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个人观后感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个人观后感1
今天重温了天龙八部,港版的作品都很经典,符合原着,演员演技也好。
标题取自于佛经中天龙八部,人与非人,故事就刻画了一个非人的世界。
萧峰的经历充满了悲壮,原本顺利的人生随着信件的解开,一夜之间,发现自己
竟然是野蛮的契丹人,丐帮帮主的声望一落千丈。在出真相的过程中也那么不顺,自己遭到误会和不理解,心灰意冷。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温柔可
爱的江南女孩,阿朱,他此生的挚爱,她陪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原本
许下承诺,报完仇就去大漠放牧,永不回中原,将会多么美好,多么温馨。可是
为什么,命运就那么不济,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重伤了阿朱,阿朱伤了,不会再
回来了。他也伤了,仿佛一瞬间失去了所有。他以前就算受再大委屈,身边还有
个阿朱,可现在,那个知音永远地离开了他。塞上牛羊空许约,这对他太残忍了。他恨不得随她而去,可是他大仇未报,还要完成阿朱的遗嘱:照顾阿紫。
于是,他继续他的命运。他发现了带头大哥是他的父亲,他发现了宋人对待契丹
俘虏一样残忍,他发现了这个世界一片灰暗,他最后维护了辽宋的和平,他威胁
了辽国皇上,自认为大逆不道,无颜存活于世间。阿朱已死,他以无所牵挂,他
选择终了生命。不过,离开这个让他崩溃、绝望的世界,对他也是种解脱。
萧峰,悲剧英雄。在了解萧峰的事迹后,我对日本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
我恨日本,就像宋人恨契丹人残忍野蛮一样,但残忍的军国里还是有仁义、善良
的人物的,就像萧峰。两国政府之间的斗争不能和两国人民的关系相提并论。
段誉,大理世子,多少人羡慕的光环。还托他爹的服,有了那么多喜欢他的妹妹。可故事的结局,他若想和语嫣在一起,就必须承认自己是大恶人之首的儿子。新
版的天龙八部中,他最终没有和王语嫣在一起,是不是金庸先生觉得段誉先前的
命运太好了。
他几个妹妹里,我最喜欢木婉清。钟灵太萝莉,很可爱,但感觉傻傻的。王语嫣
似乎少了点个性。木婉清,像极了她母亲,冰冷的外表下有颗脆弱的内心,一心
一意对段誉,义无反顾为他送死。我在沧月的镜里,喜欢云焕,名侦探柯南里喜
欢灰原哀,貌似我都喜欢些孤独的人,恩,他们很冷静,很理性。
虚竹,原本很本分的一个小和尚,一心只想着念佛,做善事。机缘巧合之下修得
高强武功,成为西夏驸马。可是他被迫无奈地犯下憎规,内心自责不已。
作为孤儿,他终于有一天于亲生父母相认,亲生父亲竟是从小看着他长大,却没
有认他的方丈玄慈,而母亲是第二恶人。一家团圆的时刻,竟与双亲离去,不到
两个时辰。喜从天降,背瞬间而来,这对他是多大的一个打击。
我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三个人里我最喜欢萧峰,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他是乱世中的豪杰,他存活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
三个主角,多种命运,多种悲凉,众生皆苦。六道轮回,众生之中,唯人最苦。
好自为之。
生命中会发生很多事,我们不能控制,我们能做的只有调整好自己,即使很不顺,也要像萧峰一样,问心无愧,活出自己的精彩。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个人观后感2
高中那一会,已经读了一遍原著《天龙八部》,而且是2005年以前的未修订版,现在又重新看了一遍1997年的电视剧,发现原来金庸老先生在写这部武侠小说
的时候,花了不少功夫在弘扬佛法,也使得我对佛教有所了解,聊以慰藉我目前
对佛教这样的宗教形式的浓厚兴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佛教理念在这部小说里好多地方都能体现到。
也是我这次再看《天龙八部》感悟最深的一点。人性本善,这个观念是佛教的一
个理念。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人在世间作恶?佛教基本教义提出过世间万
物皆受“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恚、爱别离、求不得,在“六道”中轮回,六道分别是: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有情众生之
