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迹材料4篇
xx年8月7日,xx镇xx村141户村民联名给县卫生局写,盛赞该村乡村医生、共产党员周“把每一个病人都看作是亲人,对病人那么细心、那么和蔼……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着(村里)所有人”。“是他用一颗善良的心和废寝忘食的精神,为众乡亲防病治病……赢得了全村人的好评和赞赏。”10月21日,周不幸被肺癌夺去了年仅57岁的生命,但他37年如一日,视乡亲如父母,把患者当亲人,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精神和举动,在当地干部众中已经传为佳话,在县内外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再辛苦,也要及时解除乡亲们的病痛
1978年,高中毕业的周在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生产队干部三种选择中,毅然选择做赤脚医生,而且,一干就是37年。别人“跳槽”时,他没有改行;别人调动时,他也没有心动。
37年来,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不管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是冰天雪地的黎明;不管是农忙农闲还是过年过节,不管是本村人还是外村人,他都有求必应,随喊随到,从没有过延误。
胡紫薇前夫
村民杨老母亲前年5月一天夜里3点多钟,突然中风,不省人事。一个电话打给周,他一骨碌爬起来,骑上电瓶车,就往向杨家赶,由于速度太快,不慎连车带人翻进两米多深的水沟,尽管湿透浑身,直打寒颤,但他却全然不顾,爬起来继续急驶前往抢救。后来,县医院负责救治的医生告诉杨,幸亏夜里及时抢救,稍迟半个小时,她母亲就没有救了。
他不仅随喊随到,而且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常常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为了他人,自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村民王老公去年冬天得了感冒,考虑患者白天要上班,没时间挂水,周就凌晨起床到他家挂水,一连五天,天天如此,没有一天因为挂水影响他上班。
患了重病,仍惦记着乡亲们的健康戴娇倩 吴奇隆
周为了村民的健康,日夜操劳,长期超负荷工作,终于积劳成疾。前年夏天,乡亲们见他身体逐渐消瘦,劝他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还有人劝他到医院检查。当时正是一年中工作最忙的季节,不仅是传染病、慢性病的高发期,他看病的人比较多,而且村卫生室正在改造,全村老年人健康体检,更新完善健康档案,进行慢病随访管理,公共卫生服务事
情也最多,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经常披星戴月,走村串户,废寝忘食,唯独没有把自己的身体当着一回事。
xx年腊月二十八,他在外地的儿子一家三口回来过春节,见到半年多没见的孙子,周本想抱起来亲热亲热,可是却忽然感觉胸口疼痛,力不从心。尽管如此,春节期间,他还是和以往一样,只要有病人,他总是随叫随到,没有一天消闲过。看着整天忙碌、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没有过过一个安稳年的父亲,身体远不如以前,而且天天咳嗽不止,正月初六,儿子临上班前,执意要父亲跟他一起到大医院做个检查,可是,劝说了两个晚上,儿子还是没有能说服父亲。因为父亲总是说陈等三个病人正在,不能中断,他不在家,他们没有人挂水、送药。直到3月上旬,他多次咳嗽、吐血,在村民们再三劝说和家人的强烈干预下,才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令他全家和全村人都如雷轰顶。
由于他患了肺癌,而且已到晚期,不得不到南京住院化疗。化疗期间,由于药物反应,他呕吐不止,整日难眠,但尽管如此,他仍惦记着乡亲们的身体健康,经常询问家人和去探望他的人,赵大爷哮喘病有没有复发,王大妈血糖还高不高,张奶奶脑梗塞有没有好转,甚至还要亲自打电话询问。出院回家后,医院再三嘱咐他要注意休息、恢复身体,而他却
根本歇不下来。面对每一个个前来看望他的乡亲,他总是不忘问他们身体怎样,还常常亲自为他们测量血压,建议有慢性病的患者定期测血糖,按时吃药。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忙碌着为乡亲们看病。
4月初,本村困难户陈因关节炎发作,卧床不起。虽然周住院化疗刚刚回来,身体十分虚弱,连自行车都不能骑,但他得知陈病情后,硬是叫自己的妻子骑电瓶车带着他到陈家,为陈打针。
6月底,他第四次化疗回来,得知村民周之新因拖拉机作业时后背受伤,他连续9天给他输液,使周之新很快恢复了健康。
端午节前,盲人查汉忠患重感冒,他连续4天为他输液,却顾不上自己在家休息一天。
乡亲们把他当作恩人
他视患者如亲人,乡亲们视他为恩人。他在家养病期间,几乎每天都有几拨乃至十几拨的乡亲来探望他。他们有的送上现金,资助他治病;有的带来营养品,让他补身体。凡探望过他的,没有一人不难过得流泪。乡亲们相约,轮流到他家服侍他,村民叶从德、纪德香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分别在他家服侍他一周,仍不愿离开。
