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化工2021年第9期·324·www.gdchem第48卷总第443期基于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
双轨运行的专业建设实践
——以肇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
邵玲1*,姚夙2,刘钊2
(1.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肇庆526061;2.肇庆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Practice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aralleled Specialty Evaluation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a Case Study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Zhaoqing University
Shao Ling1*,Yao Su2,Liu Zhao2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526061;
2.School of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Abstract:Specialty evaluation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re important routes to construct engineering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y also support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majors in China.Conform to the“New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s reform based on the paralleled specialty evaluation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in local college was introduced,which containing various fields such as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knowledge system construction,teach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engineering quality cultivation,teaching management standard,continuous improvement system.Carring ou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n food science specialty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s a useful supplement for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of the similar specialty in the other local college.
Keywords:specialty evaluation;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talent training;specialty construction
过去二十余年,本科专业评估制度加强了国家和行业对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保证与
提高了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同时也为近年全国推行工程教育认证探索了经验。在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性评估后,肇庆学院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推进专业建设,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1]。学校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工程专业认证及行业发展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进新工科的建设力度,形成以专业评估推动专业认证,以专业认证引领专业发展的建设思路。通过专业评估与认证,开启了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优化调整了学科专业结构,使专业建设更彰显工程教育标准和应用型的特。
我校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两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2701,简称食科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历经近20年的发展,在认证前仍存在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实验实训条件配置和教学团队建设相对滞后,专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代码082702,简称食安专业)2015年招收首届本科生,2019年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本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实施、产学研结合以及教学研究与管理等方面均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培养方案设置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为实现专业评估与工程教育认证的进阶对接,食科专业在2016年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后,2017年又启动了台湾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本文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介绍了专业认证背景下食科类专业如何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开展专业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成功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经验和做法,为地方院校同类专业的评估认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设现状分析随着肇庆学院成为广东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如何挖掘办学潜力,优化资源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民以食为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程较长,以培养掌握现代食品科学基础理论和食品工程技术,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与行业监管领域从事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近二十年的程,为省内外培养了大量的食品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但是,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由传统食品工业到现代食品工业的转变,食品生产中使用新手段、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行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大高校相继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从最初的轻工院校、农业院校,到现在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等,已有超过两百所高校开设食品相关专业,各高校间本专业的招生就业竞争形势也较为严峻[2]。2017年麦可思对我校食科专业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指出,虽然学生就业整体情况良好(96%),但是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类别整体层次偏低,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大(59%),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薄弱,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相关度稍低,部分学生认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其问题根源与该专业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意见相一致,食科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设置、专业知识体系构建、教学成效及评量标准、学生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专业教学管理规范、闭环式持续改进机制建设仍欠完善。
“民以安为先。”我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最先从生物科学专业食品安全与卫生方向发展而来,专业办学年限较短,并历经二级学院重组,专业学科归属变更等过程,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如专业任课教
师大多数没有在生产、检验检测一线单位工作的经验,学术视野和行业适应面有待提高;专业知识体系设置上,学科基础知识、通识类知识所占学时比值与专业知识(22学分/388学时)基本相当,专业核心能力体现度不够等。因此,食安专业在
[收稿日期]2021-03-02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8-180号);肇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zlgc201759);广东省教育厅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专项(2019KZDZX2011);2019年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肇庆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N13001;2020N12006)
[作者简介]邵玲(1973-),女,广东四会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研发利用。*为通讯作者。
2021年第9期广东化工
第48卷总第443期www.gdchem·325·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的调整优化势
在必行。
2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引领食科类专业建设有基础
专业评估是工程教育认证的先行者。专业评估采用学生发展、
专业目标、教学过程、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质量评
价等七个一级指标,与IEET工程教育认证所涵盖的七个一级指
标体系(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
队伍、支持条件)评价内容基本实质等效[3]。因此,专业评估和工
程教育认证双轨运行,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提质建设切实可行。IEET专业认证规范包括:1教育目标、2学生、3教学成
效及评量、4课程组成、5教师、6设备及空间、7行政支持与经
费、8领域认证规范、9持续改善成效等九个方面。其中,规范1、3、4及9最为重要。对于食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而言,2016年末的本科评估反馈意见为认证把了脉,接下来连续两年的专业评估
整改工作按照“实质等效”要求,逐步向“专业认证”靠拢。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
