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让“历史”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意义
作者:***
来源:《现代青年》2021年第08期
        导演: 黄建新 / 郑大圣
赞美烈士的诗句
        编剧: 余曦 / 黄建新 / 赵宁宇
        主演: 黄轩 / 倪妮 / 王仁君 / 刘昊然 / 袁文康
        类型: 剧情 / 历史sm新男团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07-01(中国大陆) / 2021-06-11(上海国际电影节)
        片长: 137分钟
        又名: 一九二一
        正在热映的电影《1921》,日前票房已超过3.7亿,猫眼评分9.4,淘票票评分9.3,“为牺牲的革命先驱而落泪”、“仿佛回到了激情澎湃的年代”、“先辈越鲜活就越觉得伟大”、“切身体会到了建党的意义和伟大”、“看完为身为中国人自豪”等真诚评价,充分印证
了这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点影片,“叫好又叫座”的成绩。影片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历时5年筹备,凝结了上百位电影人的拳拳赤子心,于世界各地档案馆挖掘史料,在高度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被党史专家评价为“高度融合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同时,黄建新领衔的创作团队,精雕细琢每一个情节,力图让这部聚焦百年前建党初心的历史题材作品突破窠臼,将重心放在人物塑造上,与当下的观众建立共同的话语体系,达到顺畅沟通和情感共鸣,正如黄建新所说:“你会突然觉得,原来我平视着的、觉得那么亲近、就像同学朋友一样的人,也是在我头上扬起一面旗、高高指引我的那个人。”在这样的创作主题下,整部电影堪称“每一秒背后都藏着一份心意,饱含一份致敬”。因此,《1921》重溯建党历程的时空之旅结束后,大家能清醒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原因,从而更好地开启新的百年征程。
鏖怎么读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片中李达对张国焘私自会面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而痛心疾首,随即引用“
鲁迅刚发表的文章”中这段“醒世恒言”,告诉他:“咱们中国的路,必须得咱们自己走,若是走错了,那将来的人都会错的。”对2021年的我们来说,这句话来自从小熟读的课文;但1921年5月1日,鲁迅的这篇《故乡》刚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第九卷第一号上,距离“一大”召开不过2个月,而当时正在《新青年》担任编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李达,自然会了解到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这一台词设计,仿佛历史与当下的“梦幻联动”,拉近了百年前后的你我之间的距离。张予曦刘学义恋情
        对比李达与马林会面时不接受共产国际资助的情节,它还鲜明勾勒出李达和张国焘的人物性格,更暗示着真实的历史发展——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寻求的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主性和凝聚力才是第一要义。
        在創作上,黄建新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观念,也即在严格遵照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巧妙融合艺术真实。同样符合史实并合理想象的台词设计,还有李达和王会悟在天台上的一段“高光戏”。李达回忆自己焚烧日货时用的竟是日本火柴,动情落泪,“偌大的一个中国,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不仅是“新青年”李达在痛惜抵制日货时竟然用的是“洋火”,也暗喻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具要在中国“点燃”,就必须从自身国情入手,才会有后来中国共产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创举。
        作为“一大”的东道主代表,李达在会议之余,自然也会为湖南老乡接风洗尘,于是片中设计了一段和李达夫妇吃饭的情节。三个年轻人像所有“老上海人”一样,在弄堂的厨房边上支起小桌子,摆上几盘地道的上海时令菜、一壶好酒,并贴心地将最爱的红烧肉摆在他面前,充满烟火气的日常和还原史实的细节,再次拉近了先辈和我们的距离。而他们举杯的贺词“为新公司开业大吉”,恰好呼应着新中国成立前夕,写给李达书信中的原话:“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与经营。”王会悟一起碰杯时,和李达看似调侃实则严肃的一句“男女平等啊”,也体现了二人在百年前已然具备的平权意识。事实上,在《早期文稿》中,青年时代的便已流露“男女平等”观念,而在建党后的第二年,李达和王会悟就参与创办平民女校,
培养出了包括著名作家丁玲在内的一众党的早期女性干部。
        片中的“一大”代表们,无论是开会还是夜谈时的台词设计,也处处彰显着建党的必要性。陈潭秋悲叹“战火不止,亡国就在眼前”,董必武便点明“我们必须到一条新路拯救国家”;而董必武强调应联合工人运动后,一句“农民呢”,也体现他早就认识到团结农民阶级的重要性;刘仁静总是以“马克思说过”开启的论述,印证历史上他“小马克思”的称号……这些台词中可以看到,《1921》的影视语言“吃透了”历史资料,为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们理解百年前的党史,降低了门槛,提高可看性。张杰张碧晨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不以“编年体”叙事,而是聚焦“一大”前后几个月“时代横截面”的《1921》中,是以草蛇灰线的伏笔,来“预示“纵向的历史发展的。比如黄建新在上海音像资料馆查资料时,被一段视频资料所触动:一百年前的上海,在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里有一外国人在欢庆享受。“如果不是几个中国面孔的服务生短暂入画,根本无从判断那是在中国。”黄建新说,“只此一个画面,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中国需要共产党。”于是,片中便有了这样一段戏:随着法国人的队伍走进总董官邸,却被赶到栅栏外,只能眼看着法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欢庆国庆,而身旁同样被拦住的同胞,眼中只有对烟花的向往。28岁的脸上,写满了委屈、不忿、痛心,他只能转身,然后开始奔跑。l是多大码
        这段奔跑戏,被无数观众评为“点睛之笔”。黄建新以蒙太奇的手法,串联起的成长之路:幼时他在竹林中被父亲追赶,反抗的是“封建大家长”;少年时他抵制日货,反抗的是“帝国主义”;和杨开慧看烟花时,他想着“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是为救亡图存理想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什么最后是在黑暗中点亮烛光,照亮了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当时激烈的“观念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段戏告诉了我们答案。更深一步来看,这段奔跑戏,其实也是当时中国寻崭新革命之路的进程映射。
        以往同题材影片中,多为“符号工具”存在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1921》中也丰满了起来。一开场他便在奥地利被逮捕,辗转来到上海后,尼克尔斯基前来接应,并给了他新的身份证明,马林调侃自己:“这已经是我今年的第三个名字了。”影片的国际视角故事线由此展开,也暗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不易。历史上,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新政府还没站稳脚跟,就被英法美等国联合武装干涉,此后多年,西方国家一直把苏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思想当成是一种“幽灵”,极尽围堵之能事。而马林作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来到上海“指导”中国共产党建党后的第一时间,就又被租界的法国巡捕盯上——《1921》剧组到了史料证明,“一大”前夕的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曾接到过警戒共产国际代表来到上海的信息。在片中不断被跟踪监视的马林,历史上最后于集中营被纳粹残忍杀
害,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反法西斯斗争。马林的结局也代表着革命这条路上,牺牲者无数,但信仰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