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会议召开 - 192111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最后签订3个条约。1、《四国条约》。12月13日,美、英、日、法签订《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遭受别国侵略行动的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条约批准后,英日同盟即行废除。2、《五国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5国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即《五国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 75:1.75。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的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海军基地或新的要塞,但日本本土和附近岛屿夏威夷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外。3、《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出席会议的9国代表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
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的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就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列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 192222
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第三十次全体委员会开会,讨论关于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问题。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声称,“二十一条”系两国之正式条约,反对会议“重新研究及审查”,仅表示日本同意放弃满蒙筑路借款、聘请顾问、教官等项的优先权,撤回1915年签约时日本政府对第5项之保留。
  次日,第三十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即末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声明:中国对于“二十一条”始终视为事实上之压迫,不承认有法律效力,必须废止全约。美国代表声明:注重门户开放,要求利益均沾。关于“二十一条”之讨论以无结果告终, 仅将3国声明载入会议记录。中国代表要求终成泡影英国军队撤出
华盛顿会议闭幕 - 192226
  这个会议是1921年11月12日开始的。华盛顿会议也叫“太平洋会议”。这是继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国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太平洋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进行再分割的会议。
  参加者有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国。主要签订了三个条约:一、共同镇压远东人民,首选镇压中国人民的美、英、法、日“四国公约”;二、争夺海上霸权,按一定比例规定海军力量的美、英、日、法、意“五国公约”;三、共同掠夺中国的“九国公约”。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在中国出现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局势。会议为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进一步扩张准备了条件。
孙中山再次下令挥师北伐 - 192254
  1922年5月4日,孙中山下令北伐。去年10月,孙中山向非常国会提出并通过北伐提案,因陈炯明破坏未果。今年3月,孙中山临时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改变北伐计划,回师广州。对陈炯明的错误处理后,本日再次下令挥师北伐,称:徐世昌去岁弄兵湘、鄂,不惜以国家为孤注,以人民为牺牲。本大无帅受命诸将,分道出师,亲履行间,扫除政治上之黑暗与罪恶,伸国家统一,民治发达。所认为民贼者,惟世昌与其同党诸人。当即任命李烈钧为北伐军总司令,许崇智力总指挥。提出“受国民之托,树立共和,惩治邪恶,民治发达”口号,分兵三路,直取江西。
胡适呼唤好人政府 - 1922513
  1922年5月13日,由胡适起草,经蔡元培、李大钊等16人联合签署的题为《我们的政治主张》的“提议”,在胡适主编的《努力周刊》第二期上发表。
  “提议”认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应该以“好政府”作为现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的拿这共同目标来向国中的恶势力作战”。“所谓‘好政府’,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止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在积极的方面是两点:(1)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2)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提议”对今后政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第二、我们要求一个‘公开的政府’”,“第三、我们要求一种‘有计划的政治’”。现在的具体主张是:“由南北两方早日开始正式议和”,“协商一个裁兵的办法”,“还应该有一个‘裁官’的办法”,“废止现行的复选制,采用直接选举制”等。
二十大召开闭幕时间  随后,胡适等16人草拟一份《政治计划》送呈吴佩孚征求意见,吴已在考虑请部分社会名流组织一个新的“好人内阁”,以辅佐国政。
外交家伍廷芳病逝 - 1922623
  1922623日,近代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在广州逝世。
  伍廷芳,字文爵,号秩庸,1842年生,广东新会人。早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赴英国林肯法律学院学法律,获律师资格,在香港任律师、法官。后入李鸿章幕府,协办洋务与外交。历任驻美国、墨西哥、古巴、秘鲁等国公使。
  1911年辛亥革命后,赞成共和,与张謇等组织共和统一会,被南方各省推为民军方面议和的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派出的代表唐绍仪举行南北和谈。
  南京政府成立后,任立法总长。1916年出任段祺瑞内阁外交总长。1917年出任代总理。不久南下,与孙中山合作,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兼财政总长等职。19224月,他兼任广东省省长,因在外交上劝阻英美严守中立、勿助陈炯明叛军失败,愤而病发逝世。
中共成立旅欧支部 - 192279
