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4期明清小说研究NO,4,2010总第98期The 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General,NO,98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
综述
学术研讨会”
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
·胡莲玉·
摘要本文从东吴文化研究、《三国演义》研究、大文化的“三国”研究三个方面对新近召开的“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二十届《三国演义》综述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和镇江市《三国演义》学会主办的“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20日至23日在镇江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的专家学
者81人,收到论文110多篇,并结集出版《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此次会议视野开阔,视角多样,纵贯古今,会通文史,对东吴文化、《三国志》、《三国演义》及三国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次。
一、东吴文化研究
(一)关于东吴文化
与会者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人物等诸方面对之进行了探讨。王益庸考察了孙吴的屯田制度、自耕农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孙吴手工业的发达。杨正宏、肖梦龙论述东吴时期社会经济的兴
旺发达及其对江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石冬梅探考孙吴早期幕府政权的中央机构形式。魏宏灿从孙吴文化教育、文化活动、音乐文化等方面概述孙吴的文化景观。司红伟考察东吴上层社会女性在政治上的作用和婚姻中的地位。李永军据已发掘的孙吴宗室墓葬及文献资料记载推测孙氏家族墓形制特征及其分布地点。罗南平、朱健文认为孙权在赤壁战后与曹操在合肥地区反复争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乔凤歧指出鲁肃在孙刘联合抗曹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胡以存从荆州的战略地位来评价孙、刘两方争夺荆州的得失。马宝记论述东吴在赤壁战后“灵活对待曹魏,强力抑制蜀汉”的外交政策的成功。王益庸《看历史上真实的孙权》、仇昌仲《孙权的坚守与变通》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孙权形象。朱健文、
刘建霞等论述了佛教在东吴的发展;陈艳玲、韩国良、柏俊才等分别论述了佛教人物支谦、康僧会对东吴佛教发展以及佛学所作的贡献。
(二)关于镇江
镇江为孙氏家族故里,是东吴的军事要地,并一度成为孙吴的政治中心,其地拥有很多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名胜古迹,因此,有关镇江地方文化的研究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
郑铁生就如何开掘、提升、整合镇江三国文化资源,使镇江的三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竞争性优势谈了自己的看法,视野宏通,论述详赡,为地方如何打“文化牌”提供了可贵的借鉴。铁瓮城为东汉末年孙吴在镇江建立的军事堡垒,王书敏介绍了关于铁瓮城的考古发现情况及其特点与价值,并展望了铁瓮城遗址保护工程的前景。王玉国介绍了与三国文化有关的镇江名胜古迹。徐苏谈了关于镇江北固山三国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高曾伟论述了镇江地域文化的来源及其发展,镇江为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又经历了南北文化、东西文化的交融过程,由此具备了多元文化的特征。李德柱提出,二乔的故里乃在镇江,并介绍了乔国老与二乔在镇江的传说。何汉生介绍了镇江的孙权家庭墓及该市其他时期的王室墓。此外,如严其林《孙刘联盟、联姻与镇江考析》、陶佳娟《孙吴政治中心西移与镇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乔长富《三国鼎立京口肇基———浅谈孙权治理京口与三国鼎立的关
系》等均为阐述镇江与三国文化的专题论文。
二、《三国演义》研究
(一)版本、作者
刘世德、夏薇就朝鲜新发现的《三国志演义》铜活字本的底本、刊刻时间等问题对发现者朴在渊教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商榷。中川谕重申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属于二十卷本系统志传小系统,并指出它有很多不同于其他版本的独立字句,显示了繁本到简本的分化过程及简本系统文章的改变。周文业详细梳理了《三国演义》众版本的卷数、则目、分则及各版本中的静轩诗情况,分析其卷数不同产生的原因、各种版本分则处不同产生的原因,探讨静轩诗和《三国演义》版本演化的关系。王增斌通过考察“东原”、“太原”地名及其历史沿革,再次强调,罗贯中的籍贯为山西太原。杜贵晨呼吁建立“罗学”,即研究罗贯中的学问。刘海燕介绍了余象斗刊《三国志演义》中的评点,并由此来观照民众的兴趣与审美感受。
(二)思想艺术
