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记忆(金
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贩文◎黄勇
1982年我大学刚毕业时工资少得可怜,到 来年转正了,每个月才52元。好在那时物价便 宜,凑合着也够花了。出差时钱不够,一般都得先向单位借支,等报销完差旅费后再还。
朱时茂后来我被调到学校教学,不用坐班,业余 时间去法律顾问处兼职办案一一我去兼职完 全是为了接触社会,积累教学用的真实案例。经法律顾问处李律师的推介,我又谋到了一份 在电大辅导班讲课的新兼职。
讲课都是傍晚一一学员都是在职的,要 等他们下班后赶来上课。这个时间上课有点 “别扭”,正好是吃饭点儿。我经常是来不及 吃饭,就得直接去东小栓胡同的辅导站讲课。虽然有些辛苦,但一看坐在下面的学生,也都 是一下班就从北京城的四面八方赶来的,很多 人也吃不上饭一一有的还带着干粮边吃边记 笔记,我就觉得他们比我还辛苦。记得有一名 学员,每次听课都是从清河坐郊区长途,再换 几回车赶过来,路上要花两个半小时。每次来 上课,即使要向单位请1个小时的假早退,仍 然要迟到。和他们的辛苦比起来,我的那点辛 苦真的不算什么事。更何况他们来听课都是要 缴费的,而我来讲课是有课酬拿的。这点劳务 费虽不很丰厚,但在当时挣外快的门路奇缺的情况下,已经大大强过普通的工薪族了。
由于经常会误了晚餐,我一般在讲完课后 最想做的事就是赶紧吃点什么。那时,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放学的路上经常有骑车的学生愿意和我一路骑行。他们往往借这短暂的几十分钟时间里向我提问,或者继续课堂上的讨论,我们好似一个课后学习小组。开始我还以为大家都是顺路,后来才发现有 的学员并不顺路,甚至根本就是背道而驰,但 他们为了能多学点或能解疑释惑,宁可辛苦一 些,多一些和老师探讨的时间。
他们的这种学习态度感动了我,所以,即 使路边有小食摊我也不顾,继续和学生们交流,直到和学生们分手后才折返回来去吃。我 知道,如果和学生们一起去吃,学生们一定会 请我。那时我的收入比他们都高,吃他们的我 于心不忍,万万不肯。如果反过来让我次次请 同行的五六位学生,说实话我又请不起。A A 制那时不时兴,即使现在我也不大习惯。为了 不纠结,干脆就不和他们去吃。
再说回晚餐吧。一般和学生分手后,我 就迫不及待地去寻吃宵夜的地方。往往是 饿得等不及进到饭馆就一个街边小摊解决 了。那时节,个体经济刚刚被允许,北京街头 有很多挑担走街串巷叫卖的小食摊。
我最常光顾的当数江浙人的馄饨摊。这 种食挑一头是炉火,另一头是水、馄饨及作 料。挑担人一边串街一边吆喝,专拣北京的胡 同小巷或人流较多的车站、广场、立交桥下等 等场所。那时的小贩们大多都遵守行业规范,
I96I北K纪搴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