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情的诗句】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原文_翻译和赏析_元稹古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朝代:唐代
    作者:***
    原文: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有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残灯已没火焰,周围遗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闻你被贬谪九江。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
    暗夜的风雨吹起我窗户,感觉分外炎热。
    注释
    ⑴九江:即为江州。
有关马的诗句
    ⑵幢幢(chuáng):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有关内容品酒
    作者:佚名
    元稹和白居易存有很深的友谊。公元年(元和五年),元稹因罢免和惩处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贬谪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公元年(元和十年),白居易上奏,命令拘捕暗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触怒权贵,贬谪
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见白居易贬谪的消息时写下的。诗的中间两句就是故事情节言情,整体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至这个意外消息时的陡然一怒,语言质朴而感情猛烈。诗的首尾两句就是写景,形象地描写了周围景物的黯淡悲凉,感情浓烈而浓厚。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死而复生病中怒闭眼”一语,就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下存有两句诗:“枕上忽冲出去,倒转着衣裳”,这就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到贬谪、前往江陵就任时写下的,整体表现了他听见送信人呼救,迫不及待地想看见元稹一封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就是如此。其中的“怒”,写下了“情”──当时愤慨的感情;其中的“挤起至”,则写下了“状”──当时
愤慨的模样。如果只写下“情”不写下“状”,不是“怒闭眼”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怒闭眼”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图画出来作者当时陡然回来的神态。再加之“死而复生病中”,进一步强化了感情的深度,并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死而复生病中”,那么,“挤起至”自然就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怒得“挤起至”了,这样说明:愤慨之奋身,有别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黑二人友谊之浅,于此清晰可见。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
    诗句
    :“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元稹这首诗所写下的,只是听闻好友贬谪而陡然回来的片刻,这无疑就是一个“存有王士性的片刻”,也就是说,就是存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坑口上心头的片刻,就是存有非常大
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下了这个“怒”的片刻而又对“怒”的内蕴予以看破,这就并使全诗含蓄文辞,情深意浓,诗味动人,耐人咀嚼。
    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微之书》)是的,像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
    有关内容元稹  元稹(年-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小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阔,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就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说“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