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成语典故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物故事(上)
中国⽂化源远流长,博⼤精深,成语即是我国⽂化遗产中的⼀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物故事了解多少呢?⼈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王松兴)
1.⼀⿎作⽓
【释义】⼀⿎:第⼀次击⿎;作:振作;⽓:⼠⽓。作战时第⼀次敲⿎可以⿎起战⼠的锐⽓。⽐喻趁劲⾜时⼀下⼦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年》:“夫战;勇⽓也;⼀⿎作⽓;再⽽衰;三⽽竭。”
【⼈物】曹刿(guì)(⼜作曹沬,⾳mèi),⼀作曹翙(huì)。⽣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夫(今⼭东省东平县⼈),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败齐师,⼀⿎作⽓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击⿎
就是为了⿎舞⼠⽓。第⼀次击⿎进攻,⼠⽓旺盛;第⼆次再击⿎进攻,⼠⽓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进攻,⼠⽓已消失殆尽了。⽽我军正是⼀⿎作⽓,勇⽓⼗⾜,当然就把对⽅打败了。”
2.⼀字千⾦
【释义】增损⼀字;赏以千⾦。形容⽂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温以丽;意悲⽽远;惊⼼动魄;可谓⼏乎⼀字千⾦。”
【⼈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个⽣意⼈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客,各⾊各样,应有尽有。他们把见解和⼼得,写出⼆⼗六卷,⼀百六⼗篇⽂章,书名提作《吕⽒春秋》。吕不韦命令把全⽂抄出,贴在秦国⾸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字,增加⼀个或减少⼀个,甚⾄改动⼀个,赏黄⾦千两(合黄⾦⼀⽄)”。
3.⼀字之师
【释义】纠正⼀个错别字或指出某⼀字在⽂中不妥处的⽼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屑》:“郑⾕在袁州,齐⼰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昨夜开数枝。’⾕⽈:'数枝’⾮早也,不若'⼀枝’。齐⼰不觉下拜。⾃是⼠林以⾕为'⼀字师’。”
【⼈物】唐朝末年,诗⼈郑⾕回到故乡江西宜春。僧⼈齐⼰性喜赋诗。⼀⽇,齐⼰作⼀⾸《早梅》诗,中有两句:“前村深雪⾥,昨夜数枝开。”郑⾕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齐⼰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为“⼀字之师”。
4.⼀饭千⾦
【释义】⽐喻重重地报答对⾃⼰有恩的⼈。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信⾄国,如所从⾷漂母,赐千⾦。”
【⼈物】韩信(江苏淮安⼈)在未得志时,时常往城下钓鱼,时常却饿着肚⼦。有⼀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布的⽼婆婆)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千两来答谢她。
5.东⼭再起
【释义】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重新得势。
【语出】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起。”
【⼈物】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游览⼭⽔,吟诗谈⽂。他在当时的⼠⼤夫阶层中名望很⼤,⼤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的⼈。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不愿做官。到了四⼗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再起”。
6.图穷⼔见
【释义】⽐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的。穷:尽;⼔:⼔⾸;短剑。
【语出】《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见。”
【⼈物】荆轲(卫国⼈,今河南省鹤壁、新乡⼀带)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装有地图的匣⼦,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把⼔⾸。荆轲见⼔⾸露现,左⼿抓住秦王⾐袖,右⼿举起⼔⾸便刺。
7.纸上谈兵
【释义】在纸上谈论⽤兵(兵:打仗;⽤兵)。⽐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物】战国时期,赵国⼤将赵奢(河北邯郸⼈)曾以少胜多,⼤败⼊侵的秦军,被赵惠⽂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个⼉⼦叫赵括,从⼩熟读兵书,张⼝爱谈军事,别⼈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军在长平(今⼭西⾼平县附近)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法取胜。秦国施⾏反间计,派⼈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案,结果四⼗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也被秦军箭射⾝亡。
8.负荆请罪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来抽打犯⼈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请罪。表⽰主动向⼈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退让。“廉颇闻之;⾁袒负荆;因宾客⾄蔺相如门谢罪。⽈:'鄙贱之⼈;不知将军宽之⾄此也。’”
【⼈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说⼭西临汾⼈)“完璧归”有功,⼜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西太原⼈,⼀说⼭西平遥⼈)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别⼈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在。如果我跟他互
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的恩怨丢⼀边⼉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朵⾥,廉颇⼗分感动,便光着上⾝,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个糊涂⼈,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量!”两个⼈终于结成誓同⽣死的朋友。