特困户、78岁的残疾人王育香腿脚不便、身体佝偻,几十年来很少出过家门,当听说周先生得了大病,她拎着家里仅有的20几个鸡蛋,怀揣政府救济的100元钱,弓着将近90度的驼背,挪着残疾的腿脚,一瘸一拐,走三步歇两步,花两个多小时,走了两里多路,来探望她心目中的大好人。因为她永远不会忘记,1991年发洪水时,她得了一场重病,她残疾的儿子不能带她去看病,是周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淌水渡河,给她救治,才捡回她一条命;她也永远不会忘记,周先生不仅经常无偿为她和她那残疾的儿子看病,还为他们烧水端茶、洗刷痰盂、清洁卫生,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xx年10月21日,周被病魔夺去了年仅57岁的生命。噩耗传来,乡亲们悲痛万分。本村的、邻村的、还有附近铜城镇的数百名男女老少自发地为周送葬,连不少老人都放声大哭。
铜城镇沿湖村70多岁的吴奶奶4年前患骨刺,是周给她治好的,就在周去世后的第5天,她走了七八里路又来周看病,可到了周家门口,看见周灵位,“扑通”一下跪倒在周遗像前,大声哭道“阎王爷怎么这么不长眼呀,这样的好人怎能走了啊!”
他确实走了,乡亲们的呼喊、141户村民的签名没有能留住他。
他也没有走,他把他的敬业精神、爱民情怀、从医之德、工作作风留给了他的后来者。他的事迹必将激励着更多的人践行党的宗旨,热爱卫生事业,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支部书记,是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乡亲们的挚爱,放弃经商当村官,扎根基层谋发展。作为一名支部书记,他心系众,时刻把众疾苦冷暖挂在心头。他就是党坝镇xx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杜,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
他用出的业绩、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展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
当干部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xx年,杜当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xx9个自然村到村外的一条乡村路修好。从此他就象着了魔似的“迷”上了修路。一次次地跑发改部门争取立项,一次次地交通部门勘察地形,一次次地走村入户,争取乡亲们的支持,终于在xx年10月争取到了以工代赈项目。
从xx年6月至xx年7月,开山梁、修路基、建河坝、铺路面,工程相继展开。施工期间,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出工的出工,出力的出力,送水的送水,连放暑假的老师和孩子们都加入了修路大军。
工程最忙那几天,为保障工程所需物料,自己驾车来往于工地和县城,最多一天就跑了500多公里。
汤镇业和汤镇宗xx年11月底,从党坝大梁底到松树台小西梁3.6公里路段修通。xx年7月,刘后沟门到大梁底6.2公里的河坝完工。两项工程共垫资120万元。xx年7月12日,工程接近尾声,村民自发凑钱,定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他。感谢他修出了一条安全路,从此下雨发洪水不再担心,学生们上学安全多了;感谢他修了一条致富路,如今大梁两边村民做生意的明显多了起来;感谢他把党员和众联系在一起、干部和众联系在一起,修出了一条连心路。
乡亲们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祝寿“孝敬老人,我来带头”。从上任的那一年起,每年春节来临,他都要自己出钱买东西慰问村里70岁的老人,每户一袋大米、一袋白面。老人们过生日时,还要送上一个蛋糕。家里
生活困难的老人,家庭不和睦,他就不定期去慰问、看望,嘘寒问暖,调节矛盾。六年了,他一直坚持这样做。在xx县“金冠”蛋糕房,记载着xx村70岁以上老人的名单,密密麻麻写满了一页。六年来,他在这里为村里老人定制蛋糕500多个。一个个蛋糕分送出去,一颗颗心聚拢起来。
“孩子们没人送,我来送”。1994年,他开始经营xx村到县城的班线客车。那时农村普遍经济条件不好,很少有村民送孩子上学,孩子们雨里来雪里去挨淋受冻,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孩子们没人接送,我来接送,不收一分钱!”他第一天经营班车便做出承诺。
承诺、践诺,一下子就是20年。在这20年的时间里,他每天接送大梁上到山子后小学沿途13华里9个自然村和上窝铺到山子后小学沿途15华里9个自然村的学生上下学,从未出过交通事故。这18个自然村,上小学的孩子常年在100个左右。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学生家长曾给他算了一笔账:每个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共4趟,至少要2块钱,一年是400块左右。八十个学生一年就是3块,20年来,让大伙省了60多万元的车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