续改进为核心理念,本理念与专业评估整改方向同向同行,共同推进食科类专业的内涵建设。
3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双轨运行下食科类专业的建设实践
3.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设发展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验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体验在
对社会传统科技文化传承和创新上。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现存问题和本地区经济发展对食品科学人才素质的需求,确立了
以IEET工程教育认证为引领,以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设置课程,以课程为基础支撑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的目标。着力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专业伦理、应用能力、社会责任认知和创新精神,努力把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设成为广东省地方院校中学科实力强、管理效率高、人才培养特突出,工程教育质量与专业评估标准一致,学生就业质量高,科研水平位居前列的优势专业。
3.2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设改革主要内容
3.2.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实施大类培养模式
结合食科专业本科评估整改意见和IEET工程教育认证要求,
分头走访调研食科和食安专业相关的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检
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就业对口单位,把脉社会发
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两个专业的人才素养需求,慎重修订展现地方办学专业功能与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4]。食科和食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坚持评估和认证双轨运行,以终身职业导向为最终教育目标,结合现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以“突出专业需要的教育目标和毕业生核心能力组成”作为修订思路[5],由专业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组织业内专家、毕业3年以上的校友、用人单位对就业学生的反馈及其需求,开展充分论证,强化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展现各专业的功能与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使其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更为吻合。
同时,为全面适应人才多样化成长需求,培养学生更加符合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我校率先在地方院校实施食品科学与
工程大类培养模式(2+3+3学期段),实行按类招生、分段培养,允许学生在入学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对学科、专业的更深层次了解,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精准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更能体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人格,发挥各自的特长[6]。即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
个专业实行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第一第二学期学习公共通识类课程(或核心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三学期分流进入食科或食安专业学习的培养方式,以适应人才多样化成长的需求。实施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培养的模式,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学生对专业认知度及核心能力的达成度。
3.2.2科学设置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和教学成效及评量标准
专业知识体系的设置应与我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一致,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在专业课程规划上,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课程设置目的应能体现培育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同时根据各课程知识结构的交叉复合性,合理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建立课程和教材定期更新的机制。两个专业均制定10门左右专业基础核心课程,10门左右实验课程,若干门贴近生产的实践性课程,实验实训课程时数(不少于教学总时数45%),以案例教学和实操练习为主,特别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的联动。透过课程设计达成教育目标,明确学生在每个学期段应该获得的本专业核心能力,经得起校内评估和校外认证的检验。统筹各门专业课程大纲和核心知识点,避免课程间知识点的重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知识传授的逻辑性,合理安排各门课程讲授的次序。要求任课教师熟悉教案,精心制作课件,注重使用多媒体、慕课或反转课堂进行优质教学,建立课程教学成效及评量标准,评价各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学生核心能力的达成度。3.2.3构建食科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平台,促进学生工程能力素养协调发展
食科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须考虑本专业产业需求,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工程实务的能力上。经教学质量评估后,本专业进一步加强与学校、政府部门、有需求的企业对接,多方获取资源,加快专业实验平台构建,实验室面积、生均仪器设备、实验教学队伍及实验教学水平都获得全面提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实习平台。结合IEET工程认证指标的要求,不断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上的改革与创新,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日常运行中,以学科为依托,科研与教学互动,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科建设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工程实务人才。在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努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具有工程素养的人才。“转型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肇庆学院的探索与实践”“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学科竞赛+项目研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食科类教学成果获得学校奖励。“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肇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面向食品企业、尤其是地方中小企业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及分析技术攻关及科技服务,巩固提升校企合作关系,强化协同育人,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能力的契合度,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2.4实施专业负责人责任制,完善专业教学管理规范
结合专业评估整改意见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为进一步完善食科类专业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
责任体系,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和水平,结合本专业现况,2017年起率先在食科类两个专业实施专业负责人责任制,充分发挥负责人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专业负责人是所在专业的专业规划、专业发展和专业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主持制定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师资建设计划;主持组织专业点申报、评估和检查等建设项目的实施;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与引进高层次人才融合工作,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根据本专业建设实施情况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推动专业不断发展。通过在食科和食安专业实施专业负责人责任制,建立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了各成员在专业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更有利于专业评估和认证的顺利运行。同期,我们成立了由学院领导、教师代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代表、杰出校友、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改革委员会,为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和办学特,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活动提供长期的决策咨询。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规范管理。学院依照《肇庆学院章程》规定,通过自查自评,以遵循规范、防范风险、提升效能、促进发展为目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进一步修订、健全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验中心管理规章制度”等管理规章,规范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根据认证要求,大力推进食科类专业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加强教师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以落实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达成。
3.2.5坚持评估和认证双轨运行,实施持续改进闭环管理
以往食科专业教学过程往往缺少客观证据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对应的逻辑未尽符合,如何反馈至课程的规划、执行与改进值得商酌。现实执行中,我们也存在重评估,轻实效整改的现象,对评估后存在的问题没有建立反馈、整改、再评估、再整改的闭环式持续改进机制。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重要特点就是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7]。根据《专业认证标准》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理念,按照“说、做、证”一致性要求,通过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构建和完善食科类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采集、分析、反馈专业教学质量达成情况,跟踪落实改进措施后的效果,建立“评价-反馈-改进”体系,形成主体责任明确、全员参与、相互信任、共同进步、效果可量化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机制,积极调动多方主体对食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和评价,
