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在民用建筑中,建一所学校为一个(A)。
A.建设项目 B.单位工程
C.单项工程 D.分部工程
2.一个宾馆的装饰装修工程为(B)。
A.单项工程 B.单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3.分部工程是(C)的组成部分。
A.分项工程 B.单项工程
C.单位工程 D.建设项目
4、工程计价的最小单元为(C )。
A.单位工程 B.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 D.工序
5、在工程建设的程序中,经历了(D)的多次计价。
A.估算 概算 修正概算 预算 决算 结算
B.概算 估算 修正概算 预算 结算 决算
C.概算 修正概算 估算 预算 结算 决算
D.估算 概算 修正概算 预算 结算 决算
6. 项目施工图设计的投资控制目标是(A)。
A.设计概算 B.施工图预算
C.投资包干额 D.投资估算
第二章
1.在有关工程造价的概念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C)。
A、生产性项目总投资包括其总造价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
B、工程造价在建设过程中是不确定的,直至竣工决算后才能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
C、工程造价两种含义表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追求的经济利益相同
D、建设性项目各阶段依次形成的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是前者制约后者
2.建设工程项目总造价是指项目总投资中的(D)。
A.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B.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总和
C.静态投资总额
D.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3.建设投资包括(C)
A、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B、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C、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
D、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
4.某建设项目建筑工程费2000万元,安装工程费700万元,设备购置费11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450万元,预备费180万元,建设期贷款为1800万元,应计利息12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则该项目的工程造价为( C )万元。
A.4250 B.4430 C.4550 D.5050
第三章
1、临时设施费应计入( B )。
A.直接工程费 B.措施费
C.现场管理费 D.其他直接费
2.根据我国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规定,工地现场材料采购人员的工资应计入( B )。
A.人工费 B.材料费
C.现场经费 D.企业管理费
3.下列不属于的材料费用的是( D )。
A.材料原价 B.材料运杂费
C.材料采购保管费 D.材料二次搬运费
4.在下列费用中,属于建筑安装工程管理费的是(C )。
A.环境保护费
B.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C.固定资产使用费
D.二次搬运费
5.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文件的规定,下列属于规费的是( B )。
A.环境保护费 B.工程排污费
C.安全施工费 D.文明施工费
6.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税金由( C )组成 。
A. 印花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B. 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
C. 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7.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指建设项目通过( D)支付的费用。
A.划拨方式,取得无限期的土地使用权
B.划拨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无限期的土地使用权
D.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
8.某工程为了验证设计参数,按设计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一新型结构进行测试,该项费用由建设单位支出,应计入( D )。
A.建设单位管理费
B.勘察设计费
b总001C.施工单位的检验试验费
D.研究试验费
7.按现行投资构成,下列费用中不属于基本预备费范围的是( D )。
A.设计变更增加的费用
B.弥补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费用
C.局部地基处理增加的费用
D.建设期内由于价格变化而增加的费用
第三章
1.定额的产生与( C )密切相关。
A.生产力发展
B.工器具发展
C.科学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D.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工程建设定额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出工程建设中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这体现了工程建设定额的( A )特点。
A.科学性 B.系统性
C.统一性 D.权威性
3.某施工企业定额水平高于当地现行的预算定额水平,这说明该企业的(B )。
A.市场竞争力较弱 B.市场竞争力较强
C.生产要素价格较高 D.生产要素成本较高
1.制定人工时间定额不考虑的时间有(C )。
A.基本工作时间
B.辅助工作时间
C.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D.休息时间
2.在测定搅拌机工作时间时,由于工人上班进行准备工作,导致搅拌机晚工作20分钟,对该时间表述正确的是(D )。
A.该时间属于停工时间,不应计入定额
B.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应计入定额
C.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不应计入定额
D.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应计入定额
1.材料定额消耗量中的材料净耗量是指( C)。
A.材料必需消耗量
B.施工中消耗的所有材料量
C.直接用到工程上,构成工程实体的消耗量
D.在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前提下的消耗量
1.预算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量包括( C )。
A.基本用工、人工幅度差
B.基本用工、辅助用工
C.基本用工、其他用工
D.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人工幅度差
2.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人工幅度差是指( D )。
A.预算定额消耗量与概算定额消耗量的差额
B.预算定额消耗量自身的误差
C.预算定额中人工定额必需消耗量与全部工时消耗量的差额
D.在施工定额作业时间之外,在预算定额中应考虑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工时损失
1.对于施工周转材料,能计入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是( C )。
A.一次使用量
B.净用量
C.摊销量
D.回收量
2预算定额中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是在劳动定额或施工定额中相应项目的机械台班消耗指标基础上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增加一定的( B )。
A.辅助机械台班 B.机械幅度差
C.零星机械台班 D.超运距幅度差
3.某工程项目,材料甲消耗量为200吨,材料供应价格为1000元/吨,运杂费为15元/吨,运输损耗率为2%,采购保管费率为1%,材料的检验试验费为30元/吨,则该项目材料甲的材料费为( A )元。
A .6 B 20000
C .6 D .6
答案为:A
计算:=200*[(1000+15)*(1+2%)]*(1+1%)+200*30=.6
4. 1.某机械预算价格为10万元,耐用总台班为4000台班,残值率5%,折旧年限10年,时间价值系数为10%,则台班折旧费为( A )。
A. 2.375元 B. 10000元
C. 36.81元 D. 1000元
答案:A
解析:台班折旧费
=10×(1-5%)×10%/4000=2.375元
1.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的主要差别在于( D )。
A.表达的主要内容
B.表达的主要方式
C.基本使用方法
D.综合扩大程度
2.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定额是( B )。
A.施工定额
B.预算定额
C.概算定额
D.概算指标
3.预算定额的编制应反映( A )。
A.社会平均水平 B.社会平均先进水平
C.社会先进水平 D.企业实际水平
4.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时间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是(A)。
A.施工定额 B.劳动定额
C.预算定额 D.概算定额
5.工程建设定额按其反映的生产要素内容,可分为( C)。
A.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B.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C.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
D.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概算定额
6.下列有关工程定额的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依据施工定额计算得到的估算成本是企业确定投标报价的基础。
B.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据。
C.概算定额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是确定工程投资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D.投资估算指标可以作为编制与设计图纸深度相对应的设计概算的依据。
7.概算指标是以( A )为对象,以“m2”、“m3”或“座”等为计量单位,规定了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指标的一种标准。
A.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
B.整个单位工程
C.扩大分项工程
D.扩大分部工程
8.在下列各指标层次中,不属于投资估算指标内容的是( D )。
A.单位工程指标
B.单项工程指标
C.建设项目综合指标
D.扩大分部分项工程指标
第四章
1.(A )是进口设备离岸价格。
A.FOB B.CIF C.C&F D.FAS
2.设备购置费组成为(D )。
A.设备原价+采购与保管费
B.设备原价+运费+装卸费
C.设备原价+运费+采购与保管费
D.设备原价+运杂费
1.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模式,下列正确的是( D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