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
所以,作恶之人,是因为他们的六根不清,被贪、嗔、痴三毒所害。一旦他们能
觉悟,结合自身修行,就可以脱离轮回成佛。
以今天科学的观点看,虽然佛教教义有些不符合唯物论的观点,但佛教提倡的个
人修养以达到人格完美,也未尝不可拿出来作为话题闲聊。
《天龙八部》人物众多,但从作者的笔下看来,没有一个是本性恶的,无论是武
林正派人物乔峰等人,还是以作恶多端出场的四大恶人段延庆等人。众多人物中,有不少是在小说不同的地方反映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观念,并被作
者歌颂的。例如萧远山和慕容博、吐蕃国师鸠摩智、恶贯满盈段延庆等。
萧远山为乔峰(萧峰)之父,在雁门关,他一家被中原武林高手截杀,妻子被杀,
伤心欲绝之时跳崖自尽,幸免于难。于是开始潜伏少林寺30年练功并逐一寻
当年截杀他一家的武林人士并将其杀死,但带头大哥却迟迟寻不出是谁。而带
头大哥玄慈方丈30年前因为误信慕容博的假消息做下了错事,内心愧疚,遂与
他人一起将萧峰抚养长大,并传授文学武功。慕容博为大燕之后,一直想复国,
假传消息目的是想挑起大宋和辽国的纷争,发现做了错事败露后,假装暴病身亡
以躲避追杀。直到在少林寺的武林大会上,萧远山和慕容博这一对冤家才完全出现。萧远山和慕容博本可以在少林寺里通过武力解决问题,但是金庸先生在这里
安排了一个扫地僧人点化他们,使得两家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从此化解冤仇,并使得慕容博明白“霸主大业,如烟如雾”,萧远山明白“血海深仇,都归
尘土”,最终他们两人化解冤仇,大彻大悟,拜僧人为师,出家潜心修行。曾经
的势不两立的冤家,30多年的纠纷冤仇,终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而吐蕃国师鸠摩智则为另外一个很是深刻的例子。鸠摩智早年争强好胜,自诩博
学天下武学绝技,到大理天龙寺俘获大理世子段誉,并强迫段誉教他六脉神剑并
学会其中一剑少泽剑,也到少林寺偷学七十二绝技和易筋经,终于走火入魔,在
西夏招驸马的路上,因在午夜发作,连同段誉、王语嫣一起先后被慕容复打落到
驿馆的一口枯井里。因在枯井里发作,遂被段誉吸去武功,救了他一命,从此般
若两人,大彻大悟,从枯井里被救出后,就立志弘扬佛法,据原著,他最后成为
吐蕃一名得道高僧。
段延庆,原为大理太子,因宫廷,流落街头成为废人。因“观音菩萨”刀白
凤的出现,使得他鼓起勇气再次生活,并练就了段氏的一阳指和段家剑。因内心
的怨恨,从此无恶不作,成为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但在曼陀山庄知道段
誉为其儿子,且段誉不肯杀他并承认他是父亲,在这大喜大悲之时,多年来的苦
楚化为乌有,让他看透了世上的种种名利争端,在段誉为他解读后,放下了所有
的包袱,真正出家隐遁山林。
当然,这部小说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除此之外,佛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
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
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
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这就是佛教的因缘论。也为本次观看《天龙八部》的又一感受。这些佛教理念,与辩证法中某些观点很
是相同或相似,可见,佛教不完全是宗教层面的东西。
且不说上面列举的几个人物的经历能例证,我们再来看看金庸还通过哪些人体现
这些思想。虚竹的父亲玄慈方丈的死和叶二娘的殉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武
林大会上,当叶二娘认出虚竹为其儿子,被萧远山步步紧出虚竹的父亲为少
林寺方丈玄慈方丈时,玄慈方丈说了一句话:“阿弥陀佛,种孽因,必有孽果。……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并自愿接受惩罚。最终因为年迈而被打死。叶二娘面对此情此景,也自杀殉情。
而在该书的前半部,乔峰为查明身世上少林寺时,他的师父玄苦已被萧远山打成
重伤。方丈等人为其诵经后,说了这么句话:“宿因所种,该当有此孽报的。”
宿因,就是指30年前,玄苦等人在雁门关误杀萧远山一家的错事。当方丈问谁
杀死玄悲时,他又说:“方丈师兄,小弟不愿让师兄和众位师兄弟为心,以
