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血消癥药——莪术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行气止痛多生用,破血祛瘀宜醋炒。
注意
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zedoaria (Christm.) Rosc.、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et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冬季茎叶枯萎后釆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和杂质。
生于山谷、溪旁及林边等的阴湿处。主产广西、四川。
性状
蓬莪术  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至灰棕,上部环节突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 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至蓝褐,蜡样,常附有灰棕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广西莪术  环节稍突起,断面黄棕至棕,常附有淡黄粉末,内皮层环纹黄白。
温莪术  断面黄棕至棕褐,常附有淡黄至黄棕粉末。气香或微香。
炮制
莪术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蒸软,切厚片,干燥。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黄或灰棕,有时可见环节或须根痕。切面黄绿、黄棕或棕褐,内皮层环纹明显,散在“筋脉"小点。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醋莪术
取净莪术置锅中,加米醋与适量水浸没,煮至醋液被吸尽,切开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切厚片,干燥。每莪术100kg用米醋20kg。醋炙后主入肝经血分,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
酒莪术
取净莪术片,置锅内,用微火加热,炒热后,均匀喷入酒,继续炒干,取出晾凉。每莪术片0.5kg,用酒0.06kg。
复方
1.莪术汤《竹林女科》
处方:莪术、三棱、红花、苏木、牛膝。
功能主治:因伤食生冷,血滞不行,内有瘀血,经来一半,遍身潮热,头痛口渴,小便作痛。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2.加减莪术散《胎产新书》
处方:当归2钱,莪术2钱,延胡2钱,熟地2钱,枳壳2钱,青皮2钱,白术2钱,黄芩2钱,
川芎3钱,三棱3钱,小茴3钱,砂仁3钱,干漆1钱,红花1钱,香附5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末。
阿肌苏丸功能主治:散瘀血,温调血脉。主妇人38-39,经水断绝,腹中有块疼痛,头晕眼花,饮食不思。
用法用量:每日服3钱,空心酒送下。
3.莪术溃坚汤《济阳纲目》
处方:莪术2分,红花2分,升麻2分,吴茱萸2分,生甘草3分,柴胡3分,泽泻3分,神曲3分,青皮3分,陈皮3分,黄芩3分,厚朴(生用)3分,黄连3分,益智仁3分,草豆蔻仁3分,半夏3分,当归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萎黄,通身虚肿。
用法用量:水2大盏,煎至1盏,稍热服。2服之后,中满减半,有积不消,再服半夏厚朴汤。
渴,加葛根4分。
注意:忌酒面。
4.棱莪散《跌损妙方》
处方:三棱1两,莪术1两,赤芍1两,黄柏1两,大茴8钱,玄胡8钱,槟榔8钱,紫苏8钱,陈皮8钱,青皮5钱,羌活5钱,腹皮5钱,荆芥2钱,桔梗2钱,半夏2钱,黄连2钱,芒消1钱,大黄1钱,防风1钱,柴胡1钱,千里马(即草鞋)2只,姜3片,葱1根。
功能主治:攻逐瘀积,驱散外邪,消肿止痛。主全身性跌打损伤早期,气血未虚而瘀积内蓄,内外闭塞,二便不通,肿痛烦热等实证。
用法用量:上以童便、水各半煎,空心热服。随证加减。若手足伤断,徐徐推正,灯心火纸卷令厚实,杉木皮紧扎自愈。
各家论述:《跌损妙方校释》:此方用大黄、芒消、三棱、莪术攻下逐瘀,破坚散积为君;黄连、黄柏、赤芍、玄胡、草鞋清热凉血,疏肝活血为臣;大茴、槟榔、陈皮、青皮、大腹皮行气散郁为佐;紫苏、羌活、桔梗、半夏、防风、柴胡、姜、葱通行太阳、少阳、阳明经络,祛风散邪,升清降浊为使。如此配伍,有攻逐瘀积,驱散外邪,消肿止痛,内外兼治,上中下三焦同治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