杨建文提出应从“国计民生”、“华夏一统”的角度来看待三国争战,立足于此,魏、蜀、吴三国领袖人物均不能称为英雄。王恒展、吕翔指出《三国演义》在思想、行兵布阵、战争中机关术的运用等诸方面受到《墨子》的影响。田兴国梳理忠义观渊源流变,并认为在此基础上方能正确认识《三国演义》的忠义观。黄丽峰以“刘备取益州”为例论述《演义》“意主忠义”的道德批判态度。唐静认为,《三国演义》
中处处体现出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陈庆纪认为《三国演义》的节义意识较《三国志平话》大大增强。
刘永良认为周汝昌在央视发表的对《三国演义》的评说贬低了其思想和艺术,并对之逐一进行辩驳。宋培宪考察《三国演义》中涉及“病”、“医”内容的描写与小说艺术的关系。刘玉玲论述诗词在《三国演义》中所起到的艺术作用。郑稚川认为《三国演义》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李正学指出,毛本《三国》呈现出很强的人情化特征,这既体现在对文本的增改上,也体现在评语中。
(三)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一直是《三国演义》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多集中于蜀汉与曹魏,此次会议,孙吴人物研究得到了充分重视。论者大多驻足历史,溯源追流,结合人物故事的传承演变来进行论述。沈伯俊结合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评述《演义》中孙权、张昭、陆逊人物形象塑造的得失。关四平探讨张昭与孙策、孙权的复杂关系,通过小说与历史原型的比较分析罗贯中虚实处理的艺术得失,并由此分析东吴君臣关系带给我们的现代启示。雷勇论述《三国演义》综合史官叙述和民间叙说对孙坚形象的重塑。李继华同样结合史料论述《平话》和《演义》关于孙坚、孙策创作的不同。姚晓菲从艺术功能的角度来分析东吴女性形象的塑造。周晓琳提出,《三国演义》叙事中“薄东吴”现象乃受中国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制约。古今、宋培宪梳理了“美人计”故事形成和发展的演化过程;石麟也就“孙夫人”故事的演变进行了考述。
除孙吴人物外,其他三国人物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小林瑞惠论述武器与人物命运的关系,认为刘备双股剑的出现和消失预示了刘备由“将”到“君”的身份转换。杨峰论述了诸葛亮的文化人格;过承祁就诸葛亮一系列“借”的谋略做了分析。金霞、韩晓考察甘夫人其人其事及刘备对其的爱恋。单长江对比分析了陈宫和荀彧因择主失败而导致人生悲剧的文化内涵。胥惠民认为吕布背仁弃义、诱于小利、不纳诤言,是个十足的小人。
在人物塑造理论上,王海洋用“范式”理论来阐述《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李建武借用地质学上的板块概念,用“口、吕、品、器”字型来概括《红楼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的人物结构。
此外,许勇强、李蕊芹就近三十年来对《三国》、《水浒》进行比较研究的论著作了综合评述,指出研究者多从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进行二书的比较研究,其他方面的比较研究较少。
三、大文化的“三国”研究
二十大召开闭幕时间关于三国史实,杨小平对《三国志》中的一些疑难词语作有考释,如“溺攒”、“诱养”、“南充国”等。方新蓉介绍了明代陈仁锡评点本
《三国志》。连小刚论述《三国志》中太史慈的忠义形象。田明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山越的研究情况。樊荣重新审视曹魏政权的悲剧所在,对少帝曹芳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于三国时期的文学,张兰花分析了三国时期文人的地理分布及区域,以具体统计数据得出“文在曹魏”的结论。李治中梳理了不同时期曹植诗文中流露出的对魏吴关系的看法。王海升分析诸葛恪的嘲弄戏言所体现出的文化创意。
关于三国文化的传播,大塚秀高从民间传说、故事的流传演变讨论了关羽斩貂蝉的问题。伊藤晋太郎梳理了“关羽文献”中关于关羽书信的收录情况,介绍其内容、出处、后人评价等,其虽为伪托,却具备独特的认知价值,是弄清关公文化某些方面的关键所在。卫绍生分析了《英雄记》中的曹操形象。段庸生指出元杂剧对“三国”文化的误读现象,包括:基本知识的错误、基于文学创作的误读、出于传播需要的误读等。曾纯概述历代三国戏中的周瑜形象。袁圆通过《鼎峙春秋》与《祭风台》两种作品中对于赤壁之战描写的不同讨论了宫廷戏曲与民间戏曲不同的艺术风貌。魏宽喜介绍了杨家埠年画中的《三国演义》内容。郭胜强介绍了《三国演义》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情况。李金坤讨论了的《三国演义》情结。单怡指出,电影《赤壁》掩盖了三国文化原有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三国文化在后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幻象性危机。齐学东讨论了古代小说在当代的影视传播问题。陈辽、许盘清质疑新近发掘的安阳曹操墓。张晓刚讨论了南阳的三国文化特点,李德书论述了绵阳的三国文化并重点介绍了“5.12”灾后四川三国文化景观的重建。
综观本次会议,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互相交流,聚集热点,讨论热烈,新见迭出,正如陈辽副会长在闭幕式上所总结的,体现了“新”、“深”、“厚”三个特。
会议并决定,第二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将于2011年11月在山西清徐举行,议题为罗贯中籍贯研究、《三国演义》、《三国志》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责任编辑:倪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