9.卧薪尝胆
【释义】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尝苦胆。⽐喻刻苦激励⾃⾝;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语出】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之逾迈⽽叹功名之不⽴。”
【⼈物】越王勾践(⼤禹⼦孙,姓姒si,名⽂命,今浙江绍兴⼈)回国以后,⽴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挂着苦胆,表⽰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杀。
10.揭竿⽽起
【释义】揭:举;竿:⽵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民起义。
【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攻秦;斩⽊为兵;揭竿为旗”。
【⼈物】⼏百⼈⼀下⼦都表⽰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今河南省⽅城县东孟洼村⼈)、吴⼴(今河南太康⼈)⼀块⼉⼲。⼤伙砍伐树⽊为兵器,⾼举⽵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协⼒,推倒秦⼆世(嬴姓,名胡亥,也称⼆世皇帝,秦始皇第⼗⼋⼦),替楚将项燕(项⽻的祖⽗)报仇。⼤家还公推陈胜、吴⼴做⾸领,⼀下⼦就把⼤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刘村)占领了。⼤泽乡的农民⼀听陈胜、吴⼴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棍来营⾥投军。
11.三顾茅庐
【释义】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出来辅佐⾃已打天下。⽐喻诚⼼诚意,⼀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
【语出】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物】汉末,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刘备(今河北省涿州市⼈)听说诸葛亮(今⼭东临沂市沂南县⼈)很有学识才能,就和关⽻、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和关⽻、张飞冒着⼤风雪第⼆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出外闲游去了。他们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帮助刘备建⽴蜀汉皇朝。
12.孺⼦可教
【释义】指年轻⼈可培养。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以⾜受,笑⽽去。良殊⼤惊,随⽬之。⽗去⾥所,复返,⽈:'孺⼦可教矣。’”
【⼈物】张良,字⼦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姓姬,颍川城⽗(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因⾏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天,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个穿褐⾊⾐服的⽼⼈(黄⽯公,隐⼠)。那⽼⼈的⼀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来,便叫道:“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张良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便恭敬地替⽼⼈穿上鞋。⽼⼈站起⾝,⼀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的背影,猜想这⽼⼈⼀定很有来历。果然,那⽼⼈⾛了⾥把路,返⾝回来,说:“你这⼩伙⼦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后来⽼⼈交给张良⼀部《太公兵法》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师。”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祖刘邦⼿下的重要谋⼠,为刘邦建⽴汉朝⽴下了汗马功劳。
13.四⾯楚歌
【释义】四⾯都是楚⼈的歌声。后⽤来⽐喻四⾯受敌;处于孤⽴⽆援的处境。
【语出】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以持其说。”【⼈物】项⽻(今江苏宿迁⼈)和刘邦(今属江苏丰县⼈)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部队。终于布置了⼏层兵⼒,把项⽻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兵少缺粮,夜⾥⼜听见四⾯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难道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楚⼈这么多呢?”⼼⾥已丧失了⽃志,骑上马带了仅剩的⼋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边逃边打,到乌江畔⾃刎⽽死。
14.⽼当益壮
【释义】虽然年纪很⼤了,但志⽓和⾝体更壮。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当益壮。”
【⼈物】东汉名将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从⼩就胸怀⼤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马援长⼤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有⼀次,郡太守派他送犯⼈到长安。半路上,他觉得犯⼈怪可怜的,不忍⼼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了,为此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搞起畜牧业和农
业⽣产,成了⼀个⼤畜牧主和地主,把⾃⼰积攒的财产、⽜⽺,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他常说:“做个⼤丈夫,总要'穷当益坚,⽼当益壮’才⾏”。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志⽓越要壮盛。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开国功⾂之⼀,为光武帝⽴下了很多战功。
15.投笔从戎
【释义】指读书⼈放弃⽂化⼯作参军⼊伍。
【语出】《后汉书班超传》。
【⼈物】班超是东汉⼀个很有名⽓的将军,他从⼩就很⽤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天,
他正在抄写⽂件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便丢下笔说:“⼤丈夫应该像傅介⼦、张骞那样,在战场上⽴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事中浪费⽣命呢!”
