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近代西⽅民主政治的确⽴与发展知识点
专题七近代西⽅民主政治的确⽴与发展
⼀、英国君主⽴宪制的确⽴
(⼀)1688年“光荣⾰命”
1、背景: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詹姆⼠⼆世不仅⼤⼒压制反对派,⽽且企图在英国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这损害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
2、经过:
1688年,议会邀请詹姆⼠⼆世的⼥婿,即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和玛丽成为英国国王,共同统治英国。詹姆⼠⼆世逃亡法国。这次不流⾎的宫廷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命的结束。
3、实质:
从过程来看,是⼀场宫廷;从阶级本质上来分析,是⼀场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
4、影响:
标志着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命结束,它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最终确⽴。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开辟了道路。
注:权⼒中⼼由国王转向议会
(⼆)《权利法案》的颁布——确⽴君主⽴宪制(议会制君主⽴宪制)
1、⽬的:限制王权,扩⼤议会的权⼒。
2、标志:1689 《权利法案》确⽴君主⽴宪制政体;
3、内容:
(1)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权废⽌法律、征税、拥有常备军;
(2)议会定期召开、议员活动⾃由;
(3)国王不得⼲涉议会的⾔论⾃由;
(4)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民。
4、影响:
(1)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利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限制。
(2)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的经济政策。
(3)议会的权⼒⽇益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不治”地位,英国的君主⽴宪制确⽴起来。
(4)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命的成果。
注意:《权利法案》颁布之初,国王掌握⾏政权,权⼒依然较⼤。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宪制国家
1、形成过程
内阁起源于“光荣⾰命”前的枢密院。“光荣⾰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重要枢密⼤⾂在⼀个密室中商讨国家⼤事,故被⼈们称为内阁会议。后来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政机关。乔治⼀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相并组阁的先例。(1721年担任财
政⼤⾂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内阁开始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位⾸相)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2、责任内阁产⽣的程序:
(1)议会的产⽣:下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
(2)⾸相的产⽣:由国王任命下院⼤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相
(3)内阁的组成:⾸相提名各部⼤⾂,组成责任内阁
大宅门演员表
3、内阁与⾸相的关系
(1)内阁(政府)的⾸脑是⾸相(2)内阁成员是各部⼤⾂,由⾸相提名内阁成员
(3)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政⽅针上保持⼀致,要与⾸相共进退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1)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2)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3)⾸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相(政府⾸脑)的权⼒(1)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2)决定国家的重要决策,掌握国家的⾏政⼤权(3)通过议会掌握⽴法权(4)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5)总之,⾸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活中的最⾼决策者和领导者
6、国王的作⽤
(1)国王作为国家元⾸,是国家统⼀的象征(2)他也是英联邦⾸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
(3)国王“统⽽不治”、“临朝不理政”
7、责任内阁制的特点:集体负责;共进退;对议会负责。
(四)1832年议会改⾰——民主政治的完善
1、原因:
(1)旧选举制的弊端严重(如“衰败的选区”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额财产资格限制)。(2)⼯业近代化带来政治民主化:⼯业⾰命的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业资产阶级迅速壮⼤,积极谋取参政权;⼈⼝稠密的新兴⼯业城市要求增加议会的席位。(根本原因)
(3)欧洲⼤陆⾰命潮流的冲击。
(4)英国众⽃争的⾼涨。
2、内容:
(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些选区的议席;⼈⼝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2)更改选举资格,扩⼤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份要求,⼯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数⼤⼤增加。
3、影响:
张歆艺老公
(1)⼯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与选举权。但是⼴⼤⼯⼈、雇农和妇⼥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2)这次议会改⾰以和平的⽅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
(3)这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
(五)英国君主⽴宪制的特点。(——君主统⽽不治,议会权⼒⾄上)
1、现代英国君主⽴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体的混合物。
2、国王是国家元⾸,但处于“统⽽不治”的地位,⽆实权,只是最⾼权⼒的象征,不负实际政治责任。
3、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议会是国家权⼒的中⼼,是国家最⾼⽴法机关。
4、(18世纪以后)内阁权⼒开始膨胀,英国议会黄⾦时代过去。内阁⾏使⾏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活的最⾼决策者和领导者。
5、英国实⾏议会制的君主⽴宪制
⼆、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
(⼀)美国独⽴之初的严峻形势;
1、美国独⽴:
(1)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美国诞⽣。
(2)经过⼏年艰苦卓绝的战⽃,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
承认美国独⽴。但是,年轻的国家⾯临的形势⾮常严峻。
2、严峻形势:
(1)独⽴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2)国家⽆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五一手抄报内容资料
(3)各州的权⼒很⼤,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其是。当时,各州之间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各地经常发⽣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4)由于没有制定统⼀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对策:
