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一、情境创设,引发学生好奇心,自主学习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兴趣的源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动机。例如:我在进行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写出一个数“128”,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经计算后,学生回答!”接着,我让学生每人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谁说的数能被“2”整除,谁说的数不能被“2”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当教师对学生报的多位数都能准确说出能否被“2”整除时,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接着,我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吗?”学生们都摇了摇头。此时,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继续说道:今天我们就来一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了极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 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
这样的新课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例如:小数的乘除法,它们的计算法则和整数的计算法则基本相同,只是小数点的位置是新问题。于是我就请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在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上进行点拨,学生发现原来小数乘法仅仅是小数点在移动,于是很容易地突破了这个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
  有些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很难用旧知识来引导,就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这一内容,要求学生统计出一个路口过往不同类型车辆的数据,先列出一组设问:1、车辆来往有规律吗?2、用数数的方法行吗?学生在这组设问后想出统计各种类型车辆用画线段的方法,一条线代表一辆车,有的同学说用画正字的方法好数。这样一来,学生自己推导出了统计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很容易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法的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学,其
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兴趣。例如:我在进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时,以¡°1/2”为认识基础,先让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然后再让学生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1/2,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从而抽象出¡°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这一分数的本质特征,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加深了理解,为后面的¡°认识几分之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尝试创造。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本来就是通过不断尝试,寻规律的一门科学,苏霍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体会尝试,敢于尝试,通过尝试不仅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很容易地通过所列的25的倍数出能够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也请学生罗列出3的倍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69121518212427……”学生说,个位上的数从1—9都有,这怎么规律呢?我让学生
认真观察每个数各位上的数,细心的学生观察了一阵说:¡°我试着和个位加十位的和正好能被3整除。¡±一句话提醒了同学们,每个学生都动手算起来,一会儿,几乎每个学生都惊奇地喊着:¡°是的,是这样的!¡±学生们的脸上都绽放出喜悦的光芒.
  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他们的共同心理。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比如:提出问题时,可以根据问题难度程度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