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合五苓散肺胀阳虚水泛证
一、真武汤《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316)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功效配伍】真武汤温阳利水。方中附子辛热,补命门之火,壮肾中之阳,能温阳散寒利水;茯苓、白术健脾制水,渗利小便;生姜辛散,助附子温里阳,散水气;芍药酸苦微寒,既能敛阴和营血,又能兼制附子刚燥之性,并能舒缓筋脉挛急,养血通脉。诸药相合,温肾阳以化气利水,培脾土以制水。吴仪洛《成方切用》云:“真武北方之神,一龟一蛇,司水火者也,肾命象之,此方济火而利水,故以名焉。”
上五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方证论治辨析】真武汤治少阴病,阳虚水泛证。症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为少阴肾阳亏虚,不能主水,水寒内盛,则水气泛溢周身。阳虚寒凝,水湿浸渍,脾运失职,则腹中疼痛,便溏下利;肾阳虚,膀胱不能气化而出,浊阴不泻,则小便不利;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水无去路,与阴寒之气相搏,泛溢肌腠,浸渍肢体,则四肢沉重疼痛,甚至周身浮肿。治宜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
肾阳亏虚,肾不主水,关门不利,水邪内停,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可见诸多或然症,用真武汤加减化裁。若水寒犯肺咳嗽,加干姜、细辛温肺以散寒水,加五味子收敛肺气;小便利则不需利水,故去茯苓;若阴盛阳衰而下利甚,去阴柔苦泄之芍药,加干姜以温里散寒;水寒犯肺而呕,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止呕,方后谓“去附子”似有不妥,因附子为方中主药,去之与本证无益。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睥动[1],振振欲地[2]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82)注释:
[1] 身眶动:谓身体筋肉不由自主地跳动。润(shun, 音舜) , 肌肉掣动。
[2]振振欲瓣地:谓身体震颤,站立不稳而摇摇欲仆倒之状。
真武汤治太阳病过汗伤阳,阳虚水泛证。症见太阳病发汗后,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F动,振振欲摇地。太阳病在表,发汗为正治法。若阳虚外感而发汗,或发汗太过,必重伤少阴心肾之阳气,导致阳虚水泛的少阴变证。其人汗后仍发热,为虚阳外越,非太阳表证之发热;心下悸为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气内停,上凌于心;头眩为水气上干,蒙闭清窍,清阳不能上濡头目;身眠动,振振欲瓣地,为阳虚不能温养经脉肌肉,而水寒反浸渍经脉筋肉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治宜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
【用方思路】真武汤是温阳利水的主方,凡心肾阳虚、脾肾阳虚等阳虚水泛证,皆可应用。临证水肿,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等;兼心悸者加桂枝、防己、葶苈子等;兼血瘀者加蒲黄、泽兰、益母草、桃仁等;水肿甚者与五苓散合方化裁。临床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合并心衰、慢性胃肠炎、结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羊水过多症等疾病。
【医案举例】(1)方略医案:刘姓子,暑月患病,痰气上壅,充塞咽喉,口鼻出血,目闭不
开,声如鼾睡。闵君文思延余诊治。六脉沉细微弱,四肢厥冷。余曰:“此阴寒直中之症。寒客太阴,则痰蔽胸膈,神识昏迷;寒客少阴,阴火上冲,凝结喉间,颈筋粗大,逼血上溢。急宜真武汤大剂煎成冷饮,收龙雷之火,归其窟宅,厥疾可。”其父疑此方不合时令,未敢遽服。余大声呼曰:“救此逆症,如拯焚济溺,刻不容缓,若再踌躇,恐无及矣。余在此坐待,以壮君之胆。”督令灌之,一剂甦,三剂愈。[方略.尚友堂医案.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45.]
