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九种体质的中药调理
一、九种体质的中药调理
无名角落的博客
阳虚体质——
阳虚者当以补肾温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
可以补阳的中药有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葫芦巴、韭菜子、阳起石、紫石英、海狗肾、海马、羊红膻等。这些中药可以单服,或作为煲汤时的佐料,平时可以选择几种中药泡水喝,代茶饮用。、
肢冷畏寒可以单取紫河车3克研粉每日冲服;若肾阳虚甩、早衰、性功能减退,可用冬虫大家庭草1克、枸杞子2克、淫羊藿3克每日代茶饮用;腰膝冷痛、下肢水肿、气短虚喘,可用蛤蚧粉3克、海马粉3克、牛膝30克煎水,每日冲服。另外,还可用人参1棵、鹿茸15克、枸
杞15克、杜仲15克、海狗肾2个、冬虫夏草3克,用高度白酒2000毫升浸泡一个月,制成药酒,每日饮用一盅,也可使人壮阳回春,精神焕发。
补阳方剂有真阳虚衰的右归丸。此方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可应用于多种由肾阳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齿动发脱、阳痿遗精等疾病。
另有桂附地黄丸,原名‘肾气丸,也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对肾阳虚引起的腰腹冷痛、少腹拘急、下肢水肿有较好疗效。
阳虚体质调补多在冬季。说到冬令进补,大家经常会提到“膏方”和“底补”两种方式。
膏方,又称膏剂,全名为煎膏剂,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其制作方法是采用天然原料加水煎煮,经过浓缩后即成稠糊、半流体状的膏方。根据制作过程是否加入蜂蜜,可将煎膏分为清膏和蜜膏两种。原料煎煮浓缩后直接收膏者为清膏;蜜膏则是在清膏的基础上加入了蜂蜜。
“底补”就是打基础,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力,但又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现象。
可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也可炖些羊肉,加红枣成羊肉红枣汤,也有同样的功效。
阴虚体质——
可以补阴的药物有: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五味子、乌梅、桑葚、黑芝麻、龟甲、鳖甲、银耳、燕窝、海参、鸡子黄等。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中药,制成药茶或药饮来改善一些阴虚的症状。
年老阴亏、皮肤干燥、手足心热、面部烘热、大便干燥、可用生鸡蛋1个,打碎调匀蛋黄蛋清,用沸水冲开,待温后用蜂蜜调服。
如烦躁易怒、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可用菊花6克、枸杞子3克、决明子3克每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有口燥咽千、咳痰带血、皮肤干燥、可用百合6克、麦冬6克、枸杞子3克、黄精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如果感觉心悸心慌、气短烦渴,可用党参9克、五味子3克,麦冬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补阴的成方最有名的要数六味地黄丸,它是由“三补”(山萸肉、熟地黄、山药,滋补阴、血、气)以及“三泻” (丹皮、泽泻、茯苓,清火、凉血、除湿)六味药组成,调补肝肾,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的体质。
根据不同症状,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变生出多种中药成方,如肺阴不足证可用麦味地黄丸;肝阴不足、视物模糊可用明目地黄丸;肝阴不足、两目干涩可用杞菊地黄丸;五心烦热、虚火上炎、颧红盗汗可用知柏地黄丸等。
另外,年老体弱真阴不足,可用左归丸;阴虚火旺可用大补阴丸等。补阴类的中药多滋腻,如果服药过程中有食少便溏的症状,应遵医嘱服用。
选用冬虫夏草、石斛、白芍、山萸肉各15克,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各25克,煎汤服用,有养肝肾之阴、清虚热安心神之功效,最适合阴虚人士补肝肾之用。
还可选择适合阴虚体质的药膳,如四味养阴粥:山药100克、粳米l000克、枸杞子25克、百合25克,加水煮烂熟,调味即可,既能补气又能养阴。
气虚体质——
可以补气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红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茯苓、薏米、饴糖、蜂蜜等。
以上药物均可作为佐料制成药膳,或搭配起来代茶饮用:神倦乏力可用西洋参或人参3克沸水冲泡当茶饮;反复感冒抵抗力弱者可用黄芪9克、防风6克、甘草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经常心悸、心慌,善惊易恐者可用太子参6克,枣仁6克,甘草3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经常气短心慌、出汗劳累后加重者可用人参3克、五昧子3克、麦冬6克,每日沸水冲服,代茶饮用;喘促日久,动则等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者,可用蛤蚧粉和人参粉各3克,每日冲服,早晚各一次。
另外一些传统经典的方药对~些气虚类的疾病也有特殊功效。如补中益气丸具有升阳举陷的功效,可用于气虚所致的脏器脱垂、眼睑下垂等疾病;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者可服用参苓白术丸或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肾气虚损、腰酸腿痛、阳痿早泄、下肢水肿、小便清长者可用金匮肾气丸,补气利水;下肢水肿不明显者可用桂附地黄丸;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者,首选七味都气丸。
