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关注
汝窑位居宋代“汝、官、哥、
钧、定”五大名窑之首,
汝窑文化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陶瓷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日前,由《理财收藏》杂志、河南
省古陶瓷鉴赏研究会组织的《再访
中国古代历史名窑》系列报道——
走进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对汝官
窑窑址及相关单位进行考察走访。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位于河
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
村内及村南河旁台地。遗址所在地
周围煤炭、高岭土、玛瑙石等制瓷
原料就地可取,是个原料丰富的制
瓷场地,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
该遗址于1987年经河南省文物研
究所试掘,发现了作坊、窑炉、排
水沟、灰坑、水井、澄泥池等重要
遗迹,出土了汝官窑的典型器物及
大量瓷片。根据大量的遗迹及出土
文物证明,该遗址是一处北宋宫廷
《再访中国古代历史名窑》系列报道之八——走进河南宝丰清凉寺
本刊记者 朱慧敏
Focus 关注
烧制御用瓷器的汝官窑遗址,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先后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10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汝瓷之源
考察组一行首先来到中国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探索寻觅,14次考古发掘,千余件遗存
珍品汇聚,这里将是一场揭开汝窑
神秘面纱的发现之旅。
一、寻觅之路
北宋晚期,汝窑青瓷烧造工艺
达到我国陶瓷史上的极致。因宋金
战乱,皇室南迁,汝瓷工艺失传,
其窑址尘封于历史之中。汝窑窑址
究竟在何处,一直是我国陶瓷史上
的一大悬案。20世纪30年代以来,
中外学者进行了长达80年的探索
和研究。从50年代到70年代,
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和故宫博物院陶
瓷专家多次实地考察汝窑遗址,但
考察的重点主要放在临汝县(今汝
州市)境内,因此多次寻访无果。
1986年,一件灰青釉汝窑洗的出
现,终于把探寻汝窑烧造地的目光
聚焦于今日的宝丰清凉寺窑址。
为寻汝窑烧造地,1950年,
著名古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
员陈万里先后到河南省3县9处
窑址现场调查,最早发现宝丰清凉
寺瓷窑遗址。他在1951 年发表的
《汝窑的我见》一文中,曾给予清
凉寺瓷窑的青瓷产品以较高评价。
中国十大悬案
1964 年 3 月, 故宫博物院冯先铭
先生、叶喆民先生等重点复查了临
汝县严和店、大峪两个窑区的 11
处瓷窑遗址后,认为汝窑是由两个
编辑|
朱慧敏
Focus 关注
主要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烧制时间短,生产数量少,而质量则很精;一部分是为民间烧制的瓷器, 现在称它为“临汝窑”。1977 年4 月,叶喆民先生再次调查时,在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窑址采集到 1 件天青釉汝瓷残片,经化验,其结果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 1 件汝窑盘数据基本相同。1985年10月,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上,叶喆民撰文首次提出:“宝丰清凉寺未必不是寻觅汝窑遗址的一条重要线索。”1986年10月,中国古陶瓷研究年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会上,河南省宝丰县陶瓷工艺厂王留现展示了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的 1 件灰青釉汝瓷洗,引起了上海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秘书长汪庆正等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同年 11月、12 月,汪庆正两次派陶瓷组范冬青、周丽丽前往清凉寺窑址调查,并于 1987 年 5 月公布调查成果,10 月出版《汝窑的发现》一
书,认定宝丰清凉寺窑址为汝官窑
遗址。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发现
后,1987 年至 2014 年,河南省文
物考古研究院赵青云、孙新民、赵
文军、郭木森、赵宏等先后多次对
汝官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逐步揭
开了汝窑遗址的神秘面纱。这次《再
访中国古代名窑》活动,也算是专
家组部分成员重回故地,感慨颇多。
二、考古发掘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先后进
行了14次考古发掘。其中第一至
四次发掘在清凉寺村南进行,揭露
面积较大, 获取了丰富的考古资
