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学治中风临床经验
中风论治
中风又称“卒中”,是内科常见、多发之疾,起病暴速,病情危笃。本病《内经》称之为“偏枯”,历代医家又名为“风痱”、“卒中”等等。汉代张机确立中风之名,并提出了辨证论治体系。
《金匮要略》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后世医家在辨证论治上一直遵此而延用至今。
任老认为,中风当以出血和缺血而分。缺血者,多中经络,亦有中脏腑者,为瘀塞经络之
候,即《和剂指南》“夫中风者,经道或虚或塞”之意也;出血者,多呈中脏腑,但亦有中经络者,乃络破血溢之候也。即古人“中脏则性命危”、“血流入脑”之意也。总由气血逆乱,伤脑损神,使神机失却主宰一身的功能。
(一)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以脑髓为本,脏腑为标,经络为委。任氏认为“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总统一身之神魂魄意志,统领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气血的生理活动,藉达阴平阳秘之机。
反此则脑与脏腑经络失去协调而为病。
中风病因众多,究其要者,有五大原因:
1七情所使,因事激挫,愤怒而不得宣泄,气机不畅,逆气上行,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发大厥。
2酒过度,或思虑不节,年老气衰,损于心脏,血脉不利,用而不灵,导致脑髓血脉瘀滞。
3饮食失节,劳逸失度,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伤则不运,胃损则不犯,使脂膏堆积,外溢则腠理致密,阳郁而为热;内则渗透于营血,着于脉络,使气血运行迟缓,积损而为病。
4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体,肝阳亢盛化火生风,风性激荡,升而无降,上犯于脑,窍络阻塞。
5痰盛于内,阴绝阳气不能宣泄于外,郁而生热,痰热相煽,化风内动。
也有五志过极,心火暴盛,引动相火而发者。
然本病的发生,不是一因所致,而是上述多因联合作用于机体,长期不解,造成外有所触,内有所动,体内气血溢乱。气滞则郁,为火为风,血滞则瘀,为痰为水,相互为用,上犯于脑。轻者,经络受损,血脉不利,络脉绌急,血液壅滞,凝结为瘀,则血脉瘀塞,血瘀营津不行,外渗而为痰为饮,使脑髓血液减少,或无血,清气不得入,神机失用而成瘀塞经络的缺血性中风。重者,邪盛正衰,脏气不平,脏气不通,经络不用,致使邪气内痹,正邪相争,形成邪气外鼓,正气内收,一鼓一收,产生攻冲之力,使血液上壅于脑髓,
络脉膨胀,胀极则络破血溢则瘀,瘀血中津水外渗为痰为饮,脑髓浸淫肿胀,则为出血性中风。脑之神机欲息致阴维阳维失职,阴跷阳跷失灵,阴不敛阳,阳不化阴,阴阳离而不用,轻者为闭,重者为脱,危者则亡。此即杜铜峰氏所说“邪害空窍为本,风、火、痰、气、血为标”之义。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有因肝阳上亢而致眩晕头痛之病史,若现突然跌仆昏倒,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謇或失语,甚则神志不清,不省人事者,即可确诊。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痉病:突然发病,头痛剧烈,恶心呕吐,项强、角弓反张。
2厥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无半身不遂和口舌歪斜。
3温热痉:起病证似感冒,发热,头昏头痛,呕吐,肢麻不仁,神志不清,肢体瘫痪,两侧交换更替而作,也有两侧相继出现瘫痪者。
(三)临床表现。病作之先,病者当久患眩晕,头胀面赤,手足渐觉不遂,或足趾、手指麻痹不仁,言语謇涩,胸膈痞闷,性情暴躁,吐痰相续,六脉弦滑或虚濡无力。
1经络瘀塞证。渐觉头痛、眩晕、皮肤肢体麻木、舌謇、语言不利、步履缓行,或静卧,或睡中突现口舌歪斜,肢体偏瘫。轻者,意识尚清;重者,神志不清,舌红尖赤、苔多黄腻,脉多弦大而滑,具体尚可分如下三证。
(1)风痰热盛证气粗息高,或扬手掷足,或躁扰不宁,头胀耳鸣,巅顶作痛,脉弦劲实大。或大便秘结,矢气频转,舌红苔黄躁,脉沉滑有力。
(2)阳虚气弱证形寒肢冷,半身不遂,步履艰难,舌强言謇,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大便失约,舌红赤有齿痕,苔白腻或无苔,脉弦滑而数。
(3)肝阳上亢证头晕头重,目眩,心烦心悸,口苦咽干,夜眠多梦,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重滞,肢麻而颤,舌红赤,苔干厚,或无苔,脉弦滑而数。
2络破血溢证起病急暴,多在活动及用力时而发。素患肝阳上亢,痰热内盛之证,而见头胀痛,眩晕,口苦,面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剧烈头痛、眩晕,轻者,呕吐、项强,神志尚清;重则神昏失语,二便失禁,烦躁不安,瞳孔散大或缩小。但在临床上分为阴闭、阳闭。其病危重,即现脱证,多危而不救。
(1)阴闭证静而不烦,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苔白滑腻,脉多沉滑。
阿肌苏丸(2)阳闭证昏不知人,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腻,脉多弦滑数。
(3)昏脱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鼾声痰鸣,目合口开,手撒尿遗,呼吸深大或微弱,脉多沉数或浮大无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