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 &TV JOURNAL 2019.11
闹得全家鸡犬不宁的寻狗风波中,
继母立了大功。在李昭快要生日时,继母又对李父施加压力,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什么时候出
户籍地址是填什么地址让他对李玩坦白李昭的存在。在李昭被新爱因斯坦伤害时,
继母迫使李父将新爱因斯坦送进狗肉火锅店。
继母的女性形象不同于李玩的叛逆,
她是父权文化下的理想存在,她是长大后的李堂,
同样也是社会化的李玩。三、影片中的二元对立
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理论来解读影片,
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视角去看待李玩对真爱因斯坦和新爱因斯坦态
公务员述职报告范文度的转变,她对父亲的叛逆、
对主体性的追寻以及对成人世界的妥协。根据索绪尔的理论,
“人类的思维主要通过对立性来把握差异性,结构主义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二元对
立:对于两种直接相对观点,
我们只有把握一种与另一种的对立关系,才能真正地分别理解这两种观点”
。我们用二元对立的理论把电影《狗十三》中的二元对立项进行拆解,
再将他们聚合成一个完整体,从而得出电影作品的深层含义。
(一)父权与女权的对立
李玩在父权笼罩下成长与蜕变,
她的成长之路充斥着叛逆和无可奈何的妥协。在电影
情人节是几月几日《狗十三》中,李玩与父亲既是骨肉至亲,又是矛盾对立的两个主体。李父依仗父辈权威不断向李玩施压,将李玩尖锐的棱角一点点磨平。电
影开头,当李玩还在为学业苦恼时,
李玩的弟弟呱呱坠地,预示着李玩与父亲的彻底对立。
李父听信李玩班主任的建议,粗暴地终结了李玩所有的纠结与苦恼,
这是李玩面对父权的第一次妥协。
电影中提到过两次天文展览,
第一次是李父出于负疚感带李玩去看天文展览,却因记错时间而未能成行,
即便如此,李父还是带着李玩去看了正在滑冰的弟弟。在李父轻描淡写的话语中,李玩只能又一次屈服于父权之下。第二次天文展览是作为李玩成绩优秀的奖励,却因父亲的酒局错过时间。在酒局上李父为讨好领导让李玩敬酒,不准
李玩提前离席去看天文展览,
李玩最终选择提前离席。(二)梦想与现实的对立
梦想与现实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
电影《狗十三》中同样也呈现了梦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李玩父母离异,常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父母的缺位让她渴望爱与陪伴,
热爱物理的她相信平行时空一定有一个被爱与温暖包围的
自己,而现实中的她却是被父亲剥夺自主权、
被弟弟夺走关注,甚至连心爱的爱因斯坦都无法保护的存在。
爱因斯坦被父亲作为和解的纽带送到了李玩身边,
李玩将狗看作爱与陪伴,她以为爱因斯坦连接着的两端是自己和父亲,但狗走失之后家人的态度却将现实的外壳赤裸
裸地揭开。当大家众口铄金,企图以假乱真时,
当李父暴力独裁,企图以拳头压制时,李玩对爱和温暖的渴望几近破
碎,慈眉善目的父亲化身为凶猛的野兽,
触及底线和利益时,无条件的爱与陪伴并不存在。假的爱因斯坦随时可以取代真的爱因斯坦,弟弟的出生也可以替代李玩存在的意义。
四、结语
通过符号学的原理对电影《狗十三》
的分析,既揭开了符号的神秘面纱,又体现了其艺术美感,
对符号学也有了新的理解,在以后的观影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电影符号学理论来解读其他作品。
注释:
①赵彤.从所指与能指关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文教资料,2012(08):45-46.
②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151-157.
(作者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由简川訸执导,姚晨、倪大红领衔主演的电视剧
《都挺好》自播出后,好评如潮,
更是在2019年的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荣获八项提名大奖,
网络热度更是大大超过了上一年度同是正午阳光出品的改革题材主旋律剧
面貌,暗含了辛酸与无奈,爱恨交织。另一方面,
该剧也把一些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如赡养老人与个人空间的冲突,
老人寂寞与追求幸福的矛盾,
工薪阶层收入现实与梦想的差距,等等。这不仅是一部家庭伦理剧,
也是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当今社会,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
往往会更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
一、隐喻性概述
传统的叙事方式把叙事话语分成了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层面。顾名思义,隐喻性就是特殊内在的意义指
向,即大众所说的言外之意,
这往往是创作者想要表达
的视听解读
电视剧《都挺好》
隐喻性寓意分析□杜晓亮
摘要:现如今,家庭伦理剧因把焦点对准家庭,并以家庭为叙事背景,重点表现出当代社会中原生家庭成员间的矛盾,所
以每每播出都会受到观众的追捧,短时间内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都挺好》以其独有的真实性叙事原则,表面上描述了一个
家庭的恩恩怨怨,实际上则具有更深层次的隐喻性意味。剖析其内在的语言指向,
有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原生家庭的多样性以及社会矛盾的复杂性。
关键词:隐喻性;性别话语权;原生家庭;《都挺好》
96
核心思想。评判一部电视剧是否优秀,首先要看它是否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是满足观众的窥视欲;其次要看它能否让观众从剧情之中跳脱出来,思考电视剧的深层寓意,挖掘电视剧的核心思想,从而从中得到启示。
二、隐喻性分析
(一)第一层隐喻:“都挺好”剧幕下的“都不好”
