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初中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1
论语十则
1.下列各句是谈学习态度的,还是谈学习方法的?
(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学而不厌(4)温故而知新(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谈学习态度的 谈学习方法的
2.“而”字有时表顺接,有时表转接,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
④敏而好学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 ⑥学而时习之
表顺接: 表转接
3.本文中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相似观点的句子是
4.文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成语,它是
口技
1.联系全文说说“善”字的作用。
2.四个“一”字暗示 。从 面衬托表演者的
3.文章其中一个声响场景,表演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写声响由 及 ,由 及 ,由 及 的顺序写。 一词概括了表演者摹拟声音的生动逼真。
4.选择恰当的时间性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①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②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③表示两事相继发生: ④表示同时发生:
6.给第四段文字分层。
7.翻译: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8.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之”字意义不同的是:( )
A. 学而时习之B.故时有物外之趣 C.于厅事之东北角
9.“犬吠”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10.哪句话写出大儿被吵醒后心里不快的情绪。
11.“妇手拍儿声……夫叱大儿声”运用怎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2.哪些词语说明听众听得入了神?
13.( )一词写出听众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但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而( )一词则表示听众对表演感到心领神会,感到满意。
14.与“虽人有百手”中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虽有千里之能, B.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15.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出具体语句。
16.一家人睡去后,宾客的情绪有什么变化?(用自己的话说)
17.选段从哪些方面写宾客犹如身临火灾现场?
桃花源记
1.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2.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阅读第②段,用原文回答。
(1)挑花源不易被人发现的词语:
(2)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
(3)桃花源宁静和平,人们生活幸福的句子:
4.②段可分两层,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5.“皆叹惋”的原因是
6.“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7.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却“寻向所志,不复得路”,作者这样描述的原因是:
8.翻译:“复前行,欲穷其林”、“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9.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10.文章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爱莲说》
1.周敦颐是 代著名的 家,《爱莲说》是一篇 (写法)的古代散文名篇,作者以 自况,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起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说”是 。
2.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其《陋室铭》一文中,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这种句子被称为 。这种句子以外的,统称 。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陋室铭》
1.给文章分层次。
2.作者采用 手法引出题旨,文中的“仙”和“龙”其实都是暗喻 的人。全文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4.文章结尾提出了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的一句话,各有什么作用?
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
《爱莲说》
1.作者写出了莲哪些优点?
2.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
3.用原文回答“予独爱莲”的原因。
4. 和“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C.始龀,跳往助之 D.无丝竹之乱耳
5.将菊、牡丹、莲—一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婉曲批判
三峡
1.《三峡》出自《 》,作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散文家_ 。《记承天寺夜游》则是 的作品。
2.“或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读这段文字,我们自然会想起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句子:
3.翻译:l.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揣摩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特殊性,并解释该词
A.或王命急宣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哀转久绝 D.沿溯阻绝
5.第一段文字描述了三峡夏季怎样的特点?
6.翻译: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小石潭记
1.上面几段文字选自 作的《小石潭记》,作者被贬永州其间,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2.选文第一段写 和潭的概貌。可分两层,开头到“ ”为第一层,余下的为第
二层。通过描写游鱼,从侧面写出水 的特点。余下三段文字依次写了 、 、潭中气氛。
3.选文哪些词语为后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预设了伏笔?
4.翻译:“其岸劳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对《小石潭》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他和另一位著名散文家欧阳修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C.文中采用特写镜头描绘了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D.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6.翻译:①全石以为底。②近岸,卷石底以出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往来翕忽。
7.用原文填空:小石潭的全貌: ;游鱼和潭水的特点: ;潭上的景物:
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9.试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所在。
岳阳楼记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与上文“ ”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
2.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3.解释:迁客骚人
论语十则的翻译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是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5.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文中所说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有什么不同?
7.翻译:“微斯人,吾谁与归?”
8.从文中出一组对偶句。
9.翻译 ①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前人之述备矣。
10.用原文回答:
a.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
b.最能概括迁客骚人“悲”的八个字是 最能概括迁客骚人“喜”的八个字是
11.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2.本文选自 ,作者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 和 之意。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的“仁人”指怎样的人?
14.“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具体指 ;“退”指 。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16.文中写膝于京政绩的句子: ;表现古人旷达胸襟的语句: ;写鸟飞鱼跃的语句: ;作者用 ,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
醉翁亭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