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谈典籍英译中的文化缺失
作者:***
来源:《中文信息》2015年第11期
        摘 要: 文化内涵与思维脉络是中国典籍的主线,这两者塑造了国人的精神。因此,典籍翻译必须把翻译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结合起来才具备价值和意义。本文将以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一句为例,解析典籍中包含的中国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及历史环境,揭示典籍翻译中译出其深刻意涵的重要性。
        关键词:典籍英译 ; ;传统文化 ; ;思维脉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387-01
        一、引言
        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传统根深蒂固,深深影响着国人的活动与言行。古人的心理结构与思维脉络在其写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典籍为这种文化所笼罩,受传统思维脉络所串
引。而当前的典籍英译中却鲜有将这两者译出。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古代汉族史学名著《左传》。本文将以该句句为例解析典籍中语言包含的中国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揭示其思想内涵的复杂性,以及典籍翻译中译出其丰富意涵的重要性。
        二、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窥典籍英译文化缺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大意为: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而多数译者在对该句进行英译时往往只译出其字面的含义:
        You should think of danger in time of peace. To think so can lead to pr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averts calamities.
论语十则的翻译        古圣人的慧言常被译为祈使句,“You should do …”“To do…and ”该现象在其他典籍英译中也是常见之事,仿佛中国古之圣人著书传世只为居高临下对后人发号施令。这点在《论语十则》的英译中也不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