(2)唐声庵医案:魏某,男,59岁,城关水果店营业员,于1963年7月诊治。患者初病时,因头面及下肢午后浮肿,服西药月余,未见疗效,改用中药2个月左右,仍未见效,病日增重,而来就诊。现症:全身除胸部及手心未肿之外,均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稀少,饮食不进,口虽渴但不饮,神倦体重,着衣被而不暖,面灰暗无华,舌苔黑而滑润,舌质红娇艳,脉浮大无根。此乃真阳衰极,土不制水所致。拟方:炮附子60g(先煎50分钟,下同),白术24g,白芍24g,茯苓24g,潞党参60g,玉桂6g,炙甘草24g,生姜30g(先煎出味)。水煎3次,头煎1次顿服,第2、第3煎不论次数,频频饮服,1日尽1剂。
上药连进3剂,浮肿已消退十之六七,查其苔已不黑,脉不浮而反沉,此乃虚焰渐衰,正气渐复之佳象。上方附片、党参、玉桂、生姜量减半,续服4剂而愈。[唐声庵.真武汤临床应用点滴经验.中医杂志,1965,(7):39.]
(3)郭子光医案:黄某,男,62岁,和尚。1994年1月9日初诊。病史:患者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未做手术,继后又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因心功能不全发生浮肿,多次住院。现症:全身浮肿,下肢肿甚而厥冷,按之如泥,心悸、气短殊甚,不能行走,甚至无力完成洗脸、穿鞋等劳作,胸闷胀作痛,咳嗽痰少,头晕,自汗出,不欲食,腹中痞满,小便少。察其面苍暗,精神萎靡,唇甲青紫,语声低而断续,舌质紫暗苔薄白腻,脉呈屋漏之象。辨证:阳衰阴盛,寒凝血脉,气虚欲脱,病险。治以温阳益气为主,兼利水活血。方用真武汤合生脉散加味。制附片20g,茯苓20g,白术20g,白芍15g,生姜20g,红参15g,五味子12g,麦冬20g,黄芪60g,桂枝15g,丹参20g。服4剂,嘱低盐饮食。
1994年1月14日复诊:浮肿尽消,只足踝部尚有轻度浮肿,能下床在室内行走,小便量增加,诸症缓解,舌质紫苔薄白润,脉缓细沉而结代,参伍不调,未见屋漏之象。是气阳回
复、阴寒消退之征,上方减黄芪为40g,茯苓、白术各为15g,继续与服。观察2个多月,浮肿两次反复,加重黄芪至60~80g,茯苓、白术各20g,则尿量增多,浮肿又消退。惟脉象结代而参伍不调,始终如故,表明病根未除。
按语:虾游脉与屋漏脉,皆因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严重不足,几乎未能激起外周血管搏动所致。从中医宏观辨证观察,虽然两者都是气阳虚极,瘀血浊水阻滞所致,但虾游脉多有阴盛格阳,虚阳外越的表现,而屋漏脉则是阴寒凝结比较突出。在上,两者都以大力温阳气为主,不过前者注重“通阳”以除格拒,后者注重“散寒”以解凝结,略有不同而已。[郭子光.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10.]
二、五苓散
[原方组成]
猪苓去皮,十八铢(9克),泽泻一两六铢(12克),白术十八铢(9克),茯苓十八铢(15克),桂枝去皮,半两(4克)。
[服用方法]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治则方解]
病机:气化不行,水湿内停。
治则:通阳化气利水。
阿肌苏丸方义:五苓散为利小便而祛湿的一张名方。方中以泽泻咸寒为君,与甘平之猪苓与茯苓相配而渗湿利水,白术苦温健脾以助水湿之运,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诸药合用,气化行而水道利,水湿去则诸症消。
[辨证要点】
五苓散适应于水湿内停诸症。临床应用时只要掌握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这一病机时特点,即可用本方加减应用。此外,本方还有健脾化湿之功,中焦湿盛,升降失常累及下焦者,亦可用之。
五苓散与猪苓汤均可脉浮,发热而渴,小便不利之证。五苓散用术、桂暖肾以行水,
猪苓汤则用滑石、阿胶滋阴以行水,加术、桂是治在太阳,而加滑石、阿胶是治在阳明。五苓散以通阳化气行水为主,而猪苓汤则以育阴利水。
[仲景方论条文]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