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三字经(三)
二    外科病证
(一) 概述
古外科,疡科称①,痈与疽,疖及疔。
病因广,疡科称,热毒犯,气血瘀,
红肿热,痛痒溃,局部症,虚实推,
分初期;中成脓;后溃破,三期成。
重走黄②,危生命,伴神昏,发热增。
内外治,结合行,初宜消,中透脓,
后期补,重扶正,此三法,是纲领。
① 中医外科古称疡科。
② 走黄是由疮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危候,即今日之脓毒败血症。
(二) 常见病证
1  痈
感风热,火毒攻,气血瘀,易成痈①。
项背处,常易生②,初结块,白肿疼,
欲成脓,转红,痛加剧,感波动。
初清热,兼散风,消毒饮③,金黄用④;
成脓期,邪尚盛,清热毒,并托脓,
活命饮⑤,醒消用⑥,必要时,切排脓;
脓已溃,促新生,气血虚,八珍应⑦。
① 《灵枢》载“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其特点是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范围多在一至三寸左右。
② 发于项部名脑疽,发于肩背名发背。
③ 即五味消毒饮。
④ 金黄散(《外科正宗》):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0克,南星、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各60克,天花粉300克,共为细末。调敷患处
⑤ 仙方活命饮。
⑥ 醒消丸(《外科全生集》):雄黄、麝香、乳香、没药。
⑦ 即八珍汤。
2  疖
单个生,小疖言,多发性,称疖丹①。
随处发,病缠绵,生头面,有危险。
清热毒,凉血兼,五味饮,七星剑②;
外敷药,玉露散③,红药膏④,九一丹⑤。
① 多发性疖肿,中医名疖丹。
② 七星剑(《医宗金鉴》):苍耳子、蚤休、野菊花、半枝莲、麻黄、紫花地丁、(豕希)莶草。
③ 玉露散(《外伤科学》):秋采芙蓉叶,阴干后研极细末。用时以蜜调涂患处。
④ 红药膏(《实用外科中药学》):蓖麻仁30克,松香225克,菜油30毫升,芸香90克,银朱30克,轻粉9克,樟脑30克,冰片6克。
⑤ 九一丹(《医宗金鉴》):红升丹10克,煅石膏90克。共为细末。
3 疔
阿肌苏丸
疔之证,名异同,手足面,皆可生①,
共同点,小而硬,或木痒,或剧痛,
化脓慢,转移脓②,易走黄,脓毒症。
忌挤压,强排脓,毒扩散,祸旋(足童);
清热毒,消肿痛,玉露散③,外敷用。
① 疔因部位不同而有多名,如人中疔、鼻疔、蛇头疔、鳅肚疔、虎口疔、足疔、红丝疔等。
② 由疔引起转移性脓疡,中医谓疔毒流行。
③ 玉露散。
4 流注
深脓疡,流注称①,肌丰处,初微疼,
漫肿胀,不红,起病因,多疖疔,
见红点,脓形成,憎寒作,高热生,
正气虚,邪必胜,此处愈,彼处生。
清热毒,必扶正,醒消丸②,消肿痛,
活命饮③,十全并④,外用药,参见痈。
① 深部脓疡属中医流注范围,但有寒热之分。
② 醒消丸。
③ 即仙方活命饮。
④ 十全大补汤。
5 乳痈
曰乳痈,妇产病,初产妇,尤易生①,
因感染,伤七情②。破,乳腺肿,
肿弥漫,红胀痛,兼寒热,全身症③。
治大法,消与通,通乳汁,消肿痛,
常用药,蒲公英④,全瓜蒌,不留行⑤;
金黄散⑥,外敷用,成脓期,托透脓⑦。
① 初产妇多于经产妇。
② 因情绪所伤,使乳汁分泌障碍,亦可引起乳腺炎。
③ 全身症状有寒热外,有口渴、呕吐、头疼等。
④ 蒲公英为治乳痈要药,因其既能消肿又可通乳。
⑤ 即王不留行。还可选青陈皮、苏梗、柴胡等药配伍应用。
⑥ 金黄散。
⑦ 托透脓,指用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加味:人参3克,川芎6克,当归9克,白术9克,忍冬花15克,茯苓9克,白芷6克,皂刺9克,桔梗6克,黄芪15克,甘草9克。
6 痄腮
痄腮证,流行性,冬春季,学龄童①,
腮腺炎,大嘴风②。腮肿大,边不清,
碍咀嚼,耳后痛,睾丸炎,卵巢肿③。
清热毒,消毒饮④,敷患处,青黛粉⑤。
① 本病为病毒引起,四季可见,以农历十月及次年二月发病最多,学龄儿童发病率高。
② 流行性腮腺炎、大嘴风均指痄腮。
③ 男性易并发睾丸炎,女性并发卵巢炎,严重者可造成不孕症。
④ 指普济消毒饮,酌加淡竹叶与山豆根。
⑤ 青黛以醋调涂患处,效果甚佳。
三  急腹症
(一)  概述
急腹症,系总称,绞肠痧,缩脚痈。
发病急,剧疼痛,变化快,易危生。
腑不通,瘀血成,继感染,为其终。
治大法,重疏通,瘀则化,热必清,
此类病,宜慎重,中西法,结合用①。
① 在中药保守的同时,要作好手术处理的充分准备。
(二) 常见病症
1 泌尿系统结石
尿结石,膀胱肾,输尿管,尿道侵②。
运动后,突然痛,腰部起,沿尿径③,
尿频痛,鲜红,结石大,手术行④.
湿热熏,痰作崇,视体质,行利推⑤。
导赤散⑥,合五苓⑦,尿石汤⑧,相兼用。
① 泌尿系统结石,在中医淋证门不同阶段中之不同见证,而有痛淋、血淋、砂淋及石淋等名。
② 本病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在内。
③ 本病常在体位变换或劳累后突然发病,其疼起于腰部,沿输尿管至尿道走行,呈放射性疼痛。
④ 一般认为,结石直径超过一厘米者,常须手术取石。
⑤ 根据体质与症象不同,可分别以行气、利湿、排石为主次拟方。
⑥ 导赤散。
⑦ 五苓散。
⑧ 尿石汤(自拟):车前子20克,冬葵子20克,枸杞子10克,金钱草15克,北沙15克,石韦10克,茜草15克,甘草6克。
2 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即肠痈,气血滞,湿热凝。
初呕吐,脐周疼,继转移,麦氏征①,
腹拒按,反跳痛②。内服方,金匮中③;
加外敷,姜芋饼④;针刺法,可选用⑤。
① 麦氏点压疼为诊断依据之一。此点相当于右少腹之大巨穴处。
② 反跳疼指按压患处,手突然放松时的疼痛。
③ 指《金匮要略》的大黄牡丹皮汤及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熟附片、败酱草)
④ 姜芋饼(《简明中医学》):生姜、芋头各半,捣如泥状,加面粉适量,制成厚1厘米、直径10厘米的圆饼,敷右少腹最痛处,一日两次,每次两小时。
⑤ 针刺阑尾穴、曲池穴、足三里等。
3 胆道蛔虫病
伤寒论,(虫尤)厥①证。体失调,虫难宁②,
四处窜,胆囊行。右上腹,钻顶痛,
频呕吐,胆汁倾,大汗出,躁不宁,
脉弦紧,体征轻③,有虫征④,剑突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