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收藏567瓷的你,应该了解的新中国陶瓷窑炉演变史!
都说景德镇瓷器是火的艺术,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几次重大窑炉技术变革,你了解吗?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近50年间,景德镇窑炉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经了几个重要阶段,对于热爱景德镇计划经济用瓷收藏的人士来说,了解这一时期的窑炉演变,对于鉴别和判定制瓷年代,更好地欣赏收藏大有裨益。
柴窑
景德镇自古水土宜陶,窑场多数依山傍水而建,山有瓷土矿,水是动力、原料,便于交通运输。一直以来,柴窑是景德镇传统制瓷的主要烧造方式,先后出现了龙窑、马蹄窑、葫芦窑、槎窑等各种窑型,景德镇境内山区的马尾松富含油脂,燃烧火力高,是柴窑的首选燃料。据业内人士回忆,景德镇最多的时候,拥有较大规模的柴窑超百座。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国有瓷厂——建国瓷厂曾有8座柴窑,其中最大的徐家窑柴窑,烧窑一次需用柴料近600—700担。这个脱胎于明清御窑厂的柴窑曾经代表了景德镇柴窑的最高水平,也赢得了“药不到樟树不灵,柴窑不到建国不正宗”的美誉。
煤窑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工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松木作为主要窑炉燃料已满足不了快速发展需求,对周边林木资源也造成破坏。50年代末60年代初,景德镇市政府大刀阔斧地对陶瓷工业窑炉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改造,将柴窑为主的烧造方式改造为煤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 圆形倒焰煤窑
1955年,宇宙瓷厂率先建成倒焰式圆形煤窑,并研究出适合窑炉烧成的瓷坯及釉料配方,并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所烧瓷器光泽度不好,有熄烟泛黄现象等问题。
倒焰式圆形煤窑是一种间歇式窑炉,添置燃料是由人工将煤用铲子加入燃烧室的炉栅里。其热气体在窑室内从上向下流动,因而得名“倒焰窑”。其优点是窑的容积可以根据产量而改变,也可以根据瓷品的品类工艺变动烧成温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其建造费用低,
金属材料耗费少,比较经济。其缺点是因为间歇操作,窑墙、窑顶的蓄热和散热较大,因此热损失较大,能耗较大。由于灵活性大,适合各种规模瓷厂、多品种瓷品的烧造,因此具有较强生命力。1957年,在后景陶瓷厂和后新华瓷厂的位置分别建起93立方米的圆形倒焰煤窑,并试烧成功。景德镇专门成立了窑改委员会,以加大窑炉改造的力度。 简易煤窑1958年,第一座简易煤窑在马鞍山脚建成并试验使用。景德镇市委提出“年底全面实现以煤代柴”的目标,全市陶瓷行业积极行动,兴建简易煤窑,当年建成简易煤窑近200座,其烧制能力达到全市日用瓷总产量的50%。简易煤窑具有造价低廉,经济实惠的优势,但其材质差、不耐温、煤耗大,且烧成质量不稳定,使用寿命仅1—2年。1963年—1966年,简易煤窑逐步淘汰,改建成圆形倒焰窑。1965年全市圆形倒焰煤窑突破130座,烧成能力占当时日用瓷总产量的70%,基本实现了以煤代柴的过渡转变,改变了上千年来松柴烧瓷的历史,是景德镇制瓷史上一项重大窑炉革新。当时,景德镇市区30多平方公里内密布了600多根煤窑烟囱,常常浓烟滚滚。在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任务的同时,也对景德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煤炭烧燃后的粉尘污染相当严重,天空常常灰蒙蒙一片,城市街道也是布满了黑的煤烧粉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