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教师给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公开信
第一篇:一名教师给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公开信
1.语言基础知识是一个从事和语言有关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翻译人员,编辑等等)需要终生不断学习提高的。
2.我们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有教英语的老师,都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符合英语国家表达习惯的所谓“地道”的表达方式。
3.人的工作时间其实占据人生的很大一部分。如果你从工作中得不到快乐,你很难快乐。即使你目前仅仅把职业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你也应该积极培养工作中的兴趣,努力使自己爱上它。如果实在没办法喜欢上一份工作,最好提早为改变职业做准备。
期末马上就要到了,我和大家的共同学习也就要结束了。几十天的时间很短暂,我和大家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了解和交流,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
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先关心的是大家的专业学习的发展。综合英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它
的核心目标是大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语言基础知识和交际能力。有的同学说大三了,我们更应该注重文化内涵,整体分析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培养。事实上这和我们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不矛盾。语言基础知识是一个从事和语言有关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翻译人员,编辑等等)需要终生不断学习提高的。
首先是英语的词汇积累。英语有一百多万词汇,即使是英语作为本族语的人也只能掌握几万个。我们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开卷有益,人家说 Live and Learn。有一次我给亚行的一个投资考察专家组做翻译,那一周的核心词汇竟然是“大肠杆菌指标”,因为那个项目是城市供水工程。我们普通人是很少有机会接触这样的词汇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重点先掌握哪些词汇,因为词汇学习的一个普遍规律是: 你接触的越多,越容易掌握它。当然,相对于“大肠杆菌”,我们应该先掌握“细菌”,因为后者远比前者常用得多。
还有一次我们几个教师让一个来自英国的外教做一下词汇量测试。这个外教是金融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测试结果显示他的词汇量在四万左右。有趣的是,词汇测试表中的有几个词我们部分教师认得,而他却不认得。我们只能认为这几个词在他的工作生活中很少接触或使用,而我们的几个老师碰巧在阅读或授课过程中接触过。
事实上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讲师也好,教授也好,词汇量都没办法和英语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比。一个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词汇量应至少在一万以上(当然词汇量低于一万的老师也多得是),有两万以上的人凤毛麟角,有三万以上的是天才。北京新东方学校教GRE词汇的老师词汇量巨大,可是他们之中能有三万以上词汇量的都是领军型人物了(像俞敏洪,王强还有脱离了新东方另起炉灶的胡敏)。
词汇靠积累这大家都知道。可是积累的过程是漫长而辛苦的,而真正掌握词汇却是在你使用它们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词汇迅速增长的捷径,你千万不要上当。李阳是个奇迹,可是奇迹背后是长期“疯狂”的“资本”积累过程。刘毅的几乎所有词汇书我都背过,《基础》,《5,000》,《10,000》,《220,000》,《托福》,其中《5,000》和《10,000》还不只一遍。可是当我第一次去本地的一个英语沙龙时,我发现我背过的那些词儿好象都背叛我临阵溜掉了,剩下我一个光杆司令,发现自己在用连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东西都不如的糟烂“口语”在说话。那感觉就甭提多沮丧了。哎,说不好我就听吧,因为有一个大学老师说得很好,还有一个医院的护士说得也不错。听来听去我“听”出了兴趣。
首先是我慢慢得能听懂他们的讨论了(每次都有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最让我兴奋的是我发
旅游英语专业
现他们在说话过程中,同样受到词汇选择,表达方式,语言组织的挑战。因为有的时候,或许多时候说话者要一边说一边想。我虽然在听,也和他们一起在想,有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了那个词语或表达方式,我可以提醒他,这样一来实际上是大家一起在玩一个类似“故事接龙”的游戏。高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把这个故事讲得很长,差一点的人也可以边听边插话,补充一点故事细节。在这个类似于讲故事游戏的活动中,无论是你听到的还是你使用过的词汇,给你的印象绝不是什么听力训练和阅读练习可以比拟的。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 要想掌握词汇,最好的办法是想方设法机会用它!当然阅读也是一种使用,可是有什么方式比大家面对面交流探讨更好的方式呢? 所以我对大家很少去外语角有些不理解。每次一个话题,提前几天公布出来,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提示。去外语角之前大家能够做些准备,这样收获会很大的。
