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成语故事(上)
1.豁然开朗            2.请君入瓮            3.打草惊蛇   
4.闻鸡起舞            5.一字之师            6.孺子可教 
7.三顾茅庐            8.鸿鹄之志            9.忠言逆耳 
10.栩栩如生        11.毛遂自荐        12.专心致志 
13.太公钓鱼        14.指鹿为马        15.汗流浃背
五年级成语故事(下)
1.不拘一格            2.邯郸学步            3.孟母择邻   
4.黄香孝亲            5.五子登科            6.游刃有余 
7.孔融让梨            8.一箭双雕            9.下笔成章 
10.视死如归        11.前车之鉴        12.千载难逢 
13.青出于蓝        14.策力        15.忍辱负重
1、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2.请君入瓮   
【成语典故】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两个人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之事。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来俊臣接旨后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武皇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了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那日,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府上,两个人对饮喝酒。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看似请教地说道:“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对此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
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赐教。”周兴阴笑着说:“你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将瓮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看,即便是再顽固的犯人,他也会受不了的,哪有不招供的道理呢?”来俊臣听后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 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3.打草惊蛇 
南唐时,有个叫王鲁的县令,爱财如命。他经常贪污受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是当地最大的贪官,老百姓不敢把他怎么样。
    有一年,县政俯的一个官员派遣几个小官到街上乱收税,不但收税而且打人。老百姓忍无可忍,写了一份状子,向县令王鲁状告官的贪污受贿罪行。
    王鲁击鼓升堂,让衙役下状子,递了上来。王鲁说“本官一定能为你们做主。”他一看状
子,惊呆了。原来状子上写的那些贪污的事情,几乎没有一件与他无关的,有些就是在他支持下干的。于是,他又急忙传话说“此案复杂,待我调查核实后再审理。你们回去吧!
    王鲁感到大祸临头,急得团团转,心想:此案一调查,自己做的那些事就暴露出来了,好在状子在手中,决不能让上司知道。于是他提笔在案卷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说,你们虽然告的是我的属下,可我已经感觉地此事的严重,就像打草的时候,惊动了草地里的蛇一样。
      王鲁压下了那个案子。后来,上级来调查情况,事情败露。王鲁和那些贪官都被处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4.闻鸡起舞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祖逖和刘琨都是晋代著名的将领,两人志同道合,气意相投,都希望为国家出力,干出一番事业。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
  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祖逖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
  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便把刘琨踢醒,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刘琨侧耳细听了一会,说:“是啊,是鸡在啼叫。不过,半夜的鸡叫声是恶声啊!”祖逖一边起身,一面反对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刘琨跟着穿衣起床。两人来到院子里,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
  后来,祖逖和刘琨都为收复北方竭尽全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5.一字之师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
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6.孺子可教 
    张良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谋士。他年轻的时候,曾计划刺杀秦始皇,刺杀计划失败以后,便隐居到下邳(在今江苏睢宁西北)。有一次,张良在下邳的一座桥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走到张良前面,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去,然后回头对张良说:“小伙子,到桥下面去帮我把鞋捡上来。”张良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当张良把鞋子捡上来后,老人又对张良说:“给我穿上。”于是张良跪下又把鞋子给他穿上。老人笑着走了。走出老远,又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意思是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诲)!五天后一大早到桥上来见我。”
  五天后,张良一大清早就去了桥头,却看到老人已经在桥上了。老人责备道:“和长者见面,怎么能迟到呢?”老人叫他五天后再来。五天后,鸡刚叫张良就到桥上去,可是老人又
先到了。老人还是责备张良来迟了,让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去桥上等,他等了好一会儿老人才来。老人可高兴了,于是就把一部《太公兵法》赠给他,让他认真学习。
  张良得到兵书后像是得到了宝贝一样,回到家中日夜研究,苦苦地琢磨,终于成了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孺子可教的故事
  后来人们就用“孺子可教”来赞扬年轻人有培养前途。孺子,小孩子;教,教诲。
 
7.三顾茅庐   
有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是当世的奇才。
  刘备就带着关羽和张飞来隆中拜见诸葛亮。谁知诸葛亮不在家,不知道上哪儿去了,也不知何时回来。刘备惆怅不已,只好返回。
  过了几天,刘备准备再去隆中。张飞说:“派个人去把他叫来就可以了。”被刘备叱责了一
顿。三人走到半路,下起大雪来。张飞又说:“天寒地冻的,不如回去吧。”刘备不听。不想诸葛亮又不在。刘备叹息道:“我刘备这样没福,不能见到先生。”恋恋不舍而归。
  过了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准备再去隆中。关羽说:“哥哥去了两次了,我们的礼数也够了。想是诸葛亮没本事,躲起来不敢见我们。”张飞说:“不用哥哥去,我去将他捆来。”刘备不要他们同行,关张不敢再劝。这次诸葛亮在家,正在草堂上午睡。刘备不敢惊动,张飞说:“我去后院放一把火,看他还睡。”刘备把关张赶到大门外,自己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了两个时辰,等到诸葛亮睡醒、更衣后,下拜说:“涿郡的村夫刘备久闻先生大名。”
  在草堂上,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见刘备态度诚恳,终于答应帮助他。有了诸葛亮,刘备才得以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宏图。
三顾茅庐是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要正心,要拿出请求别人的态度来。
8.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有个叫陈涉的人,是当时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陈涉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被人雇佣耕田。一天,他在耕作休息时,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越想越是气愤,就对一块休息的人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富裕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同伴听了他的话,都讥笑他是异想天开,白日作梦。他不禁叹息说:唉,燕雀怎能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鸿鹄:天鹅。这个成语比喻有远大志向。
    9.忠言逆耳
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阳后,进入秦宫探看。但见宫室华丽,各处室物不计其数,都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每到一处,许多美丽的宫人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兴味也越来越浓。于是,打算就住在宫内享受一番。刘邦的部将樊哙发现刘邦要住在宫中,问他说:“沛公(指刘邦)是想有天下呢,还是只想当一个富家翁呢?”刘邦回答说:“我当然想有天下。”樊哙真诚地说:“臣进入秦宫里,见到里面的珍奇财宝不可胜数,后宫中美人数以千计、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东西啊。望沛公迅速返回霸上,千万不要留在宫中。”刘邦
对樊哙的劝谏不以为然,还是准备住在宫中。谋士张良知道这件事后,对刘邦说:“秦王无道,百姓造反,打败了秦军,沛公才能来到这里。您为天下除掉害民的暴君,理应克勤克俭。如今刚入秦地,就想享乐。俗语说:‘忠诚正直的劝告往往不顺耳,但有利于行为;含毒的药吃的时候很苦,但有利于疾病。’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忠告。”刘邦听了,终于醒悟过来,马上下令府库封起来,关掉宫门,随即率军返回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