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彭湖海战:大明水师的绝唱
澎湖海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中国领土的作战。澎湖海战是清朝为了消灭郑氏王朝所发动的战争,虽然郑军一度击退清军,最后仍然由清军获胜。澎湖被占领后,郑氏王朝已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
∙战前集结
永历三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六月,施琅率领清军舰队齐集铜山,并与总督姚启圣共同研商给发粮食及犒赏银两。十一日,施琅大会各镇、协、营、守备、千总、把总等随征诸官,将“先锋银锭”排列,传令:“征剿澎湖,谁敢为先锋者,领取!以便首先冲䑸破敌。”施琅遍示诸将,竟无一人敢应,只有提标右营游击蓝理挺身而出,领取“先锋银锭”。十三日,祭江。次日,施琅统领舰队从铜山出发,到晚上就航行到了外洋。出发前,施琅命在“各大小战船风篷上大书将弁姓名,以便备知进退先后,分别赏罚”,以加强自己的指挥系统。
郑清双方实力对比
澎湖布防图
∙十五日战况
十五日,施琅舰队抵达猫屿、花屿附近的海面,被刘国轩的侦察船发现,并返回澎湖警告。当晚,施琅将舰队停泊八罩水周围的海湾内,并遣官乘小哨船到将军澳、南大屿等地安抚岛民。驻守在这两处的刘国轩部将王显、杨武见施琅舰队将至,众寡不敌,遂将船驶回妈祖宫,向刘国轩报告。十六日早晨,施琅亲率舰队进攻澎湖,刘国轩在妈祖宫前的海湾亲自督诸镇排列船只出海迎战。施琅首先派其标下的署右营游击蓝理等官兵坐鸟船一艘,署后营游击曾成等官兵坐鸟船一艘,署左营游击张胜等官兵坐鸟船一艘,二等侍卫吴启爵等官兵坐鸟船一艘,同安城守右营游击赵邦试等官兵坐鸟船一艘,海坛镇标中营游击许英等官兵坐鸟船一艘,铜山镇标右营游击阮钦为等官兵坐鸟船一艘,此 7 艘鸟船组成先锋船队,首先冲入郑军阵中,与郑军厮杀,放火烧毁郑军炮船 2 艘、赶缯船 6 艘,并用炮火击沉郑军鸟船 1 艘、赶缯船 2 艘。
紧随先锋船队之后的是副先锋船队,由右营千总邓高匀领水陆等官兵坐鸟船一艘,烽火营游击王祚昌匀领水陆等官兵坐鸟船一艘,臣标署右营守备方却等官兵坐鸟船一艘,金门镇
标中营游击许应麟等官兵坐鸟船一艘,金门镇标右营守备林芳等官兵坐鸟船一艘,臣标随标功加守备李光琅等官兵坐鸟船一艘,共 6 艘鸟船组成。船队接战后,用炮火击沉郑军鸟船 1 艘、赶缯船 2 艘,郑军死伤惨重。
清军趁势进攻妈祖宫澳口,但西屿两岸炮台密布,郑军在台上架放火炮,弹落如雨,令清军损失惨重。此时恰逢南潮爆发,清军的前锋被推向北方,更加靠近郑军在澎湖所设的炮台。郑军用船只将清军的先锋船队团团围住,清军处境十分凶险。见此情况,施琅亲自率自己的旗舰出入敌阵,兴化镇臣吴英相继夹攻,焚杀郑军扬威将军援剿左镇沈诚、统辖前锋镇姚朝王、义武镇陈侃、戎旗五镇陈时雨等大小将领共 70 余人。虽战果显著,但清军这边损失也不小,就连施琅的右眼也被铳击伤,险些再次上演水师提督马得功被击毙的一幕。施琅不得已只能撤出战斗,下令撤军。
∙十六日战况
十六日的战斗,跟随施琅出征的将领均将战斗情况奏报了朝廷。
平阳镇下随征部札总兵官游灏报称:“于本月十六日溯潮击杀,未分胜负,阵亡随征副将黄
瑞、林启祥等五员,阵亡兵十一名,阵伤随征副将马胜、王祐等二十四员,阵伤兵九十七名。”