其次,光有词汇量还是不够的。我有一个朋友,今年三月份全家移民加拿大了。他的词汇量是我们几个 “铁哥们”当中(在我们当地号称“四大金刚”,英语实力有些名气,上过几次当地电视台,市政府外经办邀请过我们做项目翻译)是中最大的。可是他有一个弱点,就是英语语法和句法不强,口头翻译他来的快,可是书面较严谨的东东他就很头痛。我作为大哥,经常给他指正一些病句,也没太照顾他的面子。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和两个美国金融界的专家同桌吃饭,顺便也浅探一些文化方面的小问题。吃完饭,外经办的主任(英语也够“狠”,北京外经贸大外贸英语研究生毕业)说,我说话,你们翻译吧,“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我们明天机会再探讨”。我的这个朋友翻译说,“So much for today”,我说不好,应该是“Let's call it a day”。美国的专家频频点头,“OK,let's call it a day!We think we've drunk too much”。实际上这里涉及的是表达方式,我们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有教英语的老师,都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符合英语国家表达习惯的所谓“地道”的表达方式。而要想“地道”,首先就应该掌握语法和句法。因为“不地道”的表达方式,包括语法,句法错误,不仅妨碍沟通交流,更严重的还会造成误解。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台湾学者余光中写的序言中谈到“intimate”一词的涵义,余老先生自己曾经对这个词有过想当然的使用错误,认为是表示“密切”,“亲密”,可用于所有表示朋友密切关系。事实上“intimate” 意味着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尤其是有性方面交往的。这还只是词汇用法层面的误解,要是语法方面或句法方面有错误,造成的误解可能会更严重。本来是说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事情已经过去,现在未必是那种情况了,如果你误用了现在完成时,或一般现在时,别人会认为事件的影响依然存在,或现在还是原来的样子。句法方面的错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能确定你在说什么。要么就是瞎猜你的想法,要么就得追
问你是否是这个意思啊还是其他的意思。
对语法和句法的知识认识不够当然还极大影响你对别人说的话,写的东西的理解。语言就是表达逻辑。逻辑就是思维法则。你不懂人家的思维法则,你就不能懂得人家的表达内容。汉语和英语都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两种语言都可以表达很复杂,很丰富的思想内容,可是这两种语言表达逻辑有很大不同。汉语中人称,时间状态有变化,使用的动词本身不会有任何变化,而英语中却是变化多端。汉语中的定语无论多长都可以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中两个词以上的定语就必须放在名词之后,有些单个的形容词也必须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例如available,concerned,有的形容词还只能做表语,不能做定语,如 alone,alike。英语的句法也相对严格,主语必须是名词性质的,谓语部分一般只能有一个,两个以上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
记得我给大家说过英语复杂句,长句的解决办法吗?坚实的句法基础和良好的语法知识是理解难句的基础。养成以英语句法,语法知识分析理解英语难句的好习惯。习惯成自然,逐渐形成英语思维习惯,语感就是这样炼成的。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我还关心大家思想方面的进步。大家也可能认为,你只需要关心我们
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就够了,你还给我们谈什么职业发展规划,什么现实合理性,什么情感合理性,这是你应该关心的内容吗?
我之所以说我热爱教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认为,任何一个学科的教育都不能只注重学科本身的学习和发展,而必须将这个学科和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本身也决定我们能否在某一学科真正有长足的发展。我对这中潜在的而又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联系很感兴趣。
我在英国学习期间曾经搞过 motivation的专项研究。学习者的动力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们说“学习者”而不说“学生”,是因为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大学课堂。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自学是一个人终生教育的主要部分。我认为,仅仅从未来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许多大学生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缺少一个合理性的思考。许多人说目标不是很明确。这样的现状可能有许多客观原因,例如对就业前景不确定,甚至对自己到底是否有强烈的兴趣都不清楚。可是有没有主观的原因呢?问一问你自己,以下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你的学科学习的兴趣,动力,方向,效果等产生很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