  1922年7月,中共旅欧支部在巴黎成立。6月,在巴黎正式成立了包括旅法、旅德、旅比三个支部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指示,本月将“少共”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同时,由已经参加入党的共产党小组成员组成“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由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人负责。并出版《少年》、《赤光》等刊物,向旅欧学生、华工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共发起劳动立法运动 - 1922816
  1922年8月16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布《劳动法大纲》。大纲中要求工人有集会、结社、罢工等权利,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障工人最低工资和享受劳动保险以及保护女工、童工等。
  大纲规定,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男女工,禁止18岁以下的男女工担任剧烈、有害卫生及法定工作时间外的劳动,重工的法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等。
  8月初,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给众议院发出《关于劳动立法的请愿书》,要求国会在宪法中规定保护劳工的条文。请愿书说:“同人等素从事劳工运动,连年来亲睹国内劳工饱受暴力摧残之惨状,深知国内劳工无法律保护之痛苦,加以感受操政柄者之巧于舞文玩法,益觉得劳动法案规诸宪法之重要。为全国劳工请命计,为国家立法前途计,理合拟具劳动法案大纲19条,依法请愿贵院尽量采纳通过,规诸宪法。”22位国会议员对此举表示支持。
  大纲发布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向全国工会发出《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要求各地工会讨论《劳动法案大纲》,并向工人广泛宣传,征求工人的意见。唐山铁路、煤矿、纱厂、洋灰厂等工会首先响应,组织起唐山劳动立法大同盟。武汉、上海等地也纷纷响应,并举行游行、集会,通电全国,要求将《劳动法大纲》纳入宪法。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 - 1922822
  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正式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初版不过一个月就全部售完。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
  1922年2月,担任浙江一师国文教员的陈望道,带着戴季陶提供的日译本《共产党宣言》,还有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亨大学图书馆借出的英译本,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什始潜心翻译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经过两个多月的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终于译完了。29岁的陈望道抵沪后,即将《共产党宣言》译文连同日文、英文版交给李汉俊和陈独秀校阅,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陈望道又认真地改订了一遍,使译文精益求精。
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 - 1922824
  1922年8月24日,京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北段)长辛店(今属北京市)3000余名工人,在共产党人邓中夏等领导下举行罢工。工人向路局提出开除总管、工头,承认工人俱乐部有推荐工人的权利,增加工资等要求。军阀政府派军警强迫工人复工,工人组织纠察队同军警展
开斗争。罢工坚持2天,使南北交通断绝,路局被迫全部接受工人的条件,罢工取得胜利。
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 192294
  孙中山在上海三次召集中国国民党改组的会议,讨论研究改组方案。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各省国民党负责人53人,讨论改组国民党问题,陈独秀、马林、张太雷均应邀参加。孙中山解释了联俄、联共政策,马林讲了话。与会者一致同意改组国民党。9月6日,陈独秀被孙中山指定参加由丁惟汾、张秋白等9人组成的国民党党务改进起草委员会,起草国民党改组方案并草拟国民党党纲和党章草案。
  9月18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致国民党员书”的党内通信,信中沉痛地回顾了同陈炯明的分歧、陈炯明叛变的始末及严重后果。他说,民国奋斗三十年来,虽屡经失败,然“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他在信中提出了今后的对策方针,并作了自我批评,“任用非人,变生肘腋,致北伐大计,功败垂成,当引咎辞职”,并决定联俄联共,彻底改组国民党,以重新振兴国民党的威望,实现国家的统一。
胡适提出联省自治主张 - 1922910
  1922年9月10日,胡适在《努力周报》第19期上发表的《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一文中说:“我们的朋友陈独秀是反对联省自治的。……他自己断定中国政治纠纷的根源在于‘封建式的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把持兵权财权政权,法律舆论都归无效,实业教育一概停顿。我们要很诚恳的替他指出:他所举的只是纠纷的现状,并不是纠纷的根源;只是乱,并不是乱源”。胡适认为,“今日只是督军总司令的权大,而地方的权极斜,“军阀的权限所以大到这个地步,是因为地方没有权”,“裁制军阀与打倒军阀的一个重要武器在于增加地方权限,在于根据联省自治的联邦制”。“增加地方的实权,使地方能充分发展他的潜势力,来和军阀作战,来推翻军阀。”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1922914
  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局的简称。安源煤矿属汉冶萍公司管辖,是二十年代中国最大的产业,拥有工人12000余人;株萍铁路局职工1100余人。
  在中共湘区委员会等领导下,1922年5月1日成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保护工人权益。李立三(能至)任主任。9月上旬,路矿当局拒发拖欠工人的工资,并企图勾结军阀封闭工人俱乐部。刘少奇、李立三、蒋先云在党的派遣下,通过工人俱乐部,领导全路矿170
00多名工人,于14日举行大罢工。俱乐部全权代表刘少奇,大罢工总指挥李立三。当日晨,俱乐部监察队持白旗密布街市及工厂附近,张贴“候俱乐部通告方准开工”、“各归住房,不得扰乱”等告示,并发布罢工宣言。路矿当局竭力破坏罢工,先是设法收买工人,此计不行,又密遣暗探刺杀李立三,悬赏大洋600元,也未能得逞。后勾结军阀,想用武力镇压,将安源划为特别戒严区,设立戒严司令部,重要地段架机关,军警数百,每人每日2元赏钱。
  工人向军警进行宣传,军警同情工人,阴谋动用武力也未能实现。路矿当局被迫接受谈判,于9月18日签订承认工人俱乐部的合法权利、改善待遇和增加工资的13款条约。5天的大罢工至此终止。
  条约签订后,俱乐部召开万余人的罢工胜利庆祝大会,通过复工宣言,随后上街游行。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