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发粘,舌苔白腻,脾虚湿盛,中焦有湿,健脾利湿,温中益气;补中益气汤
嘴巴黏糊糊的,舌苔白腻怎么回事,怎么办
嘴巴黏糊糊的,舌苔白腻是脾虚湿盛的表现,舌白主虚,舌苔腻主要是体内中焦有湿。
2、:要选择健脾利湿,温中益气的药物。如藿香、茯苓、苍术、豆蔻、砂仁等。也可以食疗,薏苡仁、陈皮、苏叶泡茶饮,豆蔻、白芷、山药熬粥喝。
患者在平时要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多喝热水,注意保护肠胃,适当锻炼,增强体魄。
石室秘录,脾虚者,用 补中益气汤。
人参一钱,白术二钱,当归一钱五分,黄芪三钱,紫胡一钱,升麻五分,陈皮五分,甘草一钱,此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配方组成】黄芪一钱(18克);炙甘草五分(9克);人参,去芦,三分(9克);当归,酒焙干或晒干,二分(3克);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6克);升麻二分或三分(6克);柴胡二分或三分(6克);白术三分(9克)。
【用法用量】上呚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每服10~15克,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咣白,饮食减少,大便稀溏,舌淡,脉大而虚软。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阿肌苏丸3.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
【方解】本方证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气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升阳举陷,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共为臣药。血为气之母,故用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行滞,使补而不滞,行而不伤,共为佐药。少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佐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又能透表退虚热,且引芪、参走外以固表,二药兼具佐使之用。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作使药。全方补气与升提并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为治脾虚气陷之要方,故言本方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补中益气汤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补中益气汤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
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3.慢性胃炎:本方随证加减慢性胃炎患者56例,与胃复春56例对照,疗程为6周。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全部消失,半年至1年内未复发,胃镜检查胃黏膜正常为痊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组为82.2%,对照组为48.2%,且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亦优于对照组。(《亚太传统医药》2014年第11期)
4.胃下垂: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联合消食口服液胃下垂患者30例,与多潘立酮组30例对照,疗程为1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体重增加、食欲正常、腹部坠胀感等症状消失,腹背肌力增强,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X线钡餐示胃体恢复生理位置,胃及十二指肠未发现异常为痊愈指标。结果:总有效率组为90%,对照组为83%。(《湖北中医杂志》2014年第3期)
5.术后发热:补中益气汤结合常规术后处理外科术后发热49例,与单纯常规术后处理组48例对照,用药直至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疗效评价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且气虚症状积分较前减少95%以上为痊愈。结果: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为102.48±31.82小时,总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为131.45±32.08小时,总有效率为89.5
8%。(《亚太传统医药》2014年第22期)
6.重症肌无力:本方随证加减联合西药重症肌无力患者14例,与单纯西药(泼尼松、吡啶斯的明)组14例对照,疗程为3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患者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3个月无复发为痊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组为57.1%,对照组为14.3%。(《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年第7期)
7.子宫脱垂:本方加味子宫脱垂患者30例,与盆底组织支持疗法组18例对照,疗程为14日。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组为86.67%,对照组为55.56%。(《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年第8期上)
8.口腔溃疡: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中药制剂漱口水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3例,与西药(维生素B、维生素C、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组30例对照,疗程为2周。临床疗效评价以溃疡愈合,黏膜光滑无瘢痕,间歇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不复发为治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组为96.96%,对照组为83.33%。(《浙江中医杂志》2014年第5期)
9.崩漏:本方加味脾虚型崩漏患者60例,与宫血停颗粒组60例患者对照,疗程为7
~14日。临床疗效评价以阴道出血3-5日内停止为痊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年第9期)
10.骨质疏松:补中益气汤加味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30例,与龙牡壮骨颗粒组30例患者对照,疗程为12周。临床疗效评价以疼痛完全消失,骨密度较前升高2%以上为显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组为86.7%,对照组为60%。两组后骨密度均较前提高,且组结果优于对照组。(《陕西中医》2013年第12期)
11.便秘:本方联合凯格尔训练功能性便秘30例,与西药聚乙二醇4000(福松)组30例对照,疗程为2周。观察患者排便困难情况,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频度,腹胀等症状,并进行评分。临床疗效评价以便秘症状明显好转,症状积分较前降低70%以上为显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组为83.3%,对照组为66.6%,且排便不尽感方面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现代研究】实验研究表明,脾虚证模型大鼠进行补中益气汤干预后,对其脾脏样本进行1HNMR代谢组学检测,发现模型大鼠乳酸、牛磺酸、次黄嘌呤含最升高,谷氨酸、鲨肌醇含量降低,而药物组可以将以上指标回调至正常水平。补中益气汤亦可提高血T3、T4
、TSH、IL-1β、IL-2含量,调节脾虚发热模型大鼠甲状腺和免疫功能指标。
【使用注意】本方甘温升散,故对阴虚火旺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方歌】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陆维宏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气虚便秘
【组成】生黄芪30g,党参25g,肉苁蓉15g,陈皮6g,升麻3g,柴胡、白术、当归、杏仁、阿胶(烊)、枳壳各10g。
【用法】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之品。
【功效】补益气血,润燥通便。
【方解】此病用补中益气汤加阿胶养血润燥,加肉苁蓉润肠通便,枳壳理气,杏仁宣肺润肠。药证相符,而获效也。
【加减】虚寒甚者,加肉苁蓉。阴津不足者,加阿胶、当归、火麻仁。
【医案】陈某,女,49岁,教师,2002年2月10日初诊。
诉因饮食不节,纳谷不佳,渐至大便秘结,排便不畅,便如球状,常以润肠通便之剂(麻仁丸、通便灵胶囊等)5年,疗效渐减,深以为苦。诊见:面萎黄,常感头晕,体倦乏力,饮食不思,气短乏力,自汗时作,大便6~7天一排,便后肛门下坠。察其舌胖、质淡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脾胃虚弱,生化不足,血虚津亏。治从补益气血,润燥通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30g,党参25g,肉苁蓉15g,陈皮6g,升麻3g,柴胡、白术、当归、杏仁、阿胶(烊)、枳壳各10g。7剂。常规煎服,每日1剂。服后便秘及诸症大减,后守法再进,月余后,便通症除。
【按语】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历来被推崇为补中益气的代表方,临床应用广泛。
【方源】陆维宏.临床新用验案举隅.河北中医,2005,25(4):181。
寒湿(中焦)
43.湿之入中焦: 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
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窍,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此统言中焦湿证之总纲也。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于相合,最损人之阳气。热湿者在天时长夏之际,盛热蒸动,湿气流行也。在人身湿郁本身,阳气久而生热也,兼损人之阴液。自表传来,一由经络而脏腑,一由肺而脾胃。水谷内蕴,肺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散津,或形寒饮冷,或酒客中虚。内外相合,客邪既从表入,而伏邪又从内发也。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其伤脾胃之阴若何?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伤胃阴则口渴不饥。伤脾阴则舌先灰滑,后反黄燥,大便坚结。湿为阴邪,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其伤人之阴也,乃势之变,故罕而少见。治湿者必须审在何经何脏,兼寒兼热,气分血分,而出辛凉、辛温、甘温、苦温、淡渗、苦渗之治,庶所投必效。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兼下焦者单治中焦,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将见肿胀、黄疸,洞泄、衄血、便血,诸证蜂起矣。惟在临证者细心推求,下手有准的耳。盖土为杂气,兼证甚多,最难分析,岂可泛论湿气而已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