料;第五至八次发掘在清凉寺村中
北部进行,发现揭露了汝窑中心烧
造区;第九至十二次发掘主要为配
合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建设,
又取得了新的发掘成果;第十三
次、十四次……
1.第一次发掘:1987 年 10 月
至 12 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副所长赵青云等首次对清凉寺窑址
进行考古试掘,面积 200 平方米。
在一个直径不到 1 米的窑藏坑内出
土较完整和可复原瓷器 30 多件,
其中典型御用汝瓷 10 余件。《文
物》1989 年 11 月刊登了《宝丰清
凉寺汝窑址的调查与试掘》,进一
步证实了汝窑遗址的发现。
2.第二、三次发掘:1988 年秋
和 1989 年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所长安金槐任领队,孙新民任执
行领队,连续对清凉寺窑址进行了
第二、三次发掘。发掘面积达1150
平方米,发现制瓷作坊和房基 5 座、
水井 4 眼和澄泥池 1 处, 出土各类
完整或可复原的瓷器和窑具2100
余件。《华夏考古》杂志1992年
第 3 期发表了《宝丰清凉寺汝窑
址第二、三次发掘简报》,对清凉
寺窑的创烧、发展和各个阶段的文
化面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从地
层上确定了汝窑瓷器的烧造年代。
3.第四次发掘:时隔 9
年后
Focus 关注
的 1998 年春,在河南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新民任领队,郭木森、赵文军任执行领队,对清凉寺窑址开展了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500 平方米,揭露作坊 3 座,窑炉4座等遗址,出土一大批民用白釉、青釉、黑釉瓷和三彩类陶制品等。重要的是,在第一、四烧造区(清凉寺村)交界处出土的御用汝瓷标本,比前三次发掘的总和还要
多,对到汝瓷烧造区的位置有了
初步认识。同年 12 月,清凉寺村
委会干部李中敏提供线索,河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派委员现场调
查,在清凉寺村农户挖蓄水池的活
土中,收集到一批御用汝瓷残片,
由此确定汝瓷烧造区的大体位置。
4.第五、六次发掘:1999 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汝窑烧造
区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初步确认了
汝窑烧造区的面积约 4800 平方米,
试掘面积不足 30 平方米,在北宋
晚期底层内揭露出一处汝窑瓷器残
片堆积层,并发现了一定数量与烧
制民用瓷不同的匣钵、支烧具等。
2000年4月,宝丰县政府投
资10余万元,对清凉寺村4户居
民住宅进行拆迁,面积达1000多
平方米。同年 6
月,对汝窑烧造
Focus 关注
区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 500 平方米,清理出烧制御用汝瓷的窑炉 15 座,以及作坊、澄泥池、釉料坑等多处重要遗迹,并出土了一大批天青釉汝瓷标本,尤其是有些器类为汝窑传世品所未见。本次发掘得到了宝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安、武警的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了当年的发掘任务。由于遗迹保存较好,布局清晰有序,得到考古界和陶瓷界的高度重视。
同年10月,“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考古新发现专家研讨会”在宝丰县召开。《文物》杂志2001年第 11 期刊登《宝丰清凉寺汝窑址 2000 年发掘简报》,揭开了汝官窑的神秘面纱。
5.第七、八次发掘:2001 年和 2002 年又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 300 平方米,清理出椭圆
形窑炉 5 座,灰坑 24 个等遗迹。
至此,汝窑中心烧造区的考古发掘
工作告一段落。2008 年 9 月,《宝
丰清凉寺汝瓷》一书的出版,为系
统了解研究汝官窑提供了丰富的实
物资料。
6.第九至十二次发掘:2011
年至 2014 年,为配合清凉寺汝官
窑遗址展示馆建设,河南省文物考
古研究院院长孙新民任领队,郭木
森、赵宏任执行领队对汝窑中心烧
造区周边区进行了4次发掘,共发
掘面积近 2000 平方米。揭露的主
要遗迹有窑炉、作坊、澄泥池、
水井和灰坑等,出土遗物以素烧
器为主。
7.第十三、十四次考古发掘位
于汝窑中心烧造区北部,面积100
多平方米。揭露保存较好的椭圆形
窑炉4座,由于地层叠压关系简单,
出土遗物不多,年代尚未确定,与
汝窑汝瓷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考古发
现研究。
重要的是这些素烧器不少器形
在御用汝瓷成品中所未见。除此之
外,在汝窑中心烧造区的南部还发
现了“类汝瓷”和明代窑炉,进一
步丰富了清凉寺窑、清凉寺汝官窑
的研究内涵。
汝窑为魁
汝窑为北宋皇室所垄断,史有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的美誉。
北宋晚期作为御窑,专为宫廷烧造
瓷器。由于烧制时间短,传世品极
少,南宋初已有“近尤难得”之叹。
清凉寺窑烧造的早期,产品种类较早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