后来,他当上⼀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总共到过五⼗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16.暴殄天物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语出】《尚书武成》:“今商王受⽆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物】三⼈(宝钗、李纨、探春)只是取笑之谈,说了笑了⼀回,便仍谈正事。探春因⼜接说道:“咱们这园⼦只算⽐他们的多⼀半,加⼀倍算,⼀年就有四百银⼦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发银⼦,⾃然⼩器,不是咱们这样⼈家的事。若派出两个⼀定的⼈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味任⼈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所有的⽼妈妈中,拣出⼏个本分⽼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年可以孝敬些什么。”(《红楼梦》第五⼗六回)
17.暗渡陈仓
【释义】正⾯迷惑敌⼈,⽽从侧翼进⾏突然袭击战略;也⽐喻男⼥私通。多⽐喻暗中进⾏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
【⼈物】《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
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架,以度⾏⼈,别⽆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蜀的栈道,表⽰⽆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的袭击。刘邦⼊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刘邦⽤⼤将
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个“明修”,⼀个“暗渡”,张、韩携⼿,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段脍炙⼈⼝的佳话。
18.嗟来之⾷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语出】《礼记檀⼸下》:“齐⼤饥;黔敖为⾷于路;以待饿者⽽⾷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右执饮;⽈:'嗟!来⾷。’扬其⽬⽽视之;⽈:'予唯不⾷嗟来之⾷;以⾄于斯也。’”
【⼈物】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发⽣了⼀次严重的饥荒。有⼀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主在⼤路旁摆上⼀些⾷物,等着饿肚⼦的穷⼈经过,施舍给他们。⼀个饿得不成样⼦的⼈⽤袖⼦遮着脸,拖着⼀双破鞋⼦,摇摇晃晃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拿起⾷物,右⼿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才饿成这个样⼦的。” 黔敖也觉得⾃⼰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饿死于路旁。
19.怒发冲冠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倚柱;怒发上冲冠。”
【⼈物】赵惠⽂王得到⼀块稀世的壁⽟。秦昭王企图仗势把和⽒璧据为⼰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愿⽤15座城来换这块璧。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璧送去,但⼜怕他派兵来犯。后派蔺相如带了和⽒壁出使秦国。席上,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礼,早已⾮常愤怒,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的⽑病,请让我指给⼤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后,马上退后⼏步,靠近柱⼦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激昂地说:“赵王和⼤⾂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厌,想⽤空话骗取和⽒壁,因⽽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壁后竟⼜递给姬妾们传观,当⾯戏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来。⼤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已的头与璧⼀起在柱⼦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把壁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20.⼿不释卷
【释义】书本不离⼿,形容勤奋好学。
【语出】《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不释卷。”
【⼈物】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将。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兵更⾼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伍出⾝,却'⼿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学,受益匪浅。
21.韦编三绝
【释义】编连⽵简的⽪绳断了三次。⽐喻读书勤奋。
【语出】司马迁《史记孔⼦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物】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今⼭东曲⾩市南⾟镇)⼈,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县)贵族。
孔⼦花了很⼤的精⼒,把《易》全部读了⼀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读第⼆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研究这部书,⼜为了给弟⼦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简的⽜⽪带⼦也给磨断了⼏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与质了。”