电视剧《都挺好》为我们描述了表面上风光无限的家庭,随着苏母的突然离世,整个家庭瞬间陷入到各种困境之中。剧中给一家人设定的人物形象、社会地位放到现实生活中来比对,真是“挺好的”。大儿子出国留学后留在美国,结婚生子,日子美满;二儿子夫妻恩爱,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加上苏母的接济,过着还挺好的日子;小女儿年纪轻轻就成为知名企业的高管,前途无限。这样的一个家庭阵容赡养一个身体健康且有退休金的父亲,实在太过轻松。但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却总是弄得苏家鸡飞狗跳,甚至互相大打出手,拳脚相加,以至于所有人觉得“都不好”。
剧中的这三个子女代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类职业角——
—高级知识分子、白领阶层、实干企业家,他们都不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在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影之
后,都流露出自己赡养父亲的掣肘之处,流露出自己对原生家庭的执著或是不满,流露出自己追梦路上的血泪,究其根本,更多的是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梦想的坚持,以及面对责任的那份怯懦。“都挺好”其实是导演的一种反讽——
—无论是谁,面对内心的恐惧,都会备感无力,变得“都不好”。
整部剧最核心的就是女主角苏明玉带着对原生家庭的怨恨和对抗,出走、成长,但最后又重返家庭。电视剧的大结局感动了很多人:苏父不再花式“作妖”,而是回归到一个父亲的本位,痴呆的他在大年三十出门去给明玉买习题册;二哥逐渐明白了自己的错处,承担起他本就应该承担的责任,兄妹世纪和解;苏母在最后一个镜头也被成功“洗白”,久违的母爱照亮了明玉心底最后一块阴暗的角落,给了明玉彻底回归家庭的因由。导演意图让剧中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救赎,最终争取回归本心,这样才能“都挺好”。
(二)第二层隐喻:传统性别话语权的颠倒与扭曲
首先,电视剧《都挺好》强调了女性性别的话语权,这是与时代的进步相呼应的,但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男权主义进行了矮化与贬低。苏母的大女人形象影响全篇,她在苏家说一不二,拥有家中大小事务的“生杀大权”;两个儿媳以及明玉也因为在苏母制造的原生家庭下,屡次深陷困顿,这表示出女性面对家庭种种矛盾的焦虑感与无奈感。另外,在家庭中,苏父总是一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没有担当
的样子,不仅缺失了自我,也主动放弃了男性的话语权,更加颠覆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家庭分工,打破了地位的平衡,对苏家这样的原生家庭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导演用几个不同的女性反对家庭的“霸权主义”,提倡家庭内部话语权的平等。
家庭系统的奠基者M.D.鲍文强调,家庭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即协助成员的个体化、到自我,以及为个体提供一种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病态的家庭构造中,无爱和畸形的爱让每个人都迷失在寻自我的过程
背景中,并逐渐变得扭曲。苏母这一人物形象是这部剧中最核心的矛盾体,她曾是父母家庭的“牺牲者”,又是自己家庭的“独裁者”。她的一次次决定,无疑给这个本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作为母亲,奉献母爱是天理所在,当她看见苏明玉在超市打工的时候,那一刻她是爱明玉的,是真心想把女儿带回家;但也正是因为怀了明玉,使苏母最终放弃与人私奔,加上苏母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主观态度,所以她又是恨明玉的,所以才在明玉成长的道路上表现出更多的冷漠。苏母前后心态的极大反差正是畸形婚姻的不良延续,她的人格扭曲也给观众在心理上造成了强烈的纠结与错位感。导演通过苏母这一形象真正想表达的是家庭可以是不纯粹的,甚至是扭曲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每个人的心最终也会“被扭曲”,成为下一个家庭的“施暴者”。
(三)第三层隐喻:中国式原生家庭面临的挑战
电视剧《都挺好》一开始就给人呈现出一幅已经被打破的原生家庭形象,处处出现碰撞和残缺。与绝大多数电视剧中的“家和万事兴”不同,《都挺好》采取不回避矛盾、不漠视创伤的现实主义手法叙述故事,打破“母慈子孝”的道德束缚,直面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引起人们的深思——
—原生家庭并不只有幸福这一种可能。
就剧中的苏家来说,整个家庭矛盾重重,其矛盾大体可以分为两方面:明玉与家庭的大矛盾和家庭内部的小矛盾。苏母与苏父话语权的失衡导致了整个原生家庭的裂痕,不仅包括对明玉的创伤,也包括对大哥的无条件支持以及对二哥的溺爱,这为后来苏家一系列风波埋下了伏笔。而苏母去世后,苏父一心想释放几十年来内心的压抑,决定自己“操控”苏家的未来。苏父的介入使苏家内部都为了弥补唯一在世的父亲,又一次次陷入困境之中。
另外,时代的局限性可以影响人对幸福感的获取,更可以直接影响人的价值判断与取向。电视剧《都挺好》中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与苏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例如出国热、都市老龄化、中国式啃老等,这些大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苏家的负担,使得以苏家为代表的原生家庭更加举步维艰。
三、结语
电视剧《都挺好》用一个家庭的变化勾勒出时代的变迁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式原生家庭的破
裂与融合,体现出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影响的重要性。这种“不太好”的写实性叙事方法更贴近真实的生活,有利于观众产生共鸣并进行深度的思考。
参考文献院
1.莫兰.《都挺好》:为真实的女性体画像[N].中国妇女报,2019-03-21(003).
2.袁传志.古代社会“愚孝”研究及其现代启示[J].才智, 2017(26):204-205.
身份证扫描件怎么弄(作者单位:长春工业
大学)
视听解读
97
视听2019.1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