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20个历史故事的成语,写作文再也不怕词穷了!
【秦】
一字千金 指鹿为马 焚书坑儒
穷图匕见 揭竿而起
【汉】
一饭千金 四面楚歌 约法三章
孺子可教 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
手不释卷 金屋藏娇 暗渡陈仓
十面埋伏 投笔从戎 马革裹尸
骄兵必败 多多益善 老当益壮
萧规曹随 无颜见江东父老
【春秋战国】
一鸣惊人 风吹草动 退避三舍
三人成虎 卧薪尝胆 老马识途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三令五申
田忌赛马 兔死狗烹 鸡鸣狗盗
毛遂自荐 一鼓作气 讳疾忌医
惊弓之鸟 高山流水 完璧归赵
甘拜下风
【三国】
鞠躬尽瘁 三顾茅庐 煮豆燃萁
刮目相看 初出茅庐 乐不思蜀
七步成诗 言过其实 七擒七纵
宝刀不老 才高八斗 一身是胆
封金挂印 单刀赴会 望梅止渴
后患无穷 如嚼鸡肋 老牛舐犊
车载斗量 吴下阿蒙 出言不逊
势如破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魏晋南北朝】
入木三分 闻鸡起舞 东山再起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凿壁偷光
狗尾续貂 画龙点睛 江郎才尽
【唐宋】
千载难逢 双管齐下 精忠报国
东窗事发 胸有成竹 大材小用
开卷有益 不堪回首 名落孙山
熟能生巧 哄堂大笑
20个成语故事
1.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2.风吹草动
【解析】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3.退避三舍
【解析】比喻退让和回避,以免引起冲突。
春秋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待他很好。当问及如何报答时,重耳说:“如我当上国君,要是两国交兵,我就退兵九十里以谢恩。”后来,重耳成了晋国国君,称晋文公。不久,楚晋两国发生了战争,重耳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4.卧薪尝胆
【解析】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5.完璧归赵
【解析】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和玉一起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6.事半功倍
【解析】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7.负荆请罪
【解析】比喻向人认错赔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8.甘拜下风
孺子可教的故事【解析】真心佩服别人,认为自己不如对方。
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说的话能算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