22.墨守成规
【释义】原意是墨⼦捍卫⾃⼰的智慧和劳动果实,原为褒义词,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变为了贬义词。
⽐喻固执守旧,不思改⾰进取。
【语出】黄宗羲《钱退⼭诗⽂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物】墨⼦,名翟(dí),战国初期宋国国都(今河南商丘)或鲁国(今⼭东滕州)⼈,主张⼈与⼈平等相爱(兼爱),反
对侵略战争(⾮攻)。;鲁班,姓公输,名般。⼜称公输⼦、公输盘、班输、鲁般。汉族,东周鲁国(都城⼭东曲⾩,故⾥⼭东滕州)⼈。
鲁班进攻,墨⼦守城,连攻了九次,墨⼦都赢了。
但是鲁班并不认输,他说:“我已经知道对付你的办法了,只是我不想说出来。”墨⼦也说:“我也知道你会⽤什么⽅法来对付我了,只是我不愿意说罢了。”楚王故作不解地问墨⼦:“先⽣理解鲁班的意思吗?”墨⼦正⽓凛然地说:“我当然理解——那就是把我杀掉!他以为这样做宋国就没⼈守城了,就可以⼀下⼦攻下宋国。不过,我早已经叫我的三百多个学⽣运载着我的守城器械到宋国去了,他们正等着
你们呢!你就是把我杀了,也挽救不了你们的失败。”接着,墨⼦⼜严肃⽽⾼声地说:“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办?”楚王叹了⼀⼝⽓,⽆奈地说:“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这时墨⼦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楚王⽽去。
⼈们把墨⼦守城的规则称为“墨守成规”,后来表⽰思想保守,坚持按⽼规矩办事,不肯改变。
23.病⼊膏肓
【释义】古代认为“膏肓”是药⼒达不到的地⽅。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法的程度。也⽐喻事态严重;⽆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语出】《左传成公⼗年》:“医⽣;⽈:'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焉;不可为也。’”
【⼈物】春秋时期,晋景公有⼀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个医术很⾼明的医⽣,便专程派⼈去请来。
医⽣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孩,正悄悄地在他⾝旁说话。
⼀个说:“那个⾼明的医⽣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去呢?” 另⼀个⼩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膏的下⾯,⽆论他怎样⽤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会⼉,秦国的名医到了,⽴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灸法攻治不⾏,扎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治啦。”
晋景公听了,⼼想医⽣所说,果然验证了⾃⼰梦见的两个⼩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明啊!”说毕,叫⼈送了⼀份厚礼给医⽣,让他回秦国去了。
24.鸡⽝升天
【释义】⽐喻⼀个⼈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也跟着得势。
【语出】东晋葛洪《神仙卷卷四刘安》记载;汉代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剩下的药留在庭院⾥;鸡狗吃了;也都升天。
【⼈物】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学家名叫刘安。继承了⽗亲的封位为淮南王,偏偏对道教的书籍⼊了迷。产⽣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神术的道⼈仙翁⼋公,⼀⼼⼀意的寻访,诚⼼感动了⼋公。⼀⽇,⼋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刘安每天都虔诚的静⼼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这时他觉得⾝体轻盈,。那些仙丹,
晶莹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焚⾹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体轻飘飘的,低头⼀看,原来⾃⼰早已站在云端了。
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升空,成了神仙。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25.⾼⼭流⽔
【释义】⽐喻知⼰或知⾳。也⽐喻乐曲⾼妙。
【语出】战国列御寇《列⼦汤问》:“伯⽛⿎琴,志在⾼⼭,钟⼦期⽈:'善哉,峨峨兮若泰⼭!’志在流⽔,钟⼦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物】春秋时期,俞伯⽛擅长于弹奏琴弦,钟⼦期擅长于听⾳辨意。有次,伯⽛来到泰⼭(今武汉市汉阳龟⼭)北⾯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只好滞留在岩⽯之下,弹奏琴曲。“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上砍柴的钟⼦期也正在附近躲⾬聆听多时,发出了由衷的赞赏。俞伯⽛听到赞语,赶紧起⾝和钟⼦期打过招呼,便⼜继续弹了起来。伯⽛凝神于⾼⼭,赋意在曲调之中,钟⼦期在⼀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座⾼峻⽆⽐的⼭啊!”伯⽛⼜沉思于流⽔,隐情在旋律之外,钟⼦期听后,⼜在⼀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样呀!”伯⽛每奏⼀⽀琴曲,钟⼦期就
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伯⽛惊喜叹息:“好呵!好呵!您的听⾳、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明了,您所说的跟我⼼⾥想的真是完全⼀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朵呢?”
孺子可教的故事⼆⼈于是结为知⾳,并约好第⼆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年伯⽛来会钟⼦期时,得知钟⼦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痛惜伤感,难以⽤语⾔表达,于是就摔破了⾃⼰从不离⾝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难得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