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傣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新平县、元江县、孟连县、耿马县等地。傣族历史悠久,民族特鲜明,文化丰富多彩,而西双版纳更是以其独特的热带雨林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和名类繁多的民间技艺举世闻名,其中西双版纳的傣伞尤具特。
西双版纳的傣族传统制伞工艺是云南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制作工艺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以来是傣家人引以为傲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根据傣族的贝叶经记载,勐海县勐遮镇曼行村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傣族古村寨,他们的祖先在现在的村子定居后,制伞便是他们村的专长。在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并被傣族祖先接受后,傣族的祖先将佛教制伞技术与祖先们南迁时带来的技术融合,取长补短,使其制作技艺日趋完善,并流传至今。
傣族手工制伞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为一体,承载了傣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满载着傣族文化
的历史进程,浓缩了傣族人民生活情趣、文化艺术、民族风俗等内容,是傣族传统宗教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物件。
关键词:傣族;制伞工艺;传承与发展
一、傣族传统制伞工艺的概况
傣族手工伞曾经在傣族的生活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西双版纳地处热带雨林,常年湿润多雨,日常生活中伞的需求量大。在过去,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外界的伞很少能够进入到西双版纳,因此催生并促进了傣族的制伞工艺。傣族的手工伞不仅满足广大傣族百姓的日常使用,而且在节庆歌舞娱乐、人生礼仪、宗教习俗中都应用广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傣族的手工伞被市场上批量生产的现代雨伞强烈冲击,使其用途被局限在了宗教、装饰、祭祀等方面,需求量大大减少。傣族手工纸伞的制造无论是从材料的选取、采集,还是伞的制作到成伞几乎都由伞匠手工独自完成,一直依循着“只求质量不求数量”的原则。因此,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耐心来学习制伞工艺,而经济回报低更是让无数年轻人放弃了这门传统技艺。傣族手工伞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傣族传统制伞工艺更是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