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名语文老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通过调动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以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课堂 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知识转化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只有转化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语文课堂就必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就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关键。
现针对我平时在课堂如何激趣的实施谈谈一些方法:
(一)精心设计,趣味导入
用激趣的导语,先抛“砖”,以引“玉”,便于学生进入新学情境。特级教师于漪要求授课开头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由此可见,引人的导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重要作用。
如上《落花生》一文时,我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当你吃着香甜可口的花生时,你可否想到,这花生从哪里来?你也许会这样回答,不就是土里长出来的吗?不错,但它为什么成为文豪笔下的宠物呢?今天,我们一起从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笔下的名篇《落花生》中寻答案吧!”此段导语,言简意赅,充满激情,寥寥数语,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轻松欢快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这有利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思维,引起联想,为下一步的课堂学习留下想象的空间。
(二)借助媒体,熏陶感染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布鲁纳语)。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它通过多种媒体如文
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大大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背诵积累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小学生正是感受力极强的时候。因此,我使用多媒体上网来香港歌星--王菲合乐而唱《明月几时有》在教室播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学生立刻被王菲的悠扬歌声吸引住了,不停地摇头摆脑,在边听边欣赏中,加深对这首词内容的印象,在激趣中促进理解,背诵中尝到喜悦。
再如,在上郭沫若的《白鹭》一文时,我们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先播放了关于白鹭的视频,又着重欣赏了“白鹭栖息图”、“白鹭低飞图”、“白鹭钓鱼图”……这些视频、图片栩栩如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理解课文,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总之,这种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而又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过去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模式,更易把学生带到那种特定的氛围中去,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实验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实施直观教学等教法中,吸取了理化科的经验,运用实验法去解决语文的重点、难点,以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例如,我在教授《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课前制作了两件教学用具“平桥”和“拱桥”。上课时,我分别在这两座“桥”上加一砝码,让学生来思考这两种“桥”的特征。学生很快回答出:“平桥”外观平凡,承受重力弱;而“拱桥”外观优美,承受力强,结构坚固……在这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我马上让学生朗读课文,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从而学到新的知识。
实践中证明,教学中运用实验法,既把知识性、趣味性、益知性融为一体,更使学生在愉悦的观察中有所学又激其趣。
(四)游戏激趣法。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理,而且通过竞赛可引起大脑某些部分的紧张,并迅速进入“十万火急”的状态,在游戏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甚为激烈。
我在运用游戏激趣法时,一般采用:
1.
课本剧表演。如上《将相和》时,为了让学生真切的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来演一演“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扮演者刚一说完这句话,台下的观众就着急的说“不对,不对,没有演出廉颇不服气的样子”;另一个说;“他还的演出廉颇的自傲”。学生们一边看着课文,忍不住七嘴八舌地当起了“导演”……台上台下,“导”“演”结合。课文没有的廉颇、蔺相如的姿势、神态、语气,让“导演”们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都给他形象的补充了上去。通过学生“导”“演”,两个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效果不错。
(2)口诀法。把语文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带有趣味性,才易学、易记、易懂,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我采用口诀法,引导学生较易地学习语文知识。它文字简练,句子整齐,能激发兴趣,增强记忆,琅琅上口,韵和谐,易于成诵。如上《猫》一文,我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让每一位同学都来写《猫》这篇课文小决的“顺口溜”,看谁写得最快最好,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结出:学习散文猫猫《猫》,作者简历先记牢;字词读解是基础,
段落划分少不了;三次经历为事件,详写略写处理好;第三只猫是重点,前面两只做衬托;养猫感情有区分,喜欢讨厌加悔恨;主题思想请考虑,写作诵读课后练。这种方法文字简练,句子整齐,能激发兴趣,增强记忆,琅琅上口,韵和谐,易于成诵。
另如谜语激趣、提问激趣、图象演示激趣、班门弄斧激趣等法。若能依据作品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合理、恰当创设激趣,就能激发思维,开拓能力,陶冶情趣,增强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不断地提高语文成绩。
五、增加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从来没有平静过。他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吸针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忘我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依据作品所表达的丰富情感,科学、合理
、恰当地创设激趣,就能激发兴趣,锻炼语言,拓展思维,陶冶情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已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版).
[2]刘世辉贺勇芬《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3] 魏有红《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J]《新课程》2017.
[4]晁克芝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