兴化镇总兵吴英报称:“十六日各船乘势进取澎湖。伪总督刘国轩、伪水师总督林升、副总督江钦、伪右先锋镇陈谅、陈侃、丘辉等,将大战船、大熕船、炮船、挖船、赶缯船、双篷船大小计二百余号,倚险排列,扬篷以待。又西屿两岸铳城炮台密布,贼兵架放大炮,弹落如雨。时各营前锋船蓝理、曾成、许英、赵邦试、韩进忠、随征副将黄登等,即冲入贼䑸,击杀贼众,因船被急流迫进炮城,贼船齐出拥围。本职见事势危急,即单舟同水师提督坐驾船冲入贼围救护夹攻,与贼魁伪水师总督林升等对敌,兵士冒死血战,矢石交发,打沉贼船,斩杀贼众。贼首林升中炮箭重伤,遁入澳内,其余所斩杀贼众,弁目未知姓名,水师施提督现在查报。时因水师施提督面上被伤,天晚收兵,出西屿头海面暂泊。”
吴辉海坛镇总兵林贤报称:“十六日遵听施琅提督机宜,分股进取。料贼首刘国轩、江钦、林升等贼船大小约百余号,占据鸡笼山、娘妈宫口,两边筑列炮台。本标中营游击许英一船冲䑸奋发,被贼将炮船四只包围,鏖战三时辰,射死伪副将谢葵一员,并击死贼众不计,职贤从外力援方脱,仍收回澳。”
署铜山镇总兵官陈昌报称:“十六日南风微发,同各镇营派叠船只直抵西屿头,进妈宫澳口,我师冲击,乘流放发火船,自午至申,贼势不支,遁入澳内。因天晚流急,随施提督船只收泊八罩。”
厦门镇总兵杨嘉瑞报称:“十六日会䑸支抵澳口,即迎敌鏖战,适值水汐,未即扑灭。”
金门镇总兵官陈龙报称:“十六日攻进虎井屿内,因未有顺风,停泊五日。”
清代绘制的《捐建澎湖西屿浮图图说》,西屿是船只往来台湾和厦门的必经之地
从各随征将领的奏报中可知,双方在海上的战斗从中午打到晚上,持续 6 个多小时。清军在进攻中受到郑军炮台火炮的猛烈轰击,当清军水师战船被迫靠近炮台被围时,施琅所乘旗舰也急忙投入战斗,营救被困船只。郑军水师总督林升受重伤,而施琅右眼也被火铳击伤。双方各有损失,胜负难分。根据施琅的奏疏,十六日的战斗中,清军共击沉、焚毁郑军战船 16 艘,杀死郑军将士 2000 余人。关于此次战斗清军的损失并没有史料记载,只有当时驻台湾英国商馆的托马斯·恩基尔和托马斯·沃罗豪斯于 1683 年 12 月 20 日写给东印度公司总经理及商务官的信中提到,十六日海战,郑军“虽损失 1000 人,但获得胜利,击
沉及烧毁清军舰若干艘之后,使其退却”。按英国人的记载来看,清军的损失同样也很大。这是因为清军在郑军有岸上炮火支援的情况下派前锋舰队直接冲击郑军船队,致使前锋舰队反被郑军包围,为了解救前锋舰队突围,连主帅施琅都受了伤,这种激烈的战斗中伤亡自然比
较大。
施琅初攻未成,身又负伤,无奈率军撤退,收兵于西屿头洋中抛泊。刘国轩见施琅船撤,也鸣金招旗,招回将部。这时部将邱辉、江胜等正尾追施琅座船,听见撤退的信号后不得已返回大营。邱辉因刘国轩此时鸣金收兵而不满,质问道:“正欲乘势追赶,何本督鸣金之速也?”刘国轩答:“彼船只众多,我恐汝二人贪敌,尚有别队舟师乘虚而入,岂不欲巧反拙,是以收金。”邱辉再次向刘国轩献策说:“乘彼战北,军心必虚,辉与左虎今夜督熕船十只,直抵猫屿、花屿、八罩攻打,料彼必不自安,决然逃回。”刘国轩则认为:“今日已挫其锐气,不必追赶。但谨守门户,以逸待劳,彼船许多,所寄泊埯屿,悉无遮拦之澳,咸是石浅礁线,早晚风起,定不战而自溃。”邱辉主张主动出击,因为兵法云“半渡可击,立营未定可击,乘虚可击”,“今敌人患此三忌,而不乘势赶杀,若早晚无风,合万人一心而死战,
将奈何?”然而刘国轩不敢贸然行动,期盼天公作美,待清军逢恶劣气候时,船队自行瓦解,届时再发起进攻,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战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