(下转第306页)
广东化工2021年第9期·306·www.gdchem第48卷总第443期
3.2课中学习阶段
教师课中主要针对大纲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授,集中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融合PBL、CBL、TBL、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展PBL教学,教师根据预习内容提出问题,以检验学生的实际预习效果,并如实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然后教师详细地讲述问题中涉及的重点知识,同时解
决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开展CBL和TBL教学,学生在课前学习案例并进行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先阐述案例涉及相关内容,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学生讲述完毕后,解决学生疑问,补充知识点,强调相关的重点知识;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学生整合泛雅平台和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讲授课件,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述情况,给予恰当评价并进行补充说明,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提问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完成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运用。由于学生事先已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可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节省的时间可以用来适度拓展学科前沿知识或者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教师还可选择当前国际、国内出现的现实、热点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课后复习阶段
教师通过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发布闯关测验题,在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可反复练习做题,但需按时完成闯关测验,才可获得相应平时成绩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需要的内容在平台上学习,加深和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及对重点/难点知识内化和迁移。班长收集和整理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建议,通过发送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并根据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建议,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完善和补充泛雅平台和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和应用。
4教学效果评价
临床专业学生通过半年的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后,对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和公众平台辅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进行效果评价,发现实施平台教学的班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显著高于未参与平台教学的班级,且获得优秀的学生人数也明显多余未参与的班级。为了更多的了解该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评价,对实施平台教学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89.2%的学生认可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88.4%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平台的学习,课程内容不那么抽象繁杂,重点、难点显而易见,代谢过程也清晰易懂;86.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把网络平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9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赶进度,上课轻松了许多;
82.5%的学生认为课堂生动有趣,不再是被动接受,也可以分享知识;93.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拓展知识领域,开拓视野;86.2%的学生认为能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学习,提高课前、课堂、课后学习效果;92.6%学生认为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有问题能及时得到解答和帮助,可及时掌握学习动态;88.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88.2%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激发科学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模式普遍受到学生好评,学生再也不用在期末考试前日以夜继的拿着书本死记硬背,也不会在考试前不到教师答疑而心怀忐忑。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线上教学模式极具潜力,它将多种优秀的教学资源整合到网络教
学平台,是现代网络技术与课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化学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和平台辅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获得想要的课程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但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时更新、补充、完善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只有不断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教学,才能寓教于乐,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为当代建设健康中国培养出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承萍,吕俊峰.高职基层卫生人才医教协同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9,19:95-100.
[2]罗应,申海艳,张敏,等.基于翻转课堂融合C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8,19(45):143-144.[3]文红波,曹运长.PBL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381-382.
[4]刘贤响.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在线课程建设[J].大学化学,2020,35(5):10-14.
[5]胡娜,闫国伦.超星泛雅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四川化工,2020,4:56-58.
[6]李彩虹,丁航,符华春,等.公众平台辅助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分析[J].大学教育,2020,
10:120-123.
(本文文献格式:罗应,唐志晗,马云,等.泛雅平台+公众平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21,48(9):305-306)
(上接第325页)
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人才培养工作改进,推动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本专业核心能力,使其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教育目标相匹配。
4结束语
高校专业评估是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对高等教育中某个专业办学水平的综合检验。认证是评估基础上更进一层的检验和认可。在工程教育领域,专业认证比专业评估更细更严,指标更为复杂,体系更为完善[8]。我校通过实施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评估和教育认证双轨运行,革新了我们对专业建设的深层认识,以成果导向、持续改善、自我管理、长期经营为理念的认证文化,以国际工程人才的培养标准优化专业建设体系,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是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尝试。从本科评估到专业认证,双轨运行是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评估整改、以IEET工程认证标准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体系建设,有利于深化专业的建设内涵,提升我校食科类专业在省内外的
影响力及知名度。同时,双轨运行下的专业建设,更有利于加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突出人才培养特,是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增强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论坛,2017(8):79-83.
[2]杨涛,汪龙.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36-38.
[3]吴琛,邓毓旺.从评估到认证—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高等理科教育,2017,133(3):72-77.
[4]邢菊红.专业评估体制:专业认证和同行评价双轨运行[J].集美大学学报,2014,15(4):49-52.
[5]王飞,刘胜辉,崔玉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1(3):63-66.
[6]邵玲,刘永,张素斌.以IEET工程教育认证为引领,促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肇庆学院学报,2020,41(5):24-27.
[7]王魏根,李永民,偶春姚,等.结合师范专业评估和认证促进专业内涵建设[J].高教论坛,2020(8):13-15.
[8]李志生,刘丽孺,王晓霞,等.基于专业评估认证与新工科背景的建能专业建设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0(3):83-88.
(本文文献格式:邵玲,姚夙,刘钊.基于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双轨运行的专业建设实践——以肇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J].广东化工,2021,48(9):324-325)