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多次指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协同育人,是大学以学生为本,不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实践。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诉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志愿精神,而是建构“志愿精神+大学精神”的双内核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一、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缺位1.志愿精神与大学精神的疏离,造成对大学生
志愿服务的狭隘理解。首先,从责任主体上来说,狭
隘地认为只有团委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相关。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与培育工作的确大多是由团委承担,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与培养应该切实有效地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一揽子任务清单中。大到校风、师风,小到班风,均关系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效性。也就是说,每一位大学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育。
其次,从教育场景上来说,狭隘地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就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即可。而我们所希望建构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应着眼于使大学生们将志愿精神延至成长过程的每一个学习、生活的
场景中,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试想,如果大学生们谈论起志愿服务时“慷慨激昂”,在参加时虽也“热情高涨”,但是一离开志愿服务的活动场景,他们就将志愿精神抛之脑后,甚至
不能尊敬家长和老师、爱护公共卫生、维护宿舍整洁、建设班级文化和秩序等,那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何在?
再次,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组织来说,狭隘地认为什么活动缺人手了,就安排大学生志愿者来帮帮忙。这不但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的维度,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大学生志愿者们认为志愿服务充其量也就是“帮个忙、搭把手、充个数、盖个章”而已,很难真正认识并感受到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2.大学精神在校园内的缺失,导致志愿精神难
以与之同频共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不再是往日的“象牙塔”,国家与社会呼唤高校有所作为,高校也在积极地回应,特别是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急功近利倾向明显,比高楼、比规模、比指标成为一些高校领导的价值取向。试想,如
防灾减灾手抄报大全
果一所大学是没有精神内涵的,只注重所谓的成绩、排名等,那么这所大学里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势必是带着浓烈的功利化倾向,仅仅是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敲门砖”而存在的,志愿精神的内化也就成了“纸上谈兵”。此外,“一所大学的性格是由它们的教授们所决定的。每所大学都要仰仗它所招来的那
一类人”[1](P147)
。随着一批学者型的“老总”涌现出来,钱学森名言
不免让我们心生担忧,如果教师们只顾谈项目、赚大钱,将教书育人的本职责任与使命抛在脑后,甚至将
小仓优子电影摘
要:进入新时代,由于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实然”缺位,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未
能有效实现。因此,我们提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双内核”精神,即志愿精神与大学精神并举,缺一不可。“双内核”精神意味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既要关切志愿精神的体悟与内化,又要展现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创新驱动、独立思辨、人文
关怀”的大学精神充分契合,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
变形记青春作伴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双内核;志愿精神;大学精神;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陶然,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南京211816)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9)10-0035-03
试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双内核”精神
□
陶然
35
2019·10
一些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不经意间传输给学生,那么当他们再在课堂上谈奉献、谈价值、谈责任、讲担当时,会是怎样的心口不一,在学生们听来又是怎样的“违和”?
3.大学精神遭受非主流文化冲击,致使志愿精
神难以内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非主流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冲击着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当大学精神无以给予有效回击时,大学文化就沦为“空心文化”,校园中培养出的往往是有知识、没文化的“空心人”。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而如果在大学里谈志愿精神,遭遇非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又无法协同大学精神共同发力的话,那么志愿精神将难以内化。例如,有些师生出现了理想信念的“虚无”、大学精神的“迷茫”等不适症状。大学校园文化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娱乐化、贵族化、世俗化以及功利化的发展怪圈。攀比、享乐、酷炫等成为大学文化的所谓“时尚”,引得一批大学生们追逐效仿。学生们只注重追求品质生活,一味地跟风攀比,整天沉浸在娱乐时尚中,对学习、实践只求蒙混过关。
二、“双内核”作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理路1.创新驱动的向度。“创新驱动”成为新时期大
学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创新驱动”精神
的影响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将对自身的使命进行再认识、再发挥,进一步彰显大学这一沃土滋养的有力支撑的同时,也将同步论证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大课堂的无形价值。
首先,打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就是去服务奉献”的思维定式,树立“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成长机遇”的全新认识,以创新的立意、创新的态度以及创新的实践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开辟新章。充分激发与培育大学生志愿者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启发与指导大学生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的学研有机结合起来,以学习提升服务,以服务促进学习,既丰富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成果,又拓展大学生学研的创新着力点,在学研与志愿服务的创新联动中产生更多的获得感。
其次,以推动创新研究为新的生长点,助推大学生志愿服务科技化、创新化生长。这既是为志愿服务注入无限的科技增长力和创新驱动力,也是以更加具有前瞻性的视野来孕育志愿服务的创新“火种”。让每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将志愿服务与课堂、实
带虎字的成语验室、图书馆等学习能够有机贯穿起来,将创新研究的学习要素引入志愿服务中,将创新精神引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中。正如我们反复所强调的那样,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社会的贡献不能仅仅体现于人数多、精力足、易组织等方面,而应将培养的重心放在“智慧”二字上。这一“智慧”既体现于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时不忘发扬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能够创造性地优化服务,又体现于实实在在地将科学研究的触角延伸至志愿服务的全过程中,将志愿服务巧妙变换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课”——发现问题。
