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生物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理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国内的生物类行业迅速发展,促使高校培养了大批生物领域人才,在满足了国家需要的同时,又使理工科高校生物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面临着这就业难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针对其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就业现状;对策
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现代生物技术一直被应用到医药研究及医药产业,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是最大的一个领域[1]。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目前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人才,都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我国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等机构有200 多家,涉足生物领域的上市公司近160多家,由此看来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的就业前景是颇具希望的。
一、目前生物技术类专业就业现状
2013年六月份出炉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因就业率低且薪资低,生物专业连续3年成为红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很大挑战。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对46所高校生物类专业19982002年本科毕业生去向统计[2],读研率为10%~70%不等,大多数为25%;就业率为30%~100%不等。谢倩对上海地区三所高校生物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19992002年,考取研究生23.43%;从事教育行业30.46%;出国 14.14%;从事生物方面工作在11%13% 之间;9.04% 的生物专业毕业生走入社会后无法就业[3]。目前社会上生物类人才供大于求(尤其是一般本科毕业生),企业提供的岗位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就业困难的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
1毕业生人数过多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生物技术热,我国的各大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200 多所院校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达到几万人,由于人数的
迅速增多,以及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再加上其专业的局限性和一些教育形式的缺陷,造成了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暂时性过剩现象[4],使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难题。
2企业的规模和资源限制
生物技术领域是实践性强、更新速度快的复合型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更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各种实验手段的集中应用,新兴技术在产业中迅速推广。虽然目前国内冒出许多生物技术公司,但是国内的技术体系则仅仅是个雏形,大部分都具有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特点[4]。生物技术具有前期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按照中国国情,短时间内,中国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生物产业集团。自然需要的人才就少,导致了新的毕业生无法投身于生物行业的建设。
3 生物技术企业用人理念的偏差
很多生物技术企业在用人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存在一些歧视和潜规则[5]。首先缺乏合理的用人规划,存在学历歧视,片面的追求高学历,过分关注文凭,造成人才的浪费,且
所招人员不一定能够满足岗位需求,也造成企业的浪费,同时也加剧生物类一般本科生就业的困难。其次很多生物技术企业存在性别歧视,即使男女生同等条件,甚至男生的条件不如女生,他们也愿意接收男生,不愿意接收女生,造成女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再者还有工作经验、户口、家庭背景等,无形中使就业压力升级。
4毕业生自身的条件限制。
大部分企业要求生物技术本科生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生物技术特有的学科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二是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三是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四是动手操作能力。五是有科研创新意识。但是真正能达到这些要求的毕业生不多。企业除了专业能力外,往还往要求本科毕业生有以下方面的能力和品行:一是适应新工作快;二是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能力;三是做事谨慎、细心、耐心、虚心请教;四是吃苦耐劳、随机应变;五是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六是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能力;七是综合素质较强[5]。这些能力和素质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但是很多毕业生在校时没有不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待到毕业工作时处处碰壁才发现自己这些方面的欠缺。其次,毕业生的能力定位往往偏高于
企业能力认可,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一开始就希望自己是中高级技术人员或是管理人员,“精英”意识较强,期望值偏高,没有用平静的心态衡量自己的真实能力,盲目地追求高职位。企业也普遍认为刚毕业的学生实践不够,经验不足。一般来说,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会初步认定学生的能力,并充分考虑后安排适当的职务,而对高职位需要的人数比较少,大部分毕业生刚开始时还是需要到基层去锻炼,比如做普通的工人或是普通的技术人员等,即使真的有能力承担上层职务,也需要工作和时间来考验,不会直接安排新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在管理阶层或是高级技术人员。毕业生从主观上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目标太高,自然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实现生物技术类专业有效就业的对策
1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加强个人能力和素质培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加强以下能力培养:一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二是学会阅读各种专业的文献资料,自主设计实验,多动手操作,将实验技能锻炼好;三是学会在学习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四是积极参加各种能力培养活动,增强个人修养及思想素质;五是有意识地拓展专业外的能力,如计算机应用、外语、交际能力等。
2各大高校应该改进对学生的教育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应朝“专业教育 +通才教育”“、理论教育 + 实践教育”的模式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强专业课的教学深度,加强实验的开放性,让学生更多的独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和分析实验,做实验报告或论文等;合理增加实习时间;多开展培训和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做好就业指导,使就业工作形成系统的理论指导和专门化、专业化的工作程序,就业辅导不仅应发挥行政管理的工作职能,而且应充分地将就业辅导、就业咨询、就业教育、培训及心理辅导与结合起来,使就业指导工作的层面更有深度、广度和力度[6]。另一方面重视创业教育。毕业生不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职业创造者,实现独立自主创业[5]
根据生物技术的专业特点和目前行业的发展态势理科女生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学生自主创业具备一定优势,所以,我们提倡就业是基础,敬业是保证,创业为最终目标,给创业教育以应有的重视,把被动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思维。揭开创业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不再对创业觉得力所不能及,将创业行为与
专业、行业优势相结合,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身上的专业技能、掌握的创业政策、信息,构成创业资本。
3企业和学校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企业应有效扩展招聘空间,建立企校合作培养机制应充分评估本科生的能力和可塑性,增加就业机会,如增加招聘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消除一些偏见影响,多给学生锻炼和展现的机会。同时,可和学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的发展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更快地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去进行实践,配合学校一起把学生培养成更适合企业所需的人才。解决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忆思梦,张树辉.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分析[J].温州医学院,2012,27
[2] 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生物学科战略发展报告.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5;20-21
[3] 谢倩.生物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和对高校生物教改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171-175
[4] 师海荣.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与生物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J].讨滁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239012
[5]詹萍. 关于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 [J]. 职业时空,2008,11.
[6] 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1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