(1)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必须建⽴强有⼒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个统⼀⽽强⼤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
(3)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个统⼀⽽强⼤的共和制国家。
(⼆)1787年宪法的颁布
1、颁布: 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个⽉的激烈争论,通过了⼀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
2、内容:
(1)联邦制:
宪法规定美国是⼀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于各州权⼒。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权,如征税、募兵、发⾏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武⼒恢复地⽅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法律,有⼀定的⾃治权,以发挥地⽅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三权分⽴:
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分为⽴法、司法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法权。总统是国家元⾸、政府⾸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可⽣效。最⾼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司法解释权。三者独⽴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专制的出
3、体现原则:民主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等
4、宪法的妥协:
(1)中央和地⽅:
规定联邦政府是中央政府,权⼒⼤⼤加强,但各州仍有⼀定的⾃主性、独⽴性。
(2)⼤州与⼩州:
参议员各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例选出,协调了⼤⼩州的⽭盾。
(3)南⽅与北⽅:
保留了南⽅的奴⾪制度,⿊⼈按3/5折算⼊⼈⼝总数,⼀定程度上缓解了南北⽭盾。
5、性质:
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个资产阶级成⽂宪法。
6、影响:
(1)这部宪法在权⼒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政、⽴法、司法这三项⼤权中的任何⼀项法定权⼒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的制约。在权⼒的天平上,任何⼀项权⼒都不允许⼤于另外两项权⼒,从⽽避免了绝对权⼒的出现,在⼀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2)这部宪法也是中央与地⽅之间、⼤州和⼩州之间、南⽅和北⽅之间的⽭盾得到了⼀定
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787年宪法有许多不⾜之处,如允许奴⾪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和印第安⼈具有和⽩⼈男⼦相等的权利,等等。
(4)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0条修正案,规定了⼈民有⾔论⾃由等权利。迄今为⽌,美国宪法共有27条修正案,使宪法在维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适应新的需要。美国1787年宪法⾃制订后,⼀直实施⾄今。
(三)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
1、确⽴:
1789年,美国举⾏了第⼀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任总统。不久,第⼀届国会也经选举产
⽣,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起来。华盛顿两届任满后,坚持不再参选,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2、联邦制的评价:
在中央权⼒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定程度的⾃治地位,拥有⼀些州权。这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可以发挥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的关系。
三、德国的统⼀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统⼀和德意志帝国的建⽴
1、德国的统⼀:
德国统⼀前,政局四分五裂,严重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统⼀的根本原因),封建割据成为德国发展的障碍。但资产阶级⼒量弱⼩,⽆⼒承担统⼀的任务,普鲁⼠王国在⾸相俾斯麦的率领下,通过三次⾃上⽽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
2、德意志帝国的建⽴
以普鲁⼠王国为中⼼,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的君主⽴宪制的德意志联邦国家。1871年1⽉18⽇成⽴,包括22个德意志邦、3个⾃由市(汉堡、不来梅、吕贝克)及帝国⾏省阿尔萨斯-洛林。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德意志帝国君主⽴宪政体的确⽴及其历史影响
1、确⽴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德国实⾏君主⽴宪制,但皇帝和⾸相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权⼒,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彩。
2、内容:
(1)宪法确定帝国联邦制国家,由普鲁⼠、巴伐利亚、萨克森等22个邦和3个⾃由市组成。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法、征收间接税、颁⾏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
保留了⼀些⾃治权。
(2)宪法确定了君主⽴宪政体,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权。
(3)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想把我唱给你听歌词
(4)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共58⼈,其中普鲁⼠拥有17名代表,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但作⽤很⼩。
3、历史影响:
(1)进步性:
确⽴了君主⽴宪制,是德国社会的⼀⼤进步,是德国迈⼊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德国很快跻⾝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局限性:
①专制主义⾊彩浓厚,是⼀个半专制的君主⽴宪制国家。
②保留了普鲁⼠的军国主义传统,为⽇后德国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埋下了隐患。
【探究整合】英、德君主⽴宪制的异同
君山银针四、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
1、选举;
语录集2、议会⽴法;
3、政党制度;
4、分权制衡;
5、间接民主。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
1、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通过⾰命战争或和平改⾰制定了宪法,设⽴了议会,确⽴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厦的顶梁之柱。
3、尽管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并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但是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政治民主,⽇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