再次,在“肯创新、能创新、会创新”上下功夫,将志愿精神与创新精神进行深度融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甚至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往往在实践内容、实践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强“真抓实干”的力度和效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可谓是一种志愿行动,需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失败。在众人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却有着另辟蹊径、甘为“垫脚石”的胆识。这一胆识正是志愿精神在科研领域的重要体现。如果缺乏志愿精神的内在力量支撑,即便是有再多的资金和设备,科研创新之说也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2.人文关怀的向度。人文关怀是大学精神中最
有温度也是最具张力的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于大学
育人的全过程,又显现于大学面向社会服务的具体实践中。而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与育人使命的有机结合,需要大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引领。
首先,让大学人文关怀精神的温度与张力契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一是体现于大学须以人为本,心系师生,关怀发展,并在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中去培育师生们的人文精神。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生成智慧,是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如何与他人相处与合作的大智慧。二是体现于大学须担负起社会责任,将人文关怀的精神以行动辐射社会,共谋关系老百姓福祉以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大命题。而这两方面实际上亦是相辅相成,在相互作用中提升大学人文关怀
的温度。而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正需要在这样一种有温度的人文环境里培育真实的志愿精神。三是体现于对师生切身利益的关切,从增强师生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入手,依法治校,有章法地去为师生发展考虑。只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建设与时俱进了,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所组织和指导的大学
36
2019·10
生志愿服务也能更加贴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是“走过场”,而成为与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有效互动的“真”实践。
其次,让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现出大学精神的关怀。一是提供“走心”的志愿服务。基于大学学习语境的志愿服务活动更应作为一门人文实践的课程带给大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机遇。大学生只有了解社会,了解阶层,了解弱势体,才能学会从他者的视角开始反观自身的言行,身体力行地设计适合的爱心行动。大学精神中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大学生们更加“通透”地认识世界、感知社会,着眼于人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与社会相处方式的转型等,通过观察、调研、思考、实践、改良等一系列行
动,以主人翁的姿态智慧、友善地融入社会、参与其中、施以援手,让志愿服务“走心”。二是用心地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服务既是大学人文教育面向社会的实践展示窗口,也是将社会作为大学人文教育重要场域的具体体现。大学的人文关怀之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宝贵的资源,是为志愿服务注入人文情怀的重要阶段。注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人文关怀培育,大学须积极与社会各服务平台积极沟通,挖掘其人文关怀主题元素,以志愿服务为契机,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思考和传播人文关怀。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中的人文关怀,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大学生全面成长至关重要。这也为大学生们在毕业后不仅能够集智慧、情感与责任为一体地投入志愿服务,而且能够将大学生志愿精神中的人文关怀扩展至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和谐地共享发展。
3.独立思辨的向度。培育凸显独立思辨特质的
大学生志愿精神,须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置于大学人才培养、文化引领的大框架、大系统中加以建设。强化独立思辨精神的培养,引导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推进养成理性、成熟、有担当的社会公民所须的人生态度、思维以及行动方式。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响应号召参加服务,而是带着观察和思考明晰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对于社会现象、问题和突发事件学会科学理性地分析与判断,并能从自身出发,厘清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
首先,不流于形式,而以触及心灵、独立思辨为发展要诀。内观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其
重要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立足于知行合一,即既有理论教导,又有
实践例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深化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而言,迫切需要诉诸正能量的行动加以纠偏,从行动中去坚定理想信念、领会大学精神以及繁荣先进文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其主题明确、实践生动而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重要作用。只有沿着这样的发展轨迹,才能真正有助于大学文化建设,有助于“文化人”的培养。
吴秀波海清其次,不随波逐流,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甄别能力。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更加直观地感受着社会多元文化。这就要求大学生们能在理解包容多元文化的同时,学会去伪存真地吸收先进文化以融入自我成长,以及以建设性的批判角度去解读各种文化现象,挖掘文化背后的成因,并将这一思考由社会引向课堂,由课外引向课内,从学术智库的浩瀚海洋中去探求新路径、新方案。
再次,为社会志愿文化注入“大学文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担负着传播先进大学文化、推进社会志愿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大学生志愿服务带给社会的不仅是服务,还有文化。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学生们向社会展示着现代大学的精神面貌、教育理念以及大学文化的成果。大学生志愿者成了大学文化对社会引领作用的重要使者。青春、独立、民主、创新、进取、担当等积极的大学文化元素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在行动中自然地得以呈现,大学文化与社会志愿文化有机碰撞,并在社会的好评声中获得
进一步的正强化。并且,从社会志愿文化的建设角度而言,将大学的独立思辨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有助于提升志愿服务的效能,将社会与大学之间的联结引向深入,既是对当下志愿服务力量的有益补充,又是发挥大学作用协同破解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向。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
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责任编辑朱婧婧
3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