠率领的湘兵一到西北大漠,深感这里气候干燥,土地荒芜,沙漠众多。因用兵西北先要修路,便命令筑路大军修宽3到10丈,东起陕西的潼关,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旁出宁夏、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分别延至北疆,穿戈壁,翻天山,全长三四千里的“左公大道”。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并名曰道柳。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凡湘军所到之处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左公柳”。
北疆 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泾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在西北流行一种说法,说在左宗棠西征以前,玉门关外是没有杨柳的,因此唐代王之涣才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左宗棠部下杨昌濬曾有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据左公自己记载,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左宗棠种柳之余,严格管理林木,还注意兴修水利、屯田。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官方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告接连不断。这一半是为了保护生态,一半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
左宗棠性格决绝,办事认真,虽不能回天救世,也要救一时、一地之弊。他抬棺西进,收失地、振颓政、救民生,这在晚清的落日残照中,在西北寒冷孤寂的大漠上,真不啻为一阵东来的春风悄然度玉门。而那三千里绿柳正是他春风中飘扬的旗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