气虚体质之人,腠理不密,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因季节交替、早晚温差过大受风寒
而致病,患病之后又不易痊愈以致反复受病,迁延不断。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药物调养以清化湿热、分消走泄中药为主,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生地黄、玄参、芦根、知母、苦参、秦皮、天花粉、野菊花、苦菜花、霜桑叶、蒲公英、番泻叶、芦荟、茵陈、金钱草、川贝母、浙贝母、竹茹、竹沥、牡蛎、苍术、薏米、泽泻、玉米须、草薢等。
这些中药选择几味平时冲泡代茶饮用,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效果。但上述中药多苦寒,如服用时有胃肠不舒服或者泄泻时,应暂停服用或遵医嘱。
急躁易怒、口苦胁胀可用柴胡6克、黄连3克、玄参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如有口臭、牙龈出血、牙疳、日唇生疮、口唇周围痤疮粉刺、大便黏腻臭秽可用黄连6克、茵陈6克、野菊花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黄量多可用黄柏6克、苦参3克、苍术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单纯性肥胖属湿热体质者,可以用芦荟6克、番泻叶6克、玄参6克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用,可消脂减肥。
阿肌苏丸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的药物调养当以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的中药为主,常见的有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鸡血藤、月季花、血竭、儿茶、刘寄奴、水蛭、虻虫、乳香、没药、鸡内金、三七、茜草、蒲黄、姜董、延胡索、川芎等。
这些药物有些有毒不宜久服,有些是孕妇禁服,应遵医嘱使用。
血瘀体质见面灰暗、皮肤素沉着有暗斑、肌肤不润者可用三七粉3克、人参粉3克、白芷粉3克,每日分两次沸水冲服。
若女子行经腹痛;刺痛有定处者可用益母草6克、延胡索6克、桃仁6克沸水冲泡,经前一周代茶饮用。
血瘀体质妇女产后调养可用艾叶30克,煎水500毫升,冲服阿胶粉6克,每日分两次服,可祛寒、化瘀、养血;若因外伤瘀青、肢体刺痛,可用红花30克,白酒lo00彭+,浸泡一周,每日酌饮。
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瘀体质的中药成方有大黄蜇虫丸。此药去瘀生新,可形体赢瘦、少腹挛急、腹痛拒按、肌肤甲错、目眶黑暗、舌有瘀斑等病症。
若体内刺痛有定处、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有瘀点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妇女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漏下不止、血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月经不调,或宫冷久不受孕,可用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若妇人产后血瘀、恶露不行、小腹冷痛可用生化汤;若有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或无名肿毒,可用七厘散。以上方药孕妇禁服,需在医生指导下慎服。
气郁体质——
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赖血载,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在病理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决定了理气和活血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气郁体质之人的药物调养应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的药物为主,如柴胡、陈皮、青皮、枳实、厚朴、川楝子、乌药、荔枝核、青术香、香附、拂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薤白、大腹皮、刀豆、柿蒂、山楂、鸡内金、莱菔子、紫苏梗、枳壳等。这些中药可以作为膳食佐料,或者选择几种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肝气郁结所致的两胁疼痛、走窜不定,并且胸闷不适,多与情志有关,可兼见食少、嗳气等。
常用疏肝理气的成方有柴胡舒肝丸,可以胸闷太息、急躁易怒,或精神抑郁、两胁胀满等症。
若肝气郁结、心下痞满、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者可用四磨丸。
若心情不畅、喉中似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可用半夏厚朴汤,可下气化痰,梅核气。
肝气郁结、情志不疏、善太息、抑郁易怒、暖气、脘腹胀满者可选柴胡、枳壳、陈皮各6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气郁化火、失眠烦躁、口干口臭,可用牡蛎、酸枣仁各60克、陈皮、绿萼梅各15克煎水饮用,每日不拘时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