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化及风俗,你了解多少呢?(⼀)
澜沧江畔傣家园,椰映⽵楼⽶酒甜。
千客竞泼⽢露⽔,万⼈对唱爱情缘。
花⾹四季蓬莱境,景秀经年热带天。
劲舞欢歌⼼畅醉,徜徉碧翠赛神仙。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也是世界上⼈⼝较多的民族之⼀,最早源于中国的云贵⾼原,经过⼏千年的变化,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陆迁徙。傣族拥有着⾃⼰的语⾔以及⽂字,具备着各⽅⾔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傣族的⽇常习俗更是有独具⼀格。那么,对于傣族⽂化你了解么?下⾯就让我们⼀起来去学习下历史悠久的傣族⽂化吧!
历史——族源
关于傣族的起源,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以及诸多说法。
迁徙说。
其中影响最⼤的⼀种说法为“南下说”,该说法认为傣族源于川北陕南地区、阿尔泰⼭地区等中国北⽅或更远的地⽅,在其他民族的驱逐下不断南下,在迁徙的过程中,傣族⼀度停留在了云南,并建⽴起了南诏王国,在忽必烈平⼤理以后,傣族被迫继续南迁⾄云南南部及东南亚⼀带,该观点由于研究的深⼊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放弃。
其他还有起源于印度尼西亚岛、两⼴云贵地区等说法。
随着对傣族民族⽂献研究的深⼊,迁徙说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的⽀撑,如《本勐傣泐西双邦》、《西贺勐龙》、《巴沙坦》等,这些⽂献显⽰傣族居住区的⼟著主要为拉⽡⼈、克⽊⼈、孟⼈、孔⼈等,傣族为后来迁徙进⼊的。
⼀些学者从语⾔学⾓度出发,提出了傣族先民曾与壮族先民在同⼀个地域⽣活的观点,认为傣族是从⼴西地区迁出的,但郑晓云认为由于不同族源的民族使⽤同⼀语⾔的原因有很多,这⼀研究⽅法并不能说明傣族的起源。
⼟著说。
该观点认为傣族⾃古以来就居住在红河以西到伊洛⽡底江上游,沿⾄印度曼尼坡的弧形地带,其形成是经济⽂化发展的⾃然结果,并⾮迁徙的结果。但就傣族是何种⼟著居民演化⽽来则有不同说法,如黄惠焜认为傣族先民为古越⼈,陈吕范则认为傣族是由掸⼈演化⽽来。
其中以源于古越⼈影响最⼤,该说法认为汉⽂史籍中的“滇越”、“掸国”、“越裳”、“蓬国”等为傣族先民所建⽴的国家,但也有学者对该观点提出了质疑,如:何平认为“滇越”、“掸国”、“越裳”、“蓬国”等与傣族先民没有关系;郑晓云认为百越并不是⼀个民族,⾃然也没有民族的沿袭性。
⽂化——信仰
宗教⽅⾯,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神崇拜的残余。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有宗教职业者“波勐”和“师娘”,代⼈占⼘治病。在景⾕等地区,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证的是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中国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传⼊云南后,公元8世纪左右进⼊
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证的是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中国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传⼊云南后,公元8世纪左右进⼊发展时期,10⾄15世纪进⼊⿍盛时期。最初经典只⼝⽿相传。约在11世纪前后,泰润⽂书写的佛经经缅甸传⼊西双版纳,⾄傣⽂创制后始有刻写贝叶经⽂。临沧、普洱两地的上座部佛教,传⼊时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更晚。根据耿马县的史料记载,佛教传⼊耿马县的时间是公元1473年,是从缅甸掸邦传⼊的。上座部佛教传⼊景⾕的时间⼤约是17世纪中期。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地区形成很多教派,按其名称可分为润、摆庄、多列、左祗四派。西双版纳的⼤龙、景洪、罕等傣族地区流⾏的上座部佛教属于润派,润派是林居派,居住在⼭林中。僧⼈们带来了傣润⽂佛经,以后⼜建⽴塔寺,制订僧制。此后,润派佛教⼜传⼊德宏、临沧地区。此外,德宏、临沧地区还有多列、左抵两个派别,这两派原为林居,传⼊傣族地区后,改为村居,往往在村落或寨边。另有摆庄派,流⾏于德宏及保⼭地区的傣族中,这⼀派是从缅甸⽡城传⼊的。
由于⼩乘佛教主张男⼦在⼀⽣中要过⼀段脱离家庭的宗教⽣活,才能除苦积善,成为受教化的新⼈,成年后有社会地位,所以过去农村中佛寺很多,送⼦弟⼊寺为僧很普遍。特别是在西双版纳,未成年的男⼦⼏乎都要过⼀段僧侣⽣活,识字念经,然后还俗回家,有的就终⾝为僧。傣族的斋僧赕佛活动极为频繁,且很虔诚。由于村寨各户有共同负担寺院开⽀和僧侣⽣活的义务,加上其他宗教活动经费,约占农户农业收⼊的1/5,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新中国成⽴后,解除了不合理的宗教负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的傣族社会在宗教观念上出现了分化,⽼年⼈仍然按照宗教传统进⾏着宗教活动,⽽青年⼈的宗教观念则出现了明显的淡化,其重要表现之⼀为很多家庭已不再送孩⼦进佛寺当和尚,中青年⼈普遍认为读书⽐进寺更加重要。另⼀⽅⾯,青年⼈对于传统的宗教活动和礼教并不反对。
原始宗教信仰
傣族还供奉⾃⼰村寨的社神,傣语称“丢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或猪⼀头,各家备贡品送⼊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家共⾷。新加⼊社的成员,要⽤鸡、酒和腊⾁条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和⾷⽜⽪的风俗。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江边傣族每年农历3⽉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杀前在红⽜⾝上⽤⽩灰画成花纹,还要在⽜⾝上披红绿布。同⽉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形象——服饰
⼥性
妇⼥传统着窄袖短⾐和筒裙。傣族的风俗
西双版纳傣族妇⼥,着⽩⾊或绯⾊内⾐,腰⾝细⼩,下摆宽,下着各⾊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妇⼥,婚前着浅⾊⼤襟短衫,长裤,束⼩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筒裙。
内地傣族妇⼥服装与边疆⼤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袖傣”等。如⽟溪市新平的傣族妇⼥⽤长达丈余的特制花腰带系筒裙,由此⽽得名“花腰傣”。她们的服装以⿊⾊、红⾊基调为主,贴⾝的短褂长及上腰部,领⼝⽤细银泡拼成上下交错的菱形图案,腰间装饰
长达五、六⽶的绣花腰带,头戴尖顶“鸡枞”⽃笠帽,帽沿上翘。
“花腰傣”独具魅⼒的头饰、服饰,与晋宁⽯寨⼭、江川李家⼭出⼟的滇国青铜器上的⼈物⼗分相似,有着椎髻、短襟⾐、筒裙等共同特征,证明了两者之间的⼀脉相承。
男性
傣族男⼦着⽆领对襟或⼤襟⼩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毡,
多⽤⽩布或青布包头。男⼦⽂⾝的习俗很普遍,既表⽰勇敢,⼜可以驱邪护⾝、装饰⾝体。
多⽤⽩布或青布包头。男⼦⽂⾝的习俗很普遍,既表⽰勇敢,⼜可以驱邪护⾝、装饰⾝体。
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的图形⼤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所⽂部位⼤多是四肢、胸腹、背部,⼀般⽂⼀条腿需两天,⽂全⾝需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