致更增我的孽报。”在这里,金庸先生再次展现佛教缘起缘落的理论思想。
当然书中和剧中都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佛教思想。这里就不再详细列举了。
作品是现实的反映。我在学校听到过这样的故事:
前些年,金庸先生曾经来到吉林大学做交流。曾经有人问起他的人生中哪一件事
对他的影响最大,他回答,他的儿子在美国留学期间因为失恋而跳楼自杀,深深
地打击了他,从此他潜心研究佛教和佛学。因此,有评论认为,他儿子自杀后写
出的作品,如《天龙八部》等在不同程度上有佛教的思想在里边。
缘起缘灭,三世相续。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个人观后感3
读完小说,像看完一出戏。余音绕梁,好大一盘棋。
这是我完整读过的第一部金庸的小说。不论江湖是什么样子,这部书里所描绘的,就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江湖:快意和残忍。只浅浅读过一遍的我不敢对整部作品
做什么草率的评价,就挑几处最震撼的地方一一评说。
我庆幸金庸没有把萧峰塑造成一个在闯荡江湖归辽去,致力于维护新型
的典型。于萧峰而言,我看到的是领袖的气魄,和一个悲苦身世造就的英雄。我
更愿意接受乔帮主这样一个角的设定,他平息内讧,威震八方。现实一点讲,
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兼具胜人的能力和服人的气度。重情义而不失威严,依法度
而不伤和气,别看只是一个草根式的丐帮,这套精准的管理体系,放到今天都让
人为之叹服。这是一个让人心疼的纯爷们儿。大概他平生动过唯一一次情就是对
阿朱,以至于对阿朱的嘱托时时都挂念在心上。我一直不觉得阿紫有多好,从某
种程度上说,这样的人如果真的存在,我会对她恨之入骨。然而萧峰救了她帮了她,宠着她由着她。如果没有阿紫,萧峰的后半生也许不会那么惨,甚至他会不
会以悲剧收场,都不好说。然而阿紫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记恨却不可或缺的人物,
97版天龙八部演员表是萧峰必须要完成的承诺,是好汉的真性情的鲜活的载体。所以说,萧峰的形象
是完整的,而且是伟大的。
真正的好汉不会因为见惯了血雨腥风就失去了内心深处的柔情,能成事者,一定
能对苍生保留一颗悲悯之心。就像杀人不眨眼的萧峰,面对宋辽边境的惨状而有
的不忍和悲痛;就像次次大难不死的段誉不论被逼到什么地步,杀了人都觉得昧
了良心。无情,能让人爬上江湖的高点,却也更加容易跌入无底深渊。最后萧峰
自杀了,我心里虽痛,却也不得不承认那是这个汉子人生最好的归宿。他无处可去,无处可依。他心中有大宋,可大宋从未认可他;他所期待的边疆的和平,是
那个时代不可能达到的理想共产主义。他的境界有点像曾经任何一个时代的天才。
是现实把他逼上进退两难的绝路。当复仇结束,身世之谜解开,父亲皈依佛门,
国仇家恨注定难以两全的时候,他的内心应该是空虚和迷茫的。如同用尽全身的
力气为了一个目标放弃了一切,到头来发现这些放弃与付出是矛盾的,那种痛苦
远大于复仇其本身的快感。江湖的残忍,也由此可见了。
我只是忽然想到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用来概括他悲情之外的洒脱,是
再好不过。
我喜欢段誉的真诚和傻气,我痛心慕容最后的疯癫。我不觉得他复燕有什么错,
虽然那不是正道,虽然在他的身上没有什么义气可讲,可是这样一个在旁人看来
荒诞到可笑的梦想,对他来说可能是几代人的热望。他不配北乔峰,南慕容的名号,可我心疼的是他太执着,最后钻进自己幻想的世界里,并一无所有。这大概
是他的选择和他的幸福。段誉也这么想。
在书里,喜欢的人有很多,讨厌的人有很多,憎恨的人有很多。我喜欢这样一个
江湖,让人可以放宽了心去爱恨。我不喜欢把江湖上升到社会的高度,不是因为
它没有现实意义,而是它本该成为每一个人心中的理想国,哪怕是全书终了,也
在每个人的心里,留有完美的逗号,和独特的、待续的结局。
壮歌千里,待与君说。快意,江湖本。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个人观后感4
合上了厚厚的《天龙八部》,我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在今天这种物欲横流的
社会,很难再有像萧峰、虚竹、段誉那样的人了。为什么呢?
先来说一说虚竹吧,书中总是说虚竹面貌丑陋,但在我的印象中,却是一个平凡
敦厚,相貌平平却十分谦和的人,从不把他往丑里想,也亏得他心地善良,才有
了他这一生的奇遇,他先是因为善良,与段誉结为兄弟,后来又是因为善良,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