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畲族概况
畲族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住在山里的客”、“客”,史称“畲民”、“峰民”。建国后统称畲族。
畲族族源说有三:一是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二是主张进一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黄淮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认为“徐夷”与“武陵蛮”有渊源关系,故也与畲民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三是认为畲族来自古代“蛮”或“南蛮”,是广东的土著居民。总之,早在七世纪初畲民就已居住在广东、福建、江西交界的山区。
汝城的畲族源流于福建省上杭县和广东省曲江、乳源两县。据一九九一年恢复少数民族统计,汝城境内的畲族人口总数为842人,主要分布在热水镇的横瑞村、延寿乡的观背村以及三江口镇的中心村等地。以雷、蓝两姓居多。嘉庆十二年(丁卯年)即一八0七年重修的《蓝氏族谱》(序)载:“…邑之西距县治三十里许日观背有蓝氏者积德累仁于吾邑为最考其初世云祖居闽之汀州府上杭县庐丰乡越世十一寓清祖由闽之上杭迁韶之曲江县孟理司而卜筑观背者……”、“…桂邑西路延寿观背蓝氏县东热水瑞坑蓝姓以宗一合爱同敬而修谱求序……”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族语族,无本民族文字。99%的畲族使用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通用汉文。
畲族有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他们的山歌和手工艺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畲族文学基本是民间口头文学。山歌是畲族文化的明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可谓以歌为乐,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不少节日都以唱歌、对歌为主要内容,以致把节日当成歌会。举行婚礼、新郎往女方迎亲时,桌上也不陈一物,需曲新郎先唱《酒歌》、《筷歌》等才能索来酒菜。山歌内容,有叙述民族起源和迁徒经过的长篇叙事诗歌《高皇歌》、《麟豹之歌》;有表现爱情与生活劳动的《杂歌》;有取材汉族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的神话故事和本民族民间传说的《小说歌》。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还有二声部重唱(自称“双条落”)。畲族的舞蹈和鼓吹,流行并不广泛,鼓吹只在婚丧祭祀时才有,舞蹈主要有《猎捕舞》和《龙扛舞》,局部地区还有《祭祖舞》。畲族编织的斗笠和彩带是很有特的民间手工艺品。女子送给朋友、情人的礼物多为彩带,彩带用作腰带,围裙带等,精巧的斗签配以彩带及各珠子,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品。
畲族住房为土木结构的瓦房,饮食以大米、红薯为主,喜欢吃火锅,常把菜锅架在火炉上
边煮边吃,就连酒席也是如此。服饰:妇女服装多样,上衣大多是大襟衫,长过膝、且领、袖、襟镶有彩鲜艳的花边,裤子多为抽带裤和西裤。婚俗:定亲后择日迎亲结婚,嫁妆除衣物、农具外,还有稻、麦、豆及花生等。在一些地方,结婚那天新郎往女方迎亲,桌上空无一物,大家都静等新郎来唱山歌要菜要碗,要什么唱什么,新郎唱一首,厨子和一首,东西出一样。散席时,新郎又得把东西一样一样唱回去,厨师也是唱着歌来收席。
畲族的节日有春节、元宵、三月三兰染鸟饭祭祖先、清明。四月八造麦精饭、端午、中秋、重阳、十月祭多具大王等。
畲族好客,有客登门,必以茶相待,且有“喝一碗是无情茶”之说,一般要喝两碗。有的地方的酒席,煮的大块肉散席后让客人带走。人们猎获较大的野兽,兽肉大家平分,过路的人在野兽的四脚捆好之前赶到的,也同样可以分一份。禁忌: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不吃狗肉。
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奉祀始祖盘瓠。家喻户晓地流传着盘瓠之说,保留着图腾崇拜遗迹。此外,还信奉鬼神,鬼神观念在其精神世界中占有很大的统治力量。
畲族有独特的文化艺术和浓厚的风土人情,但伴随日月的推移,不少方面已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