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前身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创建于1953年,本学科点1988年和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为全国第一批“机械制造”博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及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单位,1998年获得第一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博士点授权。本学科点在2001-2005年建设期间,以国家装备制造技术需求与制造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为导向,开展了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制造信息化、高速高精密装备自动化、微纳制造与微机电系统、精密制造与测量、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在2000年的五个学科方向基础上,根据目前学科设置和发展状况,凝练学科方向,拓展前沿研究,重点建设了四个研究方向:(1) 快速制造;(2)微纳制造;(3)数字化制造;(4)生物制造。 |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机械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我国机械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机械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教授6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48人),副教授52人,高级工程师10人,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2007年学科评估第3)、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及仪器、设计艺术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分别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本科专业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车辆工程四个专业招生。
机械工程学院有4个专业系,11个科研研究所,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机械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3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中获得国家级奖励十余项、其中,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20项,承担了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重点、重大项目约200项,2008年度以机械学院院长卢秉恒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973计划”)立项。在2009年国家重大专项之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申请中,获得主持项目4项和参与课题19项。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学院已经形成了创新务实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
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她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机械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我国机械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机械学院现有教职工2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54人(包括博士生导师32人),副教授63人,高级工程师17人,在校本科生近1200人,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400人。
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2007年学科评估第3)、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
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及仪器、设计艺术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分别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本科专业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三个专业招生。
机械工程学院有3个专业系,16个科研研究所和中心,有1个机械设计教学实验中心,有隶属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机械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5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20项,承担了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重点、重大项目10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约60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项,学院已经形成了创新务实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学校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七五 ”、“八五
”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 “985”工程建设,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原西安医科大学、原陕西财经学院并入原西安交通大学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等 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8个本科生书院和8所附属教学医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505人,专任教师2502人,教授、副教授1500多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其中12名为双聘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42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47名。在“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不断加大力度,引进世界知名的学科领军人物,搭建起结构更加合理人才梯队。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9923 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13044人。全校有本科专业7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15个。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3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 MBA 、MPA 等18个专业学位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9个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余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不断开拓创新,精勤育人。蔡锷、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凌鸿勋、邹韬奋、陆定一、侯绍裘、钱学森、王安、田炳耕、等,为历届学子中的杰出代表。茅以升、吴有训、朱物华、张光斗、张维、吴文俊等200余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迁校50余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2006年始,西安交大在国内高校率先实行“书院制”,全体本科生进入书院。书院和学院的“双院制”培养模式为学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7年,学校
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兴建了旨在发展学生科技兴趣爱好、鼓励发明创造的“工程坊”,鼓励学生“小发明、大创造”。“先理后工”、“先工后医”、“先工后管”、“先工后法”,这些独具西安交大特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了具有多学科背景、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受到社会关注。作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两所开办“少年班”教育的高校之一,西安交大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大的师资配置,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自2000年以来,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2项。现已建成27门国家精品课程,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迄今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2篇,并有33篇获提名奖。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2000年至今,本校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973计划”项目10项,参与“973计划”课题百余项;先后主持“863计划”课题169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89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2000年至今,学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9项(第一完成单位)。近年来,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
课题攻关项目等相继实现重大突破,2008年发表的SSCI论文数位居全国第四。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