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知识讲解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9世纪前
二战
特点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员增多
方向
欧洲向美洲、大洋洲迁移
迁入地:欧洲,北美,西亚、北非产油国;迁出地: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2)国内人口迁移
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气候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人类生产生活影响人口迁移
水源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经济因素
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影响较大
(3)政治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政策
可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
政治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战争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二、经典高考试题
1.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1)~(2)题。
(1)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2)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
解析 第(1)题,根据图文分析,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2)题,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因此选D项。
答案 (1)A (2)D
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周边2日游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6分)
解析 安徽省距离长江三角洲较近,且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
答案 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相近)。
3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需求。第(2)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故选C项。
答案 (1)A (2)C
4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城乡间人口流动 农业专业化发展 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1)题,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乡间人口流动,同时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故D项正确。第(2)题,人口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项错误;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项正确;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其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没有净增加城市人口
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
答案 (1)D (2)C
5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解析 第(1)题,两组图分别展示的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人口年变化率,20世纪90年代的总人口增长率小于20世纪80年代,增长速度减缓,A项错误;两个时段总人口增长率均为正值,可见总人口增加,B项错误;对比两组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自然增长率大于20世纪80年代,C项错误;人口迁移量取决于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20世纪80年代两者之和大于1%,20世纪90年代两者之和约为0,可见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项正确。第(2)题,该城市人口超千万,为超级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说明经济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国内人口迁移以迁出为主,且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迁出,说明该城市环境恶化,国内产生其他的新兴城市和工业基地,且该城市自然增长率在1